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天佑传 > 第二十一序:皇明未来,天子之道与王霸之道

第二十一序:皇明未来,天子之道与王霸之道

    “陛下以为皇明未来应该如何,为什么会衰落至此地步?”

    “百官群臣无能,所以我默许你杀了他们,你很有能力,如果我们能够撤往江南,坐拥半壁江山,让闯军和女真狗咬狗,内省国政,外练强兵,十年二十年,刘裕故事可以重演。”

    太慢了,人生短短百十年,如果真的撤往江南,那跟南明小朝廷有什么区别?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难道什么都无法改变?

    皇明依然会灭亡,只能够退居江南,苟活求生?

    不,不是这样的。

    朱天佑有些怪里怪气的说:“江南是世家力量最大的地方,先不谈,我愿不愿意去,但是去了那里的话,陛下的罪过深远,可能会被有心之人杀死,而且也未必能够顺利延续统治,我不屑于此,也不愿意于此。”

    “比起个人的生死,王朝,民族的兴衰,要重要的多,就像我曾经说过,可以让你当皇明皇帝一样,我已经很失败了,现在也没有可能改变了,再者你不是也把女真放入关了吗?”

    “怪不得人们说你不适合当皇帝,你这只是失败后的弥补,南迁?为王霸之道而已,非天子之所为!”

    见了朱天佑,似乎有意嘲笑自己,朱由检静静的躺在龙榻上,当一个病人,也没有什么想讲的,他只是淡淡的道:“王霸之道,及时止损?你可知道这天下有多难取得,又有多难守住?”

    想到这里,明皇难得的激动了起来,脸色狰狞,似有发狂之意,他为之努力十数年,但在天灾人祸的影响下,皇明的衰落不是一个人可以的阻止的,哪怕那个人是天子,王朝兴亡,日月更替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朱天佑如果想讥讽他可以,但是否认他的努力,他宁可现在就起来跟他拼命。

    朱天佑也是有些沉重,但是他想起自己的想法,重新振作起来,慷慨激昂道:“你的努力固然有用,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就像我跟你讲的一样,这个国家原本就是被蛀空了的,皇明的天子之道,应当是坐镇顺天,平驭天下,靖定四方,即刻发兵收回山海关,三年退女真收辽东,七年定天下,用绝对的武力征讨四方,重振我皇明天威。”

    “这,这怎么可能?”

    “如果我能做到呢?”

    “如果你能做到,我可以亲自禅位给你。”

    “我不需要那种可以自己取走的东西,而且那样的话,我不就成谋逆了?”

    “你是不是谋逆,可不是由自己评价的。”

    朱天佑见到自己的意图已经达到,抛出了一个惊天炸弹。

    “我在离开山海关的时候留下了一手,我答应你,也请你跟我定下一个赌约,三年之内,你我互不相干,不允许互相影响,如果我做到了,也请你赢退幕后,不再干涉一切政治,如果我没有做到——不可能,那个时候我已经死了,我小白从来不会违背自己的誓言。”

    “不过是激人之策,我为什么要答应你?”

    “陛下可还记得年前,洪承畴还在的时候,陛下催促他,不允许议和,现在却害怕的逃走吗?连搏一搏的勇气都没有?”

    朱由检愤怒的嘶吼道:“你在胡说什么?朕怎么会没有应对女真的勇气,只是这个国家……”

    讲到这里,明皇气愤至极,不禁涕泗横流,“这个国家他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

    “不是的,我中华儿女,大汉民族,最擅长创造奇迹,当年冠军侯800人破俩万匈奴,孤军深入直捣匈奴王庭,不可能?只是懦夫和平庸者的借口而已。”

    “……你想拼?”

    “也许吧!但我确信我能成功,如果失败了,南方自会有人替我们继续坚持,三年之后,如果我赌约输了,陛下可以收回一切权力,顺便可以替我收尸。”

    对于明皇而言,这似乎是他难以拒绝的的,朱天佑的话字字诛心,正如他们第一次相遇那样,他的感觉没有错,这个年轻人,不比他曾经遇到的那些将军要差,至少爱国这一点,他认可了。

    这是当朝权臣与被控制了的皇帝之间不对等的赌约,作为弱势方,他答应百利无一害。

    …………

    先给我几天时间思考吧……

    ………………………………

    朱天佑难以看出他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如果还没有办法的话,他也只能努力带着这个残缺的朝廷努力前进。

    苏思源安慰朱天佑道:“不,我能够感觉到人心的变化,他已经答应了,只是需要思考,克服自己的自尊。”

    “如此的话,这个春天。就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皇明也许真的能够浴火重生。”

    “哼,在皇帝面前打包票的时候那么自信,现在又开始打退堂鼓啦?”

