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末年的日子 > 第二十二章 牛家村

第二十二章 牛家村

    蒙山脚下有个牛家村,村里三十几户人家,远处看去,房屋错落分散在一片弯弯曲曲的河道旁边。

    英娘的家就在这里。到了村头有个水塘,塘边有棵大柳树。

    树下三个儿童在嬉闹。看着一驴车从远处来,纷纷站在路边观看。

    小孩子很腼腆,没有诗人描写的那般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是饶有兴致的盯着车上的几人看。

    英娘悄悄说着,小时候也在这棵树下玩耍,总是很晚了才不舍的回家去。哥哥总是少不了一顿打,自己则会偷偷找点吃的与哥哥分享。

    一晃几年过去,也不知道哥哥怎样了。

    父亲外出打猎不慎摔死,哥哥就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活,后来母亲也积劳成疾,不久撒手人寰,就剩自己与哥哥相依为命。

    村里的无赖欺负兄妹两个,哥哥总是跟他们打架。后来大旱,粮食没有收成,官府又催收粮食,无奈就往外逃荒去了。

    也不知走了多久,饭也不好要,哥哥又饿的难受,就把自己卖了,给哥哥换了一袋粮食。

    英娘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当年哥哥要不是总是护着自己,给自己找吃的,自己或许早就饿死了。

    李麒认认真真的听着,这世道就是这样,越是穷困的人所经受的越多。

    后世虽然糟心事也很多,但是起码不会因为一口吃的担心。只要肯付出,总是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土地将所有人牢牢地捆绑在原地。虽然城市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看不见的地方,饿死人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

    地主老爷们总是不会因为饥荒而担心,反而饥荒时节正是他们大赚特赚的时候。

    就像炒股一样,趁着行情差的时候抄一波底,农户们的好田地就成了地主老爷们的。而农户则就成了地主老爷们的佃户。

    人们不仅不能恨老爷,还得感谢老爷们收了自己的地,给自己口饭吃。

    这年头人们虽然明白土地兼并不好,但是对他的经济学原理还是缺少了解。

    后世经济学大拿们对各种现象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分析,天然不会对这些老爷们有好脸色。

    就比如眼前这个被英娘称为亓老爷的胖胖男子,一脸淫笑的盯着英娘看的时候,李麒就想上去给他一拳。

    “这不是老牛家的妹妹吗?多少年不见了,还以为你早就饿死在外面了,没想到又回来了。怎么?在外面过去下去了,又回来了?”说着还往前靠了两步。

    英娘很早一眼就瞧见了这个胖地主,说是附近装上的财主,早年间趁着灾年把附近村子的地都收了去了,这时候来大概是来收粮食来了。

    李麒倒是没正眼瞧这个财主,手里拿着路上买的点心一点一点的吃着,小囡囡也不知道事情,只是跟在李麒的身后,对这个胖胖的财主有些许害怕。

    “走吧,啥狗东西都敢在老子眼前挡道。”说完就拉着驴子继续往前走。

    胖财主却没想让李麒过去,伸手一招后面跟着的两个家丁便挡在了不宽的路上,一边撸袖子一边骂骂咧咧的要上来揍人。

    “这是从外面找了个姘头回来,以为找个小白脸就敢不把老爷我放了眼里了?你哥还欠我二百斤谷子没交上呢,正好拿你抵债吧。”说完便要往前走来伸手抓向李麒身后的英娘。

    胖财主当然知道李麒不是英娘的什么姘头,这小子看上去白白嫩嫩的,倒是像城里人。

    不够就算是城里的人也不会是啥贵人,有钱人谁会找个乡野姑娘当老婆,更不可能跟她回娘家了。

    这时候的女人也只能算是财货的一种,嫁出去了就基本不会回娘家了,所以胖财主断定李麒不会是什么有背景的人。

    况且在这一亩三分地,自己就是皇帝,谁敢招惹自己。

    两世为人,除了上学的时候不成熟的孩子之间会有各种幼稚的天为老大我老二的人出现。没想到大宋朝这里赤裸裸的带着一丝纯真的天然坏的人出现。

    李麒往前一垫步,肩膀就撞上了离自己很近的胖地主,然后胖地主就趔趄着往后退了七八步,然后扑腾一声躺在了地上,哎哟哎呦揉着胸口。

    英娘捂着嘴,惊讶的看着李麒,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把地主老爷给撞飞了。看着李麒虽然身材高大,但是怎么也不能这么厉害啊。

