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史书三国传 > 第200章,曹操之死(2)

第200章,曹操之死(2)

    曹操自被关羽人头惊吓后旧病复发,又染风寒,躺在床上每日都昏昏沉沉的,尽管太医用上最好的药也不见好转。一夜,曹操正睡着,忽见关羽披头散发地站在他面前,曹操兀自惊醒。又有一夜,殿内阴风忽起,帷幔晃动,曹操明显听到有撕裂绵帛之声,幽怨沉沉响于耳边,随即曹操隐约看到伏皇后、伏完、董承、董贵妃等二十余人深身是血立于面前,曹操惊骇,拔剑乱砍之,阴魂散去,曹操急叫人点灯陪护,直至天明。

    曹操叫众臣来议,臣道洛阳旧宫多妖,可造新殿居之。于是曹操下令另建新殿。

    曹操病情愈加严重,自感命不久矣,又常常深夜见鬼,于是曹操令人去邺城叫来曹植,每夜陪伴自己身旁。

    自从曹植来后,曹操才安稳地入眠,这一夜,他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三匹马共同在一个槽里吃食,天明后曹操越想越奇巧,越想越感到不对劲,越想越害怕起来,他便对曹植道,”值儿,为父今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三马食槽,这可是不祥的预兆啊。三马食槽,那槽不就是我们曹家么,三马,这三马倒底是谁呢?马腾、马休、马铁?可他们都已被杀,不会危及到我们曹家,那三马又是谁呢?”

    曹植小声道,“是不是司马懿父子?”

    曹操顿悟,道,“一定是司马懿父子。我早就说过,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此人心怀鬼胎、非忠义之士啊。“

    “那父亲为何不将他杀了?”

    “杀不得。”曹操道,“司马懿虽奸滑,但他多谋善略,现整个文臣之中数他最有军事才能,方今世界三分天下,各自为政,都有吞并天下的志愿,以后不知还有多少的战争,我还指望着司马懿来为国效力,杀了司马懿岂不是自断一臂?只是我不放心是你大哥曹丕,司马懿是曹丕的老师,曹丕一向敬重司马懿,我担心的是,曹丕把军政大权交于司马懿后对司马懿防范不足会生后患啊。”

    “那该如何是好?”

    “植儿,当初我奇厚望于你,可你每每酗酒误事,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习性该多好啊……”

    “父亲,我知错了……”

    曹操又道,“我还是放心不下你哥曹丕,如今后曹丕过于宠信司马懿,司马懿有乱朝纲之相,你可与你弟曹彰联手除掉司马懿……”

    曹植应喏。曹操又道,“我担心我死后洛阳发生动乱,我要让曹彰带兵来洛阳,以防不测。”

    曹操感觉累了,仰面躺下,无力地道,“我累了,你,下去吧……“

    待曹植退下后,曹操令人取来纸墨,给曹彰写了封书信,让人快马往长安送去。

    中午时分,曹操令人将司马懿、陈群、曹洪、贾诩找来,对他们道,“我今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三马食槽,那槽不就预示着是我曹家么?可那三马又是谁呢?马腾、马休、马铁?可他们都已死了,那三马又是谁呢?”

    言毕,曹操看向司马懿,司马懿心头不由一惊,顿感后背发凉,只听曹操道,“司马懿,你来给孤王解一下梦。”

    司马懿颤微微地低头道,“魏王,梦是由人心乱而起,思考过多,睡眠不足常常会有恶梦。”

    “嗯,”曹操看了他会又闭上双眼,“贾诩,你来给孤王解一下。”

    贾诩道,“禄马,三马食槽意味着将有士大夫归附于国家,效命于国家,此吉兆也。”

    曹操点头淡笑了一下,忽地咳喘不止猛然晕厥。待曹操醒来,眼前站立文臣武将、济济一堂。曹操环视了一遭,没见夏侯惇,便无力地问道,“元让何在?”

    黄门侍郎夏侯尚回道,“回魏王,夏侯惇身染重病,不能前来。”

    曹操又缓缓闭上双眼,道,“我自觉命不久矣,有事要嘱托,留贾诩、曹洪、陈群、司马懿在此,其余尽皆退下。”

    贾诩、曹洪、陈群、司马懿垂手站立在曹操身边,曹操缓缓地道,“尔等四位听旨。”贾诩、曹洪等四人即刻跪下,曹操道,“我命不久矣,望四位扶佐新主、勤政廉明、鞠躬尽瘁,不负孤之厚望。”

    曹洪等泣泪应道,“我等皆以死效命、绝不背叛。”

    曹操又道,“我一生共有两个遣憾,其一,我这一生知人善用,可不听郭嘉之言用错一人,终铸成大错,此人,便是刘备,当初我若是听信郭嘉之言杀了刘备,怎会有今日之局面,可后悔晚矣。其二,就是对不住我妻丁夫人,因为曹昂的死,丁夫人与我离婚,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那我如何去地下见我的昂儿……待我死后,让诸妾都居于铜雀台,每日设祭,让宫女奏乐进食,在彰德府玄武城外设疑冢七十二个,以防贼人盗墓……”

    吩咐完毕,曹操闭上双眼,不过两日便溘然长逝,于公元220年春三月,曹操卒于洛阳,时年六十六岁。

    曹操病逝洛阳,群臣议定,由谏议大夫贾逵和黄门侍郎夏侯尚负责办理丧事。

    首先贾逵派人去邺城通报,请曹丕做好迎殡的准备,又令人用檀香木打造棺椁,将曹操盛于里面,各官员皆穿孝服,打造白色旌旗,准备运棺椁回邺城发丧。

    当众文武正忙碌筹备之时,忽有兵士来报,说鄢陵侯曹彰率十万大军前来。”众皆大惊。

    曹植解释道,“大家不必惊慌,此番我二哥带兵前来,本是我父生前密令,我父恐死后洛阳动乱,故派人去调鄢陵侯前来。”众皆恍然,都暗自赞誉曹操善于心计,只有司马懿不悦。

    曹彰率大军来到洛阳城下,将军队驻扎在城外,城内有人通报,曹彰这才知道曹操已归天,便急匆匆进城到曹操棺椁前哭拜,完毕,曹彰找到贾逵,便问,“贾大人,父王的印绶何在?”

    贾逵吃了一惊,满脸的不悦,回道,“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印绶岂是你君侯所能问的?”曹彰无语,便退了回去。

    曹彰来到曹植的宫殿,私下对曹植道,“父王在世给我写信,担心二哥宠信司马懿,其意是欲立你为新太子,你若有意,我即刻拥护你为太子,在洛阳受魏王之尊。”

    曹植听罢心头猛然一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