    “你不懂,这叫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三日后

    当群臣以为事情已经落定,天子陛下,也许明天就会宣布病危,到时候这个新立的摄政三皇子,也许就会赶鸭子上架,接替崇祯成为新一任皇帝,但是超出他们想象的事情发生了。

    明皇躺在病榻上,在乾清宫,一个个召见群臣……

    天下人的流言蜚语可以终止了,朱媺娖也可以满意了,囚禁明皇的这些日子里,朱天佑被朱媺娖吵得耳朵起茧,她无论是生是死,也想要亲眼见到自己的父母最后一面。

    朱天佑心里不得不承认,他的这次赌约,除开国家大义,也有自己的私心所在。

    朱媺娖那仙女般的纯真笑容是他不愿意破坏的,这些天,她一直以明皇接受太医急救,不方便见人为由,拒绝让她去看明皇一眼,他感觉到她现在已经感到怀疑了。

    不过所幸的是,这些事情恐怕会永远封存在历史长河中,他朱天佑也不再会和明皇有冲突,男人之间的诺言,事实会替他掩盖现在的一切,三年后的成败则会让他无可质疑,或者死后身败名裂而已。

    或是洋洋得意,得胜回朝的驸马,或是马革裹尸,为国尽忠的将军。

    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也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留退路,以前他觉得不怎么样,但是现在他会想,苏思源会怎么想?

    他在不经意中询问她:“我是个将军如果我有一天在外面不幸为国捐躯,你打算做些什么呢?”

    她是无比聪慧的人,霎时间受感到了什么,感情复杂,道:“如果有那一天的话,我想我会离开皇宫大院,因为我发现无论是当官,还是男人都不过是那样,到时候我就回到淮阴继续做那朱陶公,夫君可还满意?”

    “呼,不会有那一天的,别忘了,我还答应了你,到时候要封你一个王的,我岂会半路离开?”

    “愿夫君一切顺利。”

    夕阳下的两人牢牢偎依在一起。

    朱媺娖在远方悄悄观察着自己的未婚夫,撇撇嘴:“看来要找父皇告状了,我才不会嫁给这种花心萝卜。”

    ………………………………

    有了明皇的支持,不仅可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而且终于到了招降黄玉,吴三桂的时候了。

    招降吴三桂不难,朱天佑和他之间也算是有深仇大恨,难以进行过多交流,但朱天佑明白招降吴三桂的关键——陈圆圆,已经权倾朝野的他,自然是可以将她弄到手,但他还有些忧虑,他有些猎奇的询问崇祯:“陛下真的和陈圆圆有什么……风尘吗?”

    “什么坊中留言?!我岂会与一个妓女苟合?你是特意来皇宫嘲笑我的?”

    “不是的,我只是在为招降吴三桂做准备。”

    “吴三桂吗……”

    吴三桂本身就不是求死之人,朱天佑把陈圆圆赐给了他,尽管他不会感恩戴德,但他自然不会反对活下去。

    他在暗无天日的死牢中求得了生机,理论上应该庆幸不已。

    让他为国重新效力,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保证他的忠诚……

    只是片刻,灰头土脸的吴三桂同意复出,被朱天佑任为宁远总兵,辅佐宇文司明守备顺天。

    黄玉,则是有些麻烦。

    黄玉,秦省榆林人,万历三十七年生,李自成军中的第一谋士,历史上被吴三桂投清诛杀。

    是闯军中当之无愧的智者,有相当的游说天赋。

    家中曾经是一个小地主,早年前往凤阳求学,明末西北大乱后,朝廷四处征集军饷,无良的官员便压迫他们家,给他扣上了乱党的帽子,欲要将他们家抄掉,补充军饷,填补空缺。

    黄玉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俊杰,虽然屡试不中,但还是感到无比气愤,前往榆林县县令处告官,不曾想官官相护,自己也因此深陷牢狱之中,而第一代闯王高迎翔作乱,其麾下的李自成将他从牢狱中救了出来。

    随着对皇明王朝的失望,他加入了自己同乡李自成的队伍,一向以才智出名的他,在闯军中担任后勤,谋士的位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