第8章

    今天已经是初一,按照当地的风俗,又应该给自己家沾亲带故的亲友拜年,但此形为又仅限男性

    清晨一大早徐坤就早早的起来洗漱,然后又开始招集徐大有徐大材两兄弟,当然还有徐华,四人一个小队就这样出门,拜年的顺序是先给族中辈分最大的先拜,要是去年村中有人去世,那就最后在去拜他家,家中有人去世的人家,对联不能贴红色,而是黄色,要是实在不愿贴黄色纸对联,那也要在红色对联的下处贴上一小段黄色纸张,这是规矩

    因为去年整个村子都没有人去世,所以免了那一节,只是从长辈先开始拜起

    男人们出去走家窜户的拜年,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到自己家里来拜年的客人,通常都是拜年者在门口喊一声,给某某拜年了,当然也要连带上称呼,要是这家的女主人是你嫂子,那就叫嫂子给你拜年了,在说一些吉祥话外带一些祝福语,一般都是今年我们都多挣一点,家里有孩子正在读书的就说,今年或明年考个好大学

    一番彼此恭维后女主人就出来递烟,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给,在这一天里就算小孩抽烟,大人也不会说什么

    等送走一波客人之后,徐芳手里拿着一颗红枣走近许凤兰道,娘,为什么阿华哥哥可以跟着爷爷和爸爸出去给人拜年,而我们则不能,一开始许凤兰只当是没听到,只顾嗑着手里的瓜子,见许凤兰没反应,徐芳又准备在问一遍,而这时徐娇刚好从旁边经过,听到小妹的问话,忙一把她抱走,因为她当年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当然回答她的依然不是嘴,而是手,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巴掌挨的多了,徐娇自己也就总结出一个规律,那些要是没有女孩子参与的事,就一般都是不准女孩子参与的,一般这种事也不会出现意外,所以出现这种事时,最好不要去问为什么,去问就是给自己找不痛苦,当然你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有没有人听就另说了,因为自这个规矩诞生以来,它就一直是这样,那么多年过去,自然也有人想过想要打破它,但它现在即然依然存在,依然没有改变,那就说明曾经的反抗是无效的,即然无效就只能尊从

    村子不算大但也不小,一圈拜下来,也已经是上午十点钟的样子,徐坤毕竟年纪大了,多走了几步路就有点喘,一回到家,徐大有就赶紧扶着他坐下,又吩咐徐芳去倒杯茶来

    双手捧着杯子来到徐坤面前,徐大有一把接过又递给徐坤道,爸,喝茶,徐坤小小的喝了一口,又将杯子放到一边,一边又抚着胸口道,老了,不中用了,这才走了几步路就这样,当年我可是从…

    正当徐坤又要开始说自己当年的光辉历害时,徐大有就道,爸,你就好好谢会吧,少说话…

    徐坤一听这话就恼了,你不听可以滚啊,我又没说让你听,我讲给我小芳听不行啊,就是,就是,一旁的小徐芳也是忙点头配合着自己的爷爷,一边又去推徐大有走,爸你有事就先去忙吧,让我赔着爷爷就可以了

    徐大有被徐芳推着后退了两步,又见徐坤也对着他一挥手,徐大有这才转身离去

    徐大有一走,徐芳又爬上了徐坤的身上,坐在他大腿上,一坐下徐芳就道,我最喜欢听爷爷讲故事了,爸爸还不爱听,真是不懂得欣赏

    徐坤一听这话顿时被徐芳逗笑,也不知道她小小年纪从哪听来的这句话,一边听着爷爷爽朗的笑,一边徐芳又催促道,爷爷快讲快讲,说到这,徐芳又歪着脑袋想了一下道,上次讲到哪了,我怎么忘了

    看着徐芳用一根手指敲着自己小脑袋瓜子的样子,徐坤也伸出一根满是老茧的手指在徐芳小巧的鼻子上轻轻一刮道,上次爷爷讲到,那一天刚好下雨,爷爷躲在一座破庙里避雨,但是到后半夜又突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徐坤就像一个说书人一样,把当年自己一路走来时遇到的一些惊险故事说给她听,徐芳确实是个忠实的听众,徐坤一般开讲后,她从不中途打断,她也是几姐妹中,唯一一个听过徐坤完整故事的人,都说隔代亲,也不仅仅是对孙子,就像徐坤对这个孙女也一样…

    一般早上出去拜年时都是空腹,当然也有一些特别早的会吃了早饭在去,但大多数还是等拜完在回来吃,而徐大有家也是这样,留在家里娘几个自是早已经吃过的,徐大有又在房间里找到许凤兰,小兰还有吃的吗,我都快饿…,死字还没出口,他自己就赶紧闭嘴了,同样是风俗,在这一天里是不能说脏话,不能骂人的

