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回大明:百官跪求我当暴君 > 第86章 如曹公辅汉故事

第86章 如曹公辅汉故事

    阁老们的沉默,像是临战前的安静。

    不少言官都摩拳擦掌,弹劾的奏疏早就写好了,就等一声令下,即刻递上去。

    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示下。

    迟钝一些的人,此刻也算是回过味来了。

    阁老们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看来天子新设立的府衙,不独他们惦记,阁老也想分一块。

    甚至是分走最大的一块肉。

    这几日,乾清宫出入的官员有很多。

    其中不乏一些勋戚。

    有些心思缜密的,顺藤摸瓜往上捋,打天子死而复生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不断往下顺。

    最后算是咂摸出些味儿来。

    打天子宣召兴府世子入京,并为对方安排官职时,就已经埋下了今日的伏笔。

    天子是要违逆《祖训》,开勋戚入朝为官之先河啊。

    不过这些人也没到处宣扬,准备闷声发大财。

    都是同朝为官的,凭什么肉要给别人多分了去?

    崔元直到坐在公主府的书房里,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坦白说,他从来没想到,天子竟然能以这样的方式,兑现当时对自己的承诺。

    总领军国事务所的宗室统领啊……

    如今多少人,都在为了能进这个新设的府衙,争得头破血流。

    而他,不过是献出了一些家里的鸡零狗碎,就拥有了和杨应宁在朝中平起平坐的地位。

    放在以前,是自己做梦都不敢想的。

    跳过科举,直接就晋升一品大员的地位。

    虽然……天子赐下官袍是二品的,不如杨应宁。

    但这已经让崔元心满意足,甘愿为天子效死力了!

    让崔元激动的,不单单是自己从今往后,可以参与到正式的军国大事中。

    而是天子已经暗示自己,要开勋戚授官之门,让自己使使劲,将这件事办成。

    崔元能不听吗?

    就是为了自己的几个孩子,他也会拼了命地实现这件事!

    官员经过正常科举考试,得以授官,有些人寒窗苦读几十年,都未必能成。

    而他们,勋贵与宗室,天生就距离权力近一步。

    不需要通过竞争激烈的科举,只要不是废物,就能在百官中,有一席之地。

    然后,他们就能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队伍,最终形成一股与朝臣相对抗的势力。

    往后再也不用看那些人的脸色,他们自己就能把腰杆子给挺直了!

    崔元觉得,书房外的一切声音,他都听不见了。

    唯有心跳声,砰砰,砰砰……

    声音甚至越来越响。

    永康大长公主在书房外叫了崔元许久,都不曾见他应声,只得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

    见崔元呆坐在桌前,还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崔元沉浸在巨大的惊喜中,毫无反应。

    无奈之下,只得推了推他。

    “郎君……这是怎么了?可是今日入宫,被天子斥责了?如此心神不宁的模样,倒是叫人担心。”

    崔元回过神,见妻子蹙着眉,满是忧心的模样。

    他揽过妻子已然不纤细的腰肢,将脸埋进对方的怀中。

    “成了……成了!”

    他抬起脸的时候,永康大长公主惊讶地发现,夫君的脸上满是泪水。

    “什么、什么成了?郎君切莫要吓人……”

    崔元哈哈大笑,起身将永康大长公主抱起来,转了几圈。

    人逢喜事精神爽,崔元觉得自己年纪也不算大,公主年纪也不算大。

    是不是还能再努努力?

    左右他已经有为子嗣的前途拼搏的资格了。

    再生几个也无妨。

    兴许天子还会看在自己领头的份上,多匀他家几块肉。

    今夜的公主府,格外热闹。

    不等崔元从巨大的惊喜中缓过来,乾清宫又一道中旨飞了出来。

    镇国公多次为国建功,以赏无可赏,特赐开府之权,着宗人府及六部,择京畿闲宅赐之。

    宣旨的太监还特地叮嘱,天子说了,此番择选府邸之地,不可惊扰京畿百姓。

    “若有闲宅,便是小一些也无妨。左右镇国公办事在宫里头,不常回府住。”

    满朝文武的脸都扭曲了。

    开府建牙之权?

    自皇明建国后,有过这一茬吗?

    何况,镇国公是谁,天下都知道。

    可不就是在宫里头办差,不怎么回府上住吗?

    吃住办差全都在宫里,还需要回府做什么?

    言官们有些牙酸,把一早就准备好的弹劾,统统重写了一份新的。

    今日天子为“镇国公”开府建牙,明日是不是就要仪同三司?

    后天就得赞拜不名,大后天就是入朝不趋。

    接着剑履上殿,加九锡,全都来一套是吧?

    好哇好哇。

    如曹公辅汉故事是吧?

    天子做初一,就休怪我们做十五!

    不过这些弹劾还没大放异彩的时候,天子又正式宣布了新设府衙成立。

    总领军国事务所,镇国公朱寿督办,杨一清为首任大臣,驸马都尉崔元为宗室统领,成国公朱辅为勋贵统领。

    往后一应事务俱先向镇国公禀报,由镇国公单独奏对。

    杨一清特赐一品,崔元及朱辅特赐二品。

    后又做了一系列补充。

    新府衙人数不定,日常但有需求,会从朝臣、勋戚中择优兼职。

    同时,府衙并非为常设府衙,若日后有不便处,可行裁汰之事。

    所有人自动忽视了最后一条。

    人数不定!

    有一个大臣,能不能有第二個?

    有两个统领,能不有第三个、第四个?

    崔元和朱辅都行,他们为什么不行?

    户部这几天看严嵩的眼神都不对了。

    天子对这位可真是厚爱有加,从翰林院调任至户部做员外郎,已经很打眼了。

    如今还让这小子进入新府衙做事。

    虽然只是负责日常文书处理,记录归纳卷宗。

    但这才是真正让人眼红的!

    那得接触到多少机密事啊?!

    往后严家那个小小的院落,怕是访客都挤不下了。

    有了新官职,自然也有了新收入。

    严嵩正琢磨着,是不是搬个家,就已经有人为他准备好了一处四进院落。

    不过严嵩拒绝了对方的好意,执意与妻子欧阳氏,一同在京师寻找新的落脚处。

    他是要做纯臣的人,怎能与黄白之物相沾。

    起码现在还不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