    李麒拍了拍肩膀,好像上面粘上了什么东西一样。“妈的,脏了老子的衣服。”说完便继续拉着驴车往前走。

    刚在堵道的两人看这架势也不敢往前凑了,一起把胖地主架起来,然后闪到了路边上。

    “你他妈知道这是亓家老爷吗?你算是惹上事了。”一个人嘴上说道。

    李麒从边边上走过的时候站了一下,拍了拍驴屁股让驴子继续往前走,随后从车上拔出来了一把大刀。

    刀很难看,因为是作坊里手工做的,李麒在兵器铺里找了好久都没有自己瞧得上的武器。

    自己的工兵铲倒是很顺手,可是随着自己的力气变大之后只觉得用起来轻飘飘的。

    于是让工匠照着军队制式的大刀给自己打了一把,只不过刀柄很长,刀后背很厚,称量了一下足足有二十斤重。

    马汉嘲笑李麒说,这刀看着巨大倒是唬人,可太重了,挥舞几下之后手腕就酸了,根本不能当武器用。就你这身板别砸着自己的脚。

    李麒却很满意,随口说,就当锻炼身体了,便带回了家。

    这次出来怕路上再不安全,便放在了行李下面,一路上没用上,到了地头却用上了。

    刀很长,李麒将刀杵在地上,双手搭在刀把上,然后把下巴放在上面。

    “爷我这把刀刚铸的,倒还没试试刃口。谁不长眼可以上来试试。”

    “刚才你说我认识这胖子不,我当然不认识。但是爷我是谁恐怕你们也不认识。今天老子高兴,不想跟你们瞎扯淡,可你们要是再跟老子瞎比比,今天就躲了你们几个傻逼。”李麒嚣张的说着,对面三人倒真没敢回应。

    拔刀一提,将刀搭在肩上,李麒仿佛一个土匪一样大摇大摆的走了。

    英娘不放心李麒,拉着马车站在不远的地方紧张的看着。

    见李麒嚣张的样子有些想笑,又感觉有些温暖。上次被人保护的感觉还是小时候哥哥照顾自己的时候了。

    “惹他做什么,再背后使坏怎么办。”英娘还是有些担心。

    “这些王八蛋,你越怕他他就越欺负你,等哪天骑在头上拉屎都不过瘾的时候他们就要吃人了。”李麒一脸不在乎的道。

    “也就是欺负欺负乡里罢了,这种人稍微走远点就像野狗一样夹着尾巴做人了。等会问问大舅哥,要是怕被欺负的话就跟咱们回沂州府算了。”想了想自己肯定不怕,不过自己走后说不定会找英娘哥哥的麻烦。

    “先回家去吧,也不知道哥哥啥情况了。”

    顺着小路七拐八拐,路过了好几户人家李麒都以为到了,没想到快到村最后头了才在一两间土屋面前停下。

    院子倒是不小,不过石头垒的院墙李麒站着就能看着院子里面,两间主屋也是石头垒的,外面是一层泥巴糊起来的,经典的北方农村小土房。

    门前有一个小孩在刨土,看到有人到来匆匆跑到了屋里,边跑边喊着,娘,娘,他们又回来了。

    屋里急匆匆跑出来一个妇女,看着门口的两人却有些疑惑。原本以为催粮食的亓老爷又回来了,没想到却不是。

    “大嫂,这里是牛二家吗?”英娘连忙问道。

    “哎,哎,是,你们是找谁啊?”妇人有些无措的问道。

    说着屋里出来了一个人,面相黝黑,一脸焦急的样子盯着门外站着的英娘。

    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道,“是英娘吗?是英娘吗?”

    英娘看着屋门站着的人,张口喊道,“哥,是我,是英娘啊。”

    汉子赶忙走过来,看着门口站着的几人,“快,快上屋里坐,快进来,还有外甥女也来了,快,上屋里,上屋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