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晏华 > 第十二章 早朝

第十二章 早朝

    转眼间就到了二月初五,武威三年的第一次早朝开始了。按照规矩,大臣们按照品级轮流奏事,之后皇帝和大臣们开始商议对策。“朕昨日收到的急报——几批前往西域进行贸易的商队均遭到了北狄的抢劫屠杀,诸位爱卿怎么看?”“臣认为,这是北狄对我赵朝的警告。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

    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臣以为,应当赐岁币予北狄,两国和好、相安无事,用德行感化北狄,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方是正道啊!”一个老臣出列奏到。

    “大人此言差矣!‘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并不是用德行去感化敌人,而是通过各种手段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北狄凶残,背信弃义,明明与我赵朝签订和约,却屡屡南下侵犯。北狄贪婪,得寸进尺,今日让他们尝了甜头,日后我们必定会付出千百倍的代价!”靖远侯江霁出列反驳道。

    “北狄久未经大仗,今有铁骑二十万,若是两国交兵,又会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勇士命丧疆场?”那个老臣也据理力争。

    “那大人可有没有想过,如果放任北狄南下劫掠,那北境的百姓又当如何!大人没有见过那些被北狄掳走的百姓,男的成为奴隶,女的则成为北狄发泄兽欲的工具!大人没有见过那种惨状,我却是见过的。若是北境民生凋零,洛阳也将失去屏障!若是到时发展起来的北狄剑指京师,而我们那时又无能臣良将,那中原岂不是生灵涂炭!”江霁转身向皇帝说到,“孟子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若是我们现在一味求和,必定会让北狄得陇望蜀!”“为今之际,正是农耕时节,若是大动兵戈,大征兵役,怕是会影响农事。”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道。“太祖有训,武将不得干朝政,靖远侯这般肆意妄为,是何道理!”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陛下,这些老臣安享太平惯了,自是不管边疆的洪水滔天!我支持北伐北狄!”有个正值壮年的给事中站出来支持靖远侯,他来自北疆,自幼便见着了无数惨剧,此时见朝中老臣畏战如此,心中自是气愤不已。前些年老皇帝景宗在位,赵朝一直求和,他郁郁不得志,好不容易新帝登基,想要跟北狄一决高下,这帮老臣还推三阻四!

    一时间,朝堂上竟分为了两派,两派争执不休。江霁本意并非要此刻北征北狄,此刻的北狄正在忙着繁育羔羊,各部族间相聚甚远,无法做到大规模的歼灭战。他不过是反驳那个老臣的话,不曾想朝堂竟激烈地争论了起来。他再次出班欲言,却听皇帝开口道:“姚爱卿,你有何看法?”姚广身为兵部尚书,却在征讨北狄的话题上一言不发,早就有人想听姚广的看法了,见皇帝点了姚广的名,都望向身居前列的姚广。

    姚广出班,一举笏板,道:“北狄一定要伐,否则大赵朝千百年永不太平。”支持北伐的朝臣精神一振,反对者刚欲开口,姚广继续道:“时值春日,草原泥泞,辎重不便;天气转暖,北狄诸部北移,多散落开来以育羔羊,我军作战不便,不能寻主力以击之;现在正是农耕之时,若大征兵役以备战,恐耽误农作。所以,现在绝对不是北伐的好时机。”主战派大失所望,主和派也认为姚广处事圆滑,墙头草罢了。“汉武帝曾数伐西域,设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四郡,设西域都护府;前朝也曾设安西都护府,不过后来中原战事迭起,前朝无力西顾,终使西域落入北狄的手里。不过北狄对西域动辄打压,时常劫掠,西域诸国对北狄很是不满。不若陛下秘密派遣使者,与西域结盟,许以金帛,动之以利弊,到时和西域诸国夹击北狄,也会比我们独自和北狄作战轻松的多。”“那谁去出使?北狄素来防范西域和我们联合,当年太宗曾派遣使者前往西域,中途被北狄截击,尽数丧命,难不成姚大人你去吗?”“派谁去自是皇帝任命,大人这是僭越!”刚才最开始支持北伐的给事中出班斥责老臣,跪地道,“臣张谦不才,愿舍身往西域!”“陛下可命人集结北境军队,做出意欲北伐的动向,让北狄紧张些。后方的北狄诸部不会做出集结,单于想必会抽调西部的人马防备南部的我军的,这样出使队伍便会安全些。”

    “诸爱卿以为如何?”皇帝见朝臣再无甚异议,便决定按此行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