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路过温哥华岛 > 第四十八章 深夜海边挖贝

第四十八章 深夜海边挖贝

    每天下午户外运动,已经成为我打发时间、消除寂寞的一种方式,哪怕是寒冷的冬天,只要不下雨不下雪,我都会坚持跑步。冬天的海有时是灰色的,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波涛,灰色的沙滩,我甚至感觉在海滩公园做瑜伽的那两个人也是灰色的,一阵海风吹过,灰色的海滩显得寒凉萧条。我的耳机里播放着刘明湘演唱的歌曲《漂洋过海来看你》。

    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

    也曾彼此安慰也曾相拥叹息

    不管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结局……

    听着这首歌,我不由得放慢脚步,这歌仿佛唱的就是自己,我远离家乡漂洋过海来到温哥华岛,在寒冷寂寞的冬夜,我和孙鸿晨彼此安慰彼此相拥,不管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结局。

    晚上,孙鸿晨在电脑上查看潮水预报,他突发奇想对我说:

    “明天晚上10:20大海落潮,我带你去海边挖贝壳,回来给你做藏红花海鲜汤。”

    “你不是开玩笑吧,这么冷的天,月黑风高、风雨交加,我们去海边挖贝,会不会很危险?”

    “深夜赶海别有情趣,你放心好了,跟着我不用害怕,我会保护你的。”

    第二天,我就按照他的吩咐,准备了几个装蒸馏水的塑料桶,还有盆子、筢子、手套、头灯和电筒。当天晚上,我们穿上羽绒服,在外面套上防风衣裤,戴上帽子和围巾,脚穿高筒靴,拿上钓鱼证,一切准备就绪,十点整,我们开车向海边驶去。

    刚才寒风凛冽风雨交加,突然间风停了雨住了,露出一片蓝丝绒夜空,挂着数不清的星星旋涡。月亮升起来了,像一盏巨大的探照灯把退潮的海滩照射得格外明亮。潮水非常低,那大片泥地犹如湿滑的灰色镜子,倒映出天空的颜色。

    “哈哈,小妖精出动,把老天爷都给迷住了,你真是了不得啊。”孙鸿晨兴奋地说。我们的车停在海边,他拿工具我拎水桶往前走,万籁俱寂,只有我俩的脚步声以及海水退潮的浪涛声。我警觉地四处张望,发现远处有一点微光。

    “那边可能是妖怪,这种天气只有妖精妖怪才敢出来。”他有意吓唬我。

    “你别胡说八道,怪吓人的。”我拽紧他的衣角。

    “别怕,有我呢。”他在我额头上吻了一下。

    “不能再往前走了,万一海浪冲上来把我们卷走怎么办?”我停住脚步。

    “你放心吧,加拿大的潮水预报非常精准,绝对不会出错的。”孙鸿晨选了一个位置,放下手中的工具,他用筢子在泥沙里轻轻刨了几下,好些贝壳从沙里翻出,我立即蹲下身把它们捡起来。他让我挑大个儿的和有花纹的,这样的贝类味道最好。我们挖了一会儿之后,又继续往前走,我接过他手中的筢子学着他的样子挖起来,不到半小时工夫,我们就挖了一大盆。

    “差不多了,一个钓鱼证每天只能挖70个贝,这桶里大概有一百多个,收工吧。”他说。

    我们把那些贝壳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放进装满海水的桶里,又另装了两桶海水。刚从海里挖起来的贝壳,要先用海水喂养几天,让它们把泥沙吐干净后,这样才能做出美味佳肴。我们沿着海滩往回走,我放慢脚步感受深夜海湾的宁静美好,此时此刻最吸引我的是深远莫测的天顶上那一轮柔和的明月,还有在她的后面尾随着闪烁的群星。望着它们我不由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把刚才的畏惧和冬夜的寒冷忘得一干二净。这时我发现,离我们不远处的长条椅背上插着一束白玫瑰。