    就在徐大有闭嘴的同时,许凤兰不善的目光也望了过来,徐大有又轻轻掌了自己一巴掌,许凤兰见状这才又对一旁不远处的徐丽道,丽丽去给你爸盛碗面来,早上一般吃的都是这个

    徐大有安静的吃着面,许凤兰也在一旁安静的不出声,只顾嗑着手里的瓜子,夫妻俩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今天的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

    接下的一项活动才是重中之重,那就是上祖谱,所谓上祖谱就是,凡年纪快满九岁快到十岁时,都要去往祠堂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祖谱上,以慰祖宗,添丁添口,同样的能写进祖谱的名字,也只有男丁,女孩子是不入祖谱的

    入祖谱一般要交十几块钱给村里徳高望重的长辈,因为你孩子的名字是由他书写的,除了这个之外,自己家还要准备爆竹香烛等一应相对之物,其间又以爆竹和蜡烛最为重要,两者都是越大越好,因为越大才能显示出越隆重

    以前是不放烟花的,现在这几年又加了烟花,场面也是变的更加隆重,徐大有吃完了碗里的面条,随便找了借口就出去了,他实在见不得许凤兰这副沉默的样子,几个孩子也早被徐坤领到了别处,上祖谱这种事每年都在发生,而其中有一年,徐丽不开眼的去问了许凤兰,为什么自己不能上祖谱,结果招来的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重的毒打,那次要不是老爷子徐坤出手阻止,徐丽眼看着都要被打死了,就算是这样徐丽也愣是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才能下地,而自那以后,只要是在这一天,只要是出现在她眼里的三姐妹中的任何一个,只要被她逮到就总免不了一顿毒打,所以总结以往的经验,只要到了中午十点,三姐妹就会被徐坤领走,以免遭了毒手

    这个世界总是两面性的,有人不爽,就总有人欢呼雀跃,这不王宴现在就喜滋滋的在徐大材家里给自己这个即将上祖谱的孙小准备着一应之物,本来手里拿的蜡烛已经是最大的了,却偏又说自己买的明明比这个还大,可找了半天又愣是没找到,但这时时间也已经差不多了,说着话的同时又一把拉过徐华往祠堂的方向去了,而孙小微则在后面抱着一卷直径足有四十公分的爆竹在身后

    等到了祠堂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还有一些和徐华一般大的男孩子,等下这些人都是要一起上祖谱的

    本来徐华也是没有资格入祖谱的,因为徐坤是入赘的王家,王宴后生的孩子又都姓了徐,但这村子里又刚好是两大姓,一个是王姓,另一个就是徐姓,正所谓天下本姓是一家,又刚好村里有两座祠堂,此时王宴正带着徐华去的正是徐家祠堂

    王宴又将徐华带到一桌八仙桌旁,其上正有一位老先生拿着毛笔在写着什么,轮到王宴时,王宴又把徐华推到老先生面前道,按照辈份王宴得叫这位老先生一声三叔

    王宴叫了一声三叔,又对徐华道叫三叔公,徐华道也乖巧,张嘴就来,三叔公,三叔公打量了一眼徐华又看了一眼王宴道,这是你家老二家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是啊,是我家大材的儿子,叫徐华,麻烦您老给上个谱,说着话的同时王宴又推过去一个红包,老先生也不客气的收下了,老先生聊聊几笔就在一本泛黄的本子上记下徐华的名字,见三叔公已经写好,王宴又一阵谢,谢过后又带着徐华离开

    接下来就是拜祖先,并不是一个一个拜,而是一群一群的拜,首先拜的就是今天刚上祖谱的,其次在是这些孩子的父亲,最后就是如三叔公一样那些年纪大的徳高望重的

    等拜完祖宗就是放爆竹,爆竹也是放在一起放的,那天每家的爆竹都很大,又因为一个村有两个姓,且人数又都差不多,所以又有点在暗中较劲,爆竹不仅要大而且还要时间久,所以在集体放爆竹前,又会事先拿出一些来,以便在时间上长过对方,但这又即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所以就放爆竹这事,通常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一直到在也听不到对方的爆竹声时,才不在放

    而这一次恰好是徐家祠堂比较久,这下王宴就更高兴了,但是殊不知她自己也本姓王

    爆竹放的越久许凤兰的心里就越烦,有时甚至是会咒骂,就算明知道这一天不能骂人,但她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特别是当自家婆婆领着徐华从自己门口经过的时候,许凤兰心里更是百抓挠心,她甚至是恨不得这孩子立马死掉,此时站在窗前的许凤兰双手握的紧紧的,连指甲扣进肉里都毫无察觉,一双眼睛更是悠怨的吓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