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向晚时分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光杆司令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光杆司令

    文A班的地理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它势必要在其他同学的心中保持高冷的形象。高二年级不管是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全都在教学楼的西侧,而文A班却在遥远的东侧。教学楼东西两侧分别有自己的卫生间,除非故意舍近求远,否则A班的学生要想在厕所跟同年级的同学们来个偶遇的话,基本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都说距离产生美,但对于A班的学生们来说,距离给他们带来的明显是弊大于利,除了不方便跟以前的老同学们互相串门外加联络感情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八卦及小道消息的严重滞后性。

    最近一段时间,就有一个重量级的大八卦已经在整个高二年级都传的沸沸扬扬了,可向晚却还是第一次从黄雯雯的口中得知此事。这在她以前还在二班的时候,简直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即使是一个最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会被动的在洗手间里装满一耳朵,想不知道都难,尤其是当这个八卦的主要当事人她还认识的情况下。

    这个八卦的内容是这样的:王亮的死忠追求者——陈姣姣同学,已然成功的粉转黑,而且现在不仅移了情,还以“神五”的速度别了恋,如今正跟她的新晋男友打的火热。

    对此,向晚表示:“哇!”

    目前这一桩八卦算是占据了厕所小道新闻的头条,一直被众人所津津乐道,其戏剧性及话题性暂时还无人能够超越。主要是因为其他人谈恋爱的时候,那是生怕会被老师们发现一点点的蛛丝马迹,恨不得夹起尾巴做人,可陈姣姣却偏偏一反常态,只差每天举着个大喇叭四处宣扬了,好像唯恐全世界还有人不知道她已经谈了恋爱似的,每天都在一众单身狗之中高调的洒狗粮。若不是她往日的形象实在太过凶残,恐怕早就有人忍不住去老师那里举报她了。

    据说还有好事者特意去访问了一下王亮同学,想知道他对于此事的看法,王亮同学只给出了四个字:喜大普奔!

    被黄雯雯科普了一个中午的八卦,向晚意犹未尽的砸了砸嘴,如果这个新闻是真的,其实她还挺替这两个人高兴的。陈姣姣能从执念里走出来,王亮也算是彻底解脱了,确实当得起“喜大普奔”这四个字。只不知能够降服陈姣姣的到底会是何方神圣,真是好奇的让人心痒痒~

    “我也没见到过呢!”黄雯雯一脸终于找到组织的样子,有周乐同学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看着,她总不好意思特意跑去看别的男生,“晚晚,我好想你啊~~”好想跟你一起去看八卦~~

    “嘤嘤嘤”两个女生眼泪汪汪的抱在了一起,此刻俩人的脑电波出奇的一致。

    向晚不是文A班第一个感受到消息滞后的人,自然也不是唯一一个,不仅在八卦和小道消息上,甚至连参考资料的流行趋势这种比较高级一点的信息,他们都要明显落后于人,这就直接把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比较正经的高度了。

    就在大家都比较苦恼但却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学习委员覃雯觉得,是时候该由她亲自出马来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这个星期她来当班长。

    哦,忘了介绍,覃雯除了是一枚资深小花痴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称谓——校学生会宣传部的部长。不过千万不要被这高大上的名头唬住了。

    “我其实就是一个印报纸的!”覃雯同学如是介绍道,而且还是个光杆司令,宣传部里她最大,下命令的是她,干活的也是她。覃雯负责印的这个报纸,其实是指二高中自己的校报,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周刊。

    相比学生会里其他部门的部长,她这个宣传部部长无论是远看还是近看,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凄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学生会的总人数是有规定的,而除了她这个宣传部,其他部门还要承担起巡查员的职责,负责检查全校各班的纪律和卫生,这些部门的人数不能少,那一来二去的,宣传部就只能严重缩水了。

    按理来讲,宣传部有且只有一个人这个事实其实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他们学校的校报可是每个星期都要出一次,这样的出版频率却只靠一个人来完成,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可就是这样的不可能,却已经坚持了好多年了。覃雯表示,她已经是宣传部的第六任光杆部长了。

    校报在每个星期五准时出炉,正好可以在班长大会上统一发放,由班长们顺手带回自己的班里。这些报纸们的命运基本相同,大约都是被放进专门的书报篮子里,然后在角落里默默积灰,只有每个月班级大扫除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一般擦玻璃的时候都很抢手。

