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效汉文事

    张太后主中宫多年,再加上寿宁侯与建昌伯在朝中也有所经营。

    所以这次张氏出事,为他们说话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知道是不是内阁自那天离开乾清宫后,对手下人有所暗示。

    那些为张氏说话的,从第一天的百来封奏疏,没过三日,就只剩下小猫两三只。

    还在坚持的,大都和张氏有姻亲关系。

    朱厚照听谷大用回报,说锦衣卫已经将张氏一脉悉数关押,就将打算开始休假的朱厚熜叫进宫里来。

    朱厚熜听说张太后欲改懿旨的事,也是气得够呛。

    朱厚照认真道:“朕欲效汉文哭杀薄昭,王弟以为如何?”

    “今次乃大好时机,不可错失。只怕没有第二次,能如这般将不法国戚连根拔起的机会了。”

    朱厚熜思索片刻,缓缓摇头。

    “臣弟以为不妥。”

    “皇兄,汉文哭杀一事,乃是汉初。与我皇明有诸多不同之处,不可强学。”

    “再者,臣弟观寿宁、建昌二人,乃油盐不进之辈。如今太后于宫中软禁,宫外尚未有人获知。”

    “他二人必定以为太后还能为他们护持,不会将皇兄放在心上。”

    “有太后,他们还怕什么?皇兄纵使身穿孝服,率宫中诸人前去哭丧,他们也不会因此羞愧自杀。”

    “若此计不成,皇兄之举,会成为天下笑柄。威严尽失,往后还如何服众?”

    朱厚照眼睛一亮,开始激动地搓手。

    “朕就知道!这等事,就该找王弟前来商讨——依王弟之意,该如何做?”

    “人,肯定是要杀的。但皇兄不能亲下旨,会有人诟病皇兄目无亲长。那天朝议臣弟可是领教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若到时候来个逼宫,让皇兄下罪己诏,再进一步,让皇兄赦免还活着的张氏子孙,岂非今日之功全都付之一炬?”

    “得想个辙,让他们自己主动认下罪名赴死。唔……皇兄可知他们最重视什么?”

    朱厚照苦思冥想许久,都没什么头绪。

    荣华富贵?受人尊敬?

    要不……将锦衣卫酷刑,全都在他们身上来一遍?

    朱厚熜撇嘴,“要是被人说是屈打成招,又有的争了。此事,我们需行大道。”

    把那些言官们的嘴,给彻底堵死了才行。

    朱厚熜垂下眼帘沉思,用靴尖在地上胡乱写写画画。

    朱厚照低头看的有趣,半晌却看出眉目来了。

    这是寿宁侯和建昌伯在羁押后,第一次见到天潢贵胄。

    见来的人不是自己大侄儿,张鹤龄与张延龄都非常失望。

    朱厚熜淡淡道:“皇兄现在不方便见你们,也不想见你们。”

    张延龄抓着狱门,身上戴着的沉重枷锁发出响动。

    “我们是陛下的舅舅!他怎么可能不方便见我们?天下谁还能拦得住天子呢?”

    张鹤龄琢磨着后半句。

    天子不想见他们?

    是因为这次被气狠了吗?

    唉,早就和那个混小子说过了,打女人不能打在明面上,也不知道收敛着点!

    那可是皇后的妹妹!

    说难听点,太后年长,迟早走在皇后前头,大家都是国戚,总归得给彼此点面子。

    你再不喜欢人家,冷淡着点,不就行了?

    非得玩宠妾灭妻那一套!

    现在好了,全家都因为这个混小子进了大牢。

    等他出去了,看他怎么打这个不孝子。

    朱厚熜轻轻提起𧙟𧝠下摆,蹲下来,和他们平视。

    “太后已经招了,你们趁陛下驾崩时,欲谋取大位。如今太后已经被陛下囚禁在仁寿宫,此生不得外出。”

    张鹤龄、张延龄瞪大眼睛,彼此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的不可置信。

    这么大的事,他们怎么不知道?

    姐姐什么时候背着他们,干下这么大事儿了?

    这要是成了,皆大欢喜。

    可现在不仅没成,还被大侄儿给抓到了把柄。

    这下可好,全家都因为姐姐一个愚蠢的举动而陷了进来。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张鹤龄与张延龄在心中痛骂着张太后。

    张鹤龄谄媚地朝朱厚熜笑道:“世子,求您一件事。我跟延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不能把姐……太后做的蠢事、坏事,全都算在我们哥俩头上啊。”

    “求世子去和我那大侄儿,不,不!是陛下!去和陛下求求情,放我们哥俩一条生路。”

    “往后我俩,一定指东不往西,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张延龄亮起了目光,“对,对,对对对!世子,现在能救我们哥俩的,就只有您了。我们哥俩给您磕头了!”

    朱厚熜踮着脚尖,冷淡地看着昔日高高在上,京师不可一世的寿宁侯与建昌伯,在自己面前灰头土脸地磕了一个又一个。

    这哥俩,仿佛在比赛谁磕地更响,磕地更快。

    地上很快就有了两摊血迹。

    朱厚熜看够了戏,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望着他们。

    “你们是国舅,虽然这么多年来,没少给皇兄添麻烦。可到底是血脉至亲,对不对?”

    兄弟俩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外人再亲,哪有我们与天子亲呀!”

    “皇兄也不是不想救你们……”

    朱厚熜背着手,打量着诏狱的梁柱

    有点发霉,该找人来修缮了。

    “不过呢,朝臣不同意,天天给皇兄上疏呢。”

    张延龄骂道:“他们算什么东西!不过天子家臣!”

    朱厚熜眨眨眼睛,看了他们一眼。

    “皇兄也拗不过他们,又因太后的事生气。不过我来之前,皇兄说了,到底是舅甥一场,可以保下张氏子孙,给张家留根。”

    “可到底能不能留得住,就全看你们自己的选择了。”

    两个油纸包掉落在张氏兄弟跟前。

    “好好想想吧。”

    “哦,对了。皇兄说,案子要定罪,不画押是不行的。否则日后有心人翻案,就难了。”

    张鹤龄与张延龄木然地盯着地上突兀的干净油纸包。

    朱厚熜从诏狱中出来,嗅了嗅自己身上的气味,觉得有些难以忍受。

    这才刚熏完,用了母妃从安陆捎来的合香。

    啧,心疼。

    朱厚熜在值房更衣的时候,忍不住去想张氏兄弟会如何选择。

    不过,他可只答应了给张氏留子孙,没说留几个。

    留谁不留谁,听天由命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