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阎浮 > 第三章 以武试院(上)

第三章 以武试院(上)

    阎浮世界的修真文明久远到不可追溯,在这筑基遍地走,金丹多如狗的宏大背景下,其凡俗世界的武道发展也一直势如破竹,精进凶猛。

    许长乐对阎浮凡俗武道的唯一了解途径,还是那些年做伴读书童时,看到小郡主和小世子在王府里跟着皇家禁军教习“嘿嘿哈哈”的练武。

    对于这些皇天贵胄来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水磨功夫是不存在的。

    身体素质可以用灵丹妙药来培育,趁手兵器都有能人巧匠专门锻造,亦或尘世搜罗来的各种神兵利器。

    他们只需要挑选好师承和功法,每日配以丹药调理辅佐。

    不消多时,一个个年岁不大却异常能打的迷你奥特曼就出世了。

    唯一的缺陷是,这种系统的、成批量的高手培养生产线,只能速成武技,却无法精进武道。

    技和道,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招式可以照瓢画葫芦,但境界却是实打实凭借自身对武学的理解来开悟的。

    起初许长乐还不太理解,既然这种速成培养只是虚有其表,那这些豪门贵族干嘛要费这功夫?

    现在他懂了。

    这些从小开始培养的苗子,压根也没打算在凡俗武林做一代武学宗师。

    他们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

    修真。

    只要一脚踏进修真界,习得无上心法,练就法术变化,谁还在意那凡俗世界的武道?

    这几乎是阎浮世界芸芸众生的共识。

    许长乐表示理解,但并不认同。

    他在心魔幻境习的一身绝学,虽说有超绝武商加持,没怎么下水磨功夫。

    但他也体会过打遍天下无敌手,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所以,有段时间他专门沉下心来去钻研那些绝妙武学。

    常看常新,常思常悟。

    境界上的突破,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也就是无剑胜有剑之境。

    所以,对于小郡主的忧心忡忡,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小丫头还不知道,自己这个文弱书童已经鸟枪换大炮,单车变摩托。

    四百二十七名青苗随着贤机上人走出灵官宝殿,路过那些仍未出定的青苗身边时,原本吵闹兴奋的正太萝莉们都沉默了。

    初入修真界的他们,还无法完全接受大道无情的意义,看着这些大概率无缘修士生涯的同袍,不免生出些兔死狐悲之意。

    贤机上人没有理会新晋徒子徒孙的悲伤情绪,自顾自从宽大袖袍中摸出个黝黑的事物轻轻一抛,拂尘扫过,金光暴涨。

    一艘古香古色的艟艋楼船迎风变作百丈巨舰,静静悬浮在灵官宝殿的广场前,浮沉飘摇。

    贤机上人这一手露的恰到好处。

    新苗们惊呼四起,议论纷纷,刚才那股悲伤的氛围瞬间消失不见。

    许长乐苦笑不迭,终究还是些少年人。

    不过有一说一,修真界的交通工具确实拉风。他本来以为去演武场就是从灵官宝殿走出去,再去往哪个后院空地之流,没想到还要乘坐交通工具。

    贤机上人袖袍一甩,扶摇直上,轻飘飘落在船首甲板,笑眯眯的望着底下一众新苗。

    小崽子们也都不含糊,立时便洞悉上师意图,一个个兔起鹳落,施展各自腾挪身法,相继跳上艟艋。

    许长乐还在兀自感叹修真界的神通手段,忽然腰间一紧,被人紧紧搂住。

    “诶?”许长乐扭头去看。

    瞧见小郡主伸手将他腰身牢牢箍紧,稚气的俏脸秀眉紧蹙,还不忘安抚:“长乐别怕,眼睛闭上。”

    “啊?”

    许长乐一头雾水,不等他说话,小郡主便腰身一拧,脚下一顿,搂着比她高出一头的许大官人飞身跃起。

    腾身至船首时,终究是被许长乐百来斤拖累的紧,一口气力不济,堪堪离甲板错了些许。

    幸好舟上两个正太还挺绅士,急忙纵身而来,左右拉住小郡主衣袖给她借了把力,俩人这才顺利登船。

    待到两人站定,便感觉到船上有些微妙的变化了。

    那些同科出定的青苗们,尤其是男的,看向许长乐的眼神中,多少带了点轻蔑鄙夷;姑娘们还好,顶多有点失望的意味。可能是觉着这么一个清秀俊逸的师兄弟,竟然是个无用书生。

    就连古井不波的贤机上人,眼中也闪过一丝异样:“咦?我们今科渡劫状元,不通武艺?”

    许长乐躬身做礼,正要回应,却不想小郡主嘴比他快。

    “回禀上师,长乐原是我府下书童,并不通武艺。”

    小郡主此言一出,周围嘲弄的目光更盛了。

    哦,不会武的软脚书生。

    哦,不会武的软脚书童。

    “天尊走眼了,这种资质出身也能渡劫成功……”

    “别乱讲,以文载道的大拿修士古往今来也很多啊。”

    “一个小书童你跟我说以文载道?”

    “善哉善哉,大家都是沙煲兄弟,何必语出伤人。”

    “谁跟你兄弟,而且我们小无量宫乃道修正统,又不是沙门比丘,你善哉个屁。”

    青苗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愈发嘈杂,有出言嘲讽的,有和稀泥的,有为没出定的娇子们鸣不平的。

    其中几个跳脱的刺儿头,已经开始招揽拉拢小郡主,劝她不要再和许长乐过多沾染,当心凡夫俗子的晦气扰了道心。

    小郡主几乎咬碎一口银牙,却无奈自己人端不上台面。俏脸憋的通红,白生生的小拳头攥得青筋毕露。

    贤机上人并没有制止青苗们的议论,也没有多余去安抚许长乐和小郡主。

    修真界没有同情一说,这种情绪毫无价值。

    不过贤机上人也没有放任青苗们愈演愈烈的争论,轻咳一声,只不咸不淡的说了句:“有趣。渡劫状元竟是个书生。”

    许长乐翻了翻白眼,心想这糟老头子坏得很,摆明在拱火嘛。

    本来青苗们的议论已经逐渐从他身上转移了,结果被他这一句“渡劫状元”,又把战火烧了过来。

    “长乐,你莫要羞恼。”

    令许长乐感到意外的是,因自己无能而备受嘲弄的小郡主,竟然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且反过来安慰他。

    “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出身不高,不会武艺又怎样,照样比他们渡劫成功的早的多的多!”小丫头愤愤的挥了挥粉拳,给许长乐加油打气:“你放心,待会儿的“以武试院”,我向上师求情,你与我同组便是。只要本小姐的剑还在手,决计不会让他们伤你分毫。”

    许长乐又又又被小丫头给感动了,甚至有些愧疚没有早先告诉她自己已非从前,踌躇道:“小郡主,老奴惭愧啊。”

    “且放宽心,哥哥不在,我一样能护你周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