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小城剑心 > 第四十一章 水上乐园·三

第四十一章 水上乐园·三

    “我一生铸剑无数,然细数下来,一生所铸,不过三剑。剑一曰:‘三餐四季’,剑二曰:‘心之所向’,剑三曰:‘高山流水’。”

    “见我剑一者众,如古城街巷,铁匠铺前熙来攘往之过客。见我剑二者寡,皆是我平生,或帮或救于危难之人。见我剑三者,世间唯有楚寻剑一人。”

    “也唯你楚寻剑一人知我三剑——铁匠,剑客,知音。”

    这是纳迦南在与楚寻剑的最后一次聊天后,给楚寻剑发来的三条信息。

    楚寻剑和纳迦南最后一次在社交平台上聊天,是两人在翻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后,准备复刻传说中天下最神秘优雅的“承影剑”。

    相传“承影剑”是春秋时期卫国人孔周的佩剑,传说中此剑只能看见剑柄,看不见剑身,唯有在天地黑白交错的那一瞬间,才会有一个剑影飘忽的浮现出来,待到天色昏暗,剑影就又会消失不见。

    两人闭门不出,三天三夜,一个把自己关在望源的别墅里,用各种金属材料混合配比,做着变光实验;一个在大理的铁匠铺里,将各种材料敲打成各种形状,尺寸,厚度,对比着光影效果。

    虽然最终未能将“承影剑”复刻成功,但两人却在这三天里,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和三十多年的年龄差,成为了忘年之交,一生知音。

    如今在这小城的“在水一方”度假酒店,故友重逢,总是别样的激动,虽是多年的知音,却因从未提及各自生活中的琐事,这场突如其来的见面却让二人都感到意外和惊喜。

    一阵寒暄之后,楚寻剑扶住马占利问道:“纳大哥,你们这是......”

    纳迦南看了看因为腿麻已经有些站不稳的马占利,也伸手扶了一把,叹了口气说道:“唉!说来话长,我弟弟少川......没了。”

    “那就先下楼吃饭,咱们边吃边聊。”楚寻剑猜出个中变故与面前的马占利有关,心知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看了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表示遗憾之后,委婉地说道:“反正开标还早,今天有的是时间,难得咱们哥俩在这儿碰见。”

    “嗯!走!”纳迦南心情稍好,爽快地答应着。

    李健呆愣在一旁,看得一脸懵逼,心想:“这他妈的叫什么事儿啊?怎么天底下的人都站到了他楚寻剑那头不成?”

    “老杨,走了。”楚寻剑叫上杨向云,招呼着纳迦南就要出门。

    “愣着干嘛?一起吧?”

    马占利呆愣在一旁,听到纳迦南叫自己,二百多斤的胖子忽然开心的像个孩子一般,“诶,诶!”连连答应着,给自己的三个跟班比了个手势,也跟着出了门。

    走到门口,纳迦南转头看了一眼李健,对着楚寻剑问道:“那这位......”

    “莫管忒!”

    马占利操着一口云南方言,对纳迦南说道:“小背时,挨哇锅几个耍不来,喇逼渣得很。”

    纳迦南听了,转头在楚寻剑和马占利的搀扶下走出门去。

    偌大的会议室只剩下李健一人,又羞又恼。

    快到餐厅的时候,跟在后面思索了很久的杨向云终于忍不住,悄声问楚寻剑道:“这马占利刚才说的什么啊?”

    “我也听不懂。”楚寻剑凑到杨向云耳边,轻声说道:“要不你问问?”

    “咳,咳......”杨向云清了清嗓子,拉住马占利的一个跟班,好奇地问道:“兄弟,马总刚才在会议室门口说的是云南方言吧?什么意思啊?”

    穿着黑色西服,带着墨镜的男子看了一眼马占利,也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翻译道:“不用管他,小人一个,跟我们哥几个玩儿不到一起,做事儿不地道。”

    “哈哈哈......”

    听到杨向云的笑声,走在前面的五人回头看着正捧腹大笑的杨向云,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喜庆。

    “杨专家,什么事儿这么开心?”马占利问道。

    “哈哈哈......哈哈哈......”杨向云仍旧捧着肚子哈哈笑着,抬手指着楼上会议室的方向,说道:“不用......哈哈哈......不用管它,小人一个......跟我们哥几个玩儿不到一起,哈哈哈......做事儿不地道。”

    几人听了,心领神会,相视一笑。

    刚刚被杨向云拉住的男子,也被杨向云的笑声感染,鼓着腮帮子,憋着笑扶着笑岔气的杨向云跟了上来。

    杨向云揉着因为笑岔气而疼痛难耐的肚子,对身旁扶着自己的年轻男子说道:“兄弟,什么时候有空了,教我几句骂人的云南方言呗。”

    “杨专家说笑了。”年轻男子挠了挠头,害羞地说道:“你要是真想学,你什么时候有空了,我随时都行。”

    “现在就行,现在就行。”杨向云高兴地搂着年轻男子的脖子,笑着轻声说道:“我是真想学,你不知道,好多时候我受了那些个窝囊气啊,就想笑眯眯地对着他们骂两句,他们也听不懂,还以为我在夸他们,然后呢,我气也出了,落一自个儿痛快。那……老师,怎么称呼?”