    “这玫瑰是谁放在这里的?”我好奇地问。

    他说:“那椅子是为怀念去世亲人而立的纪念椅。亲人去世后将他的骨灰洒进海里,在海边立一把面朝大海的椅子,寄托哀思。”我们走近那椅子,借着月光,可以清楚地看到椅背上刻着逝者的名字、出生日期和去世时间,还有怀念的诗句。白玫瑰上那一颗颗露珠犹如一滴滴眼泪,微微张开的花瓣像是在诉说对逝者的思念。

    “当亲人思念逝者的时候,就来到椅子上坐一坐,献上一束白玫瑰寄托哀思。”孙鸿晨说到这里,陷入了沉默。这些年来,他一直忙于学业和工作,没有时间回国祭奠父母,他遗憾地说:“我打算把二老的骨灰拿到加拿大来,安埋在家中的后院,我和孩子们就可以守护在他们身边了。”

    从内心来讲,我不认同他这种想法,中国传统习俗讲究“落叶归根”,许多第一代移民在年老之后,把故乡和祖国当作他们远游回归的最终驿站。孙鸿晨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违反传统伦理的做法,我相信在天国的两位老人是不会同意的。尽管孙鸿晨在加拿大生活了三十多年,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已经西化,但他的黑头发、黄皮肤、骨子里和血液里仍然是华夏基因,他仍然是一个中国人。

    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些年来他婚姻破裂,家庭生活不顺,是不是与他父母的骨灰没有入土为安有关系呢。望着他那忧伤的神情,我感到十分心痛,他在海外漂泊多年,当有能力孝敬父母时却失去了机会,他希望用另一种方式与父母团聚,这难道有错吗。其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境遇无所谓对和错,有的只是一种情况和另一种情况的比较,如此而已。

    平时里,我们会带孩子们去爬山,我在树林里发现了很多的灵芝,有的长在枯树上,有的长在腐烂的树根下,有的就直接生长在树干上,这些灵芝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都不相同。在我的印象中,灵芝是极其贵重的药材,可以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糖尿病。具有延缓衰老,镇静安神,止咳祛痰的作用。人们把灵芝神话为灵丹妙药,但在加拿大的森林里,灵芝却随处可见,似乎没人对它感兴趣。

    孙鸿晨告诉我:“老外压根儿就不信中医,对灵芝的功效也不认同。”

    我问:“你曾经研究过中药,您觉得这灵芝有没有效果?”

    他回答:“我也说不清楚,大概是信则灵吧。”

    我想,中国的中医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宝贵遗产,无论外国人是否信仰中医,我都深信不疑。于是我开始收集灵芝,孙鸿晨见我对灵芝有兴趣,就在车上放了一把刀,专门用来折断树上的灵芝。我把灵芝砍成小块,放在平台上晒干,然后带回国内送给长辈,他们都把灵芝视为珍宝。

    有一次,我们在山里发现了一个和我脑袋差不多大小的灵芝,它的外形就像一把扇子,深棕色的背面长着二十几圈凸出来的年轮,乳白色的正面,手感细腻光滑,刚刚砍下的时候还有些湿润。在我眼里,这个大灵芝已经不是什么传统的中药材了,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我要把它带回国去,做成一件艺术品。

    田先生是博文的好朋友,也是一名深受海内外艺术家青睐的资深画家,我的大灵芝启发了田先生的创作灵感。《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盗仙草则是《白蛇传》中的一段情节。金山寺僧法海因嫉恨许仙与白素贞美满姻缘,警告许仙白素贞为蛇妖所变。端阳节那天,许仙听了法海之言,便劝说白素贞喝下雄黄酒,白素贞现出真身,化作一条白蛇,许仙大吃一惊,当场毙命。白蛇苏醒过来变回了白娘子,她下决心要救活许仙,但凡间的草药却无能为力,于是她潜入昆仑山,盗取仙草,却被遭鹤鹿二仙毫阻止,白素贞被打败。恰在此时,南极仙翁出于同情而赠以“灵芝仙草”,白娘子终于救活了许仙。

    田老师用丙烯颜料在灵芝上面作画,白娘子捧着一株灵芝,脚踩祥云,从昆仑山飞到了凡间。本作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自然界的灵芝融合在一起,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值得我永久珍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