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天佑传 > 第三十四序:盛京易主,明清和约

第三十四序:盛京易主,明清和约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战场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奇袭而来万二朝鲜精锐在相持不下的盛京战场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

    缺少防备的盛京四面城头被朝鲜兵控制,里面缺少战力的女眷小儿嘤嘤哭嚎。

    前方清军军心动荡,难以再战。

    原本只能困兽死斗的两万皇明日月军士气大振,配合六千朝鲜援军夹击清军。

    朱天佑绝境之中迸发生的渴望,连杀百人满身是血的逃往日月军本部,这也标志着决战前的两万天佑军尽皆战死,朱天佑捂着伤口,鲜血肆意抛洒在战场,但终究是活着撤出了包围。

    最后清军,总计六万精锐和一万八旗骑兵在朝鲜援军和被包围的明军前后夹击,士气崩溃,纷纷缴械投降。

    明清战争持续了近三十年的明清战争告一段落,衰弱的明帝国成功将敌人击退,中华大地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群雄逐鹿。

    明史载曰:皇明摄政王和有明朝鲜王克清伪帝龙武于辽东,明崇祯十七年,北方自此安定。

    残留的俩万皇明精锐则是百炼成钢,九死一生后多成为了三军将校,日月军,天佑军,羽林军则发展为军队番号,日后分为中,西,东三支皇明中央军。

    三万人羁押着足足七万俘虏,其实是有着很大的隐患的,趁着他们还是败军之将,朱天佑也很不客气的给了他们选择一人须黄金百两赎身,家中有身份的人千方百计筹款,没有身份的则是缴纳“一双”手足,一只手一条腿,售后生死自负,或者尝试报名加入皇明为女真人准备的明协军,代价就会小很多,只是要集体阉割,成为终身军户。

    而这也是有名额的只要万人,七中留一,取最强壮顺从者。

    这听起来很残忍,实际上也是,但是朱天佑可是记得曾经皇明子民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的悲哀,三十年的血海深仇,不能轻易饶恕。

    比起日后的南明不计其数的死难平民而言,这都不算什么。

    而且朱天佑心里明白,皇明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控制女真部族,等到日后他们力量恢复,反叛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区别的只是反叛的力量,过程与领导者。

    只有太平盛世才能更好的掌控异族,现在的皇明还是侧重于平定天下。

    而讽刺的是,这一过程“龙武皇帝”还积极配合着朱天佑,能够顺顺利利招够有一定实力的炮灰,还是有爱新觉罗家的影响在。

    而多尔衮之所以如此配合,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被控制,也是为了后金国王,女真统治者的地位考虑。

    爱新觉罗家族力量大为受损,权威也可以说是扫地无颜,如果此时朱天佑代表皇明朝廷,另行册例诸如叶赫那拉等家别的家族担任女真王,可以预料到日后的满洲地区还会有很长的内乱,会遭受许多隐形的损失。

    故此,多尔衮才不得不竭力克制自己,只为求得家族存续。

    别看朱天佑杀人杀的起劲,但他一直以来还是很有分寸,盛京城内的平民,还是做到了秋毫无犯。

    不是因为军队的纪律好,而是一级一级向下的压制。

    朱天佑的实力让人信服,没有人比他更强,所以他说的话有用。

    君问归兮,未有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即使取得了灿烂的胜利,朱天佑的心中还是无比的忧伤。

    皇明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尽管从女真人手里劫掠走巨量的财富可以新组建部队。

    还是一支部队的简历可不是只有金银就可以了,真正的百战精锐不仅需要充足的训练,也需要战场的磨练。

    如今存活的日月军俩万人,日后都可以升迁数级,直接升到参将是不无可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