    “母……母云超。”年轻男人听到杨向云管自己叫老师,越发害羞起来,说道:“杨专家,你叫我小超就行。”

    “母姓?”杨向云跟自己新认的语言老师套近乎道:“那小超老是,我老婆跟你算是本家啊。”

    “嫂子也姓母?”母云超惊喜地问道:“我还没在我们老家之外的地方遇到过跟我同姓的人呢。”

    “哦,那倒不是,我老婆姓田。”杨向云笑呵呵地说着,见母云超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引经据典地解释道:“小超老师,你不知道吧?母姓跟田姓是一家。据史籍《风俗通》记载:‘胡母,姓,本陈胡公之后,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远本胡公,近取毋邑,故曰胡毋氏。’在文献《姓氏词典》中介绍:‘母’姓的历史悠久,‘母’姓是从复姓‘胡母’而来,源于田姓,所谓‘系出田氏’。”

    杨向云说着,将手里的手机递到母云超眼前,让母云超看着自己百度好的词条“母姓起源”,说道:“你看,你可是我的娘家人嘞!”

    寡言少语的母云超看了,竟也真的觉得眼前的评标专家和蔼可亲起来,二人谈笑着跟着楚寻剑几人进了餐厅。

    纳迦南和马占利都选了楚寻剑身旁的位置坐下,席间,众人相互说了些客套恭维的话,纳迦南和马占利却是都各怀心事。

    纳迦南借故上厕所,让楚寻剑帮忙带路,却在过道转角处拉住楚寻剑,希望楚寻剑帮忙,从马占利口中打听到纳少川死亡的真相。

    马占利叫人从车里提来自己随车带着的水烟筒,以水烟筒要换水的由头,将楚寻剑领到一旁,希望楚寻剑能从中协调,缓和自己和纳迦南的关系。

    楚寻剑两头为难,坐在两个高大魁梧的壮汉中间,一时不知该从何处开口。

    倒是杨向云,一直跟母云超谈笑着,学习着云南方言。

    楚寻剑端起茶杯,凑到纳迦南的茶水前,说道:“纳大哥,算下来也有五六年不见了,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纳迦南端起茶杯,跟楚寻剑碰了一下,边喝着,边朝着马占利的方向,挤眉弄眼的对楚寻剑使着眼色。

    楚寻剑知道,纳迦南这是等不及了,笑着轻轻点了点头。

    和纳迦南喝完,楚寻剑提起茶壶,分别将纳迦南和自己的茶杯续满,又端起茶杯,凑到马占利跟前,说道:“马总,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我看得出来,你和纳大哥一样,也是个快意恩仇的人,下午还要开标,酒就留到晚上再喝,我先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马占利也是端起茶杯,和楚寻剑碰了一下,一边喝着,一边朝着纳迦南的位置,龇牙咧嘴地催促着楚寻剑。

    楚寻剑仍旧笑着,轻轻点头示意。

    “马总和纳大哥认识很多年了吧?”楚寻剑一边给众人的茶杯里续着茶水,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马总也是云南大理人吗?”

    “何止认识!”马占利接过楚寻剑的话头,笑呵呵地看着纳迦南说道:“可以说,我就是我大哥养大的。”

    “哦?”楚寻剑故作一脸吃惊地问道:“没想到,两位哥哥还有这么深的渊源?能给我们详细说说吗?”

    众人都好奇地或托腮趴在桌子上,或环抱双手仰靠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期待着马占利讲述他和纳迦南的往事。

    马占利看了一眼纳迦南,像是在征求许可,纳迦南见大家兴致高涨,又想到,回忆一下往事,或许有助于知道纳少川死亡的真相,便点头默许了。

    “我是个孤儿,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大理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云南人。”得到纳迦南的许可,马占利说起了自己的故事,开口,却是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大哥,那时候我应该也就十四五岁吧?”马占利对着纳迦南问道。

    “嗯。”纳迦南点点头,说道:“当时我在码头边上看到你的时候,大概......大概这么高吧,黑黢黢,瘦巴巴的。”纳迦南伸开手掌,对着地面比划着当年马占利的身高。

    “我要过饭,打过临工,捡过垃圾,我自己都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地方,但就像是冥冥中就有指引一样,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洱海边,那次应该是有两天没吃上一口饭了,刚到了码头边就晕过去了。”

    马占利回忆着:

    “我所有的记忆,就只知道我姓马,叫马占利,爸爸死在了煤矿上。”

    众人听得动容,楚寻剑缓缓从二人中间退了出去,在二人身后挪过一把椅子,抱起马占利的水烟筒,学着马占利的样子,“咕咚咕咚”吸了两声,却被呛得连连咳嗽。

    纳迦南伸手在马占利的肩膀上揉了揉,以示安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