    覃雯给自己的定位是“印报纸”,其实是相当贴切的。向晚曾经因为好奇的缘故认真的看过几期校报,发现这些报纸每一期的内容全都大相径庭。

    校报一共分为四个版面,第一个版面必然整版都是赞美、歌颂二高中曾经、现在以及即将获得的各种荣誉和辉煌的。只看了两期,对于上面的那些套话向晚就闭着眼睛也会背了。

    紧接着第二个版面是对上一周学校各种日常工作的总结,秉承着一贯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大多数情况下刊登的都是荣誉榜,比如本周流动红旗的获得者、星期一升旗仪式上被校长提名夸奖的幸运儿等等,偶尔也会有某位教师获得的个人荣誉或者在某知名期刊发表的论文。当然了,除了荣誉,不光彩的一面也是难免会出现的,就好比“非典”那次封校的时候,擅闯校园的周乐同学就有幸上了一回校报,当时二班的那一期报纸还被黄雯雯私下藏了起来,说是要当成“爱的证明”妥善保存。这样做的后遗症就是,那个月他们班大扫除的时候,负责擦玻璃的女同学因为报纸不够分的问题险些大打出手,身为劳动委员的黄雯雯不得不出面调停,这才避免了一次可能因为一份报纸而引发的惨案。

    校报的第三个版面是新闻专题,刊登的都是些近期的政治新闻,据覃雯同学自己供认,她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当地的报纸上摘抄过来,非常的省事,这也是她从上一任部长那里学到的宝贵经验。除非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件发生,这一版才会有所变化。比方说刚刚10月15号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进入太空,这一周的校报第三版就做了神五的特别专题。

    至于第四版面,虽然版名叫做学生风采,但其实刊登的都是不知从哪里找来的鸡汤类美文,反正二高中的学生们就从不知道原来还可以给校报投稿这回事。

    结合向晚自己对校报内容的了解来看,她似乎解开了宣传部只有一个人、却仍然能够保证校报正常出版的秘密。

    按照二高中的传统和惯例,学生会的成员从升入高二年级开始就要进行新老换代,覃雯现在就已经在从高一新生之中选拔自己的继任者了,基本上到了下个学期,她这个部长就要下台一鞠躬了。马上就要卸任的覃雯表示,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她其实一直都没有放弃想要努力做点什么的念头,总希望能够改变一下校报如今惨淡的境况。

    可惜改变容易,想通过却难,校长本人就是校报面世之前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关卡。覃雯努力了很多次,改版了很多次,但是从向晚这个普通学生的角度来看,自打她入学以来,校报始终都是一个模样,连标点符号都透着那么一股子陈腐的霉味。

    “唉,生不逢时啊!”覃雯悲壮的像个革命烈士,深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红色的年代,一心想要成为改革的先驱。

    反正现在就是她发现在校报上做不了文章,就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班里。

    “我要出一版自己的报纸!我要面向全校同学征稿!”覃雯雄赳赳气昂昂的说道:“只有把咱们班变成信息交流的中心点,才能彻底摆脱信息闭塞的命运!这一招就叫釜底抽薪!”

    向晚:喂,成语不是这么用的吧。

    虽然不是很懂,但覃雯的做法听起来好像挺聪明的,向晚自己的理解就是,既然不能被动的听到八卦,那就想办法让八卦主动来找他们。全校的范围有点略大,覃雯决定先从本年级开始攻略,她发动班里的同学帮忙写了很多份征稿启事,然后利用课间流窜到各个班级去派发,不知道为什么,向晚怎么看都觉得她特像是楼道里那些派发小广告的。

    而且:“征稿是要给稿费的吧,你准备给什么?”

    “……同学!要有觉悟!知道吗?”覃雯摆出一张痛心疾首的脸,“难道没有物质刺激就没有动力了吗?作为一个新闻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巨大满足!懂吗?”

    在她颇有压力的目光下,向晚只好懂了。

    可惜事实证明,大多数同学都跟向晚一样是个俗人,仅靠精神满足是无法轻易打动大家积极参与进来的,直到第一期的截稿时间结束,覃雯的报纸也还是没有等来跟她志同道合的新闻人。

    所幸她自己的资源储备很充分,而且还有跟她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几个妹子一起帮忙,第一期报纸终于还是成功面世了。覃雯给她的报纸起了个很雷的名字——雯A周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