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要不要合作?

    姐姐咬着下唇,刚刚被勾起的兴趣突然就被卡住了。

    这个新认的弟弟,讲关将军的故事怎么只讲了个开头,真是让人心里像被挠着一样的痒。

    “姐,等我把你赎回来,你喜欢听关将军的故事,我慢慢讲给你听。”

    宁远认真地问道:“姐,我想帮你赎身,需要给关家多少钱,才能赎回卖身契呢?”

    姐姐愣了半天:“赎身?”

    宁远点点头:“没错,姐姐你这些年受苦了,我说过要让你过上幸福的生活,自然要将你赎回来。”

    姐姐脑袋摇得像波浪鼓一样:“关家小姐待我极好,我不想离开关家。我以后会尽量抽时间,回家来陪奶奶。”

    宁远有些错愕,低头暗暗思考:

    三个月后,东吴的吕蒙攻打江陵,进城后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但是关羽和他麾下将士的家眷却是都被抓起来控制。

    没想到姐姐竟然不愿意离开关家。

    自己怎么可能看着亲姐姐往火坑里跳,但今天是姐姐第一次回家,千万不能起争执,还有三个月,慢慢来。

    宁远斟酌一会:“那总要让你脱离贱藉,把卖身契赎回来,做个正常人。姐姐你不说,改天我自己去关家问。”

    关禾蹙眉思索着,她原本只是打算来看看奶奶和弟弟过得如何,没想到竟会变成这样。

    马秉看着姐弟两人都在低头皱眉,他悄悄捂着嘴偷笑,眼睛中闪闪地冒着光。

    姐姐转头看了看满眼期盼的奶奶:“好,我回去就问问,需要多少钱才能赎回卖身契。”

    奶奶紧紧牵住孙女:“放心吧,有你弟弟在,一定没问题。”

    姐姐轻轻拉着老夫人布满皱纹的双手:

    “奶奶,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以后我有时间就会来看你的,你要好好保重自己。”

    “姐姐,我送你回去吧。”

    “不必。”关禾笑盈盈地凝视着马秉:“马少爷,不知道你顺不顺路载我一程?”

    马秉缩了缩脖子,吭哧半天才吐出一句:“顺、顺路。”

    宁远感激地拍了拍马秉的肩膀,外面下着雨,坐马车肯定比披蓑衣好。

    宁远和奶奶送姐姐出门,叮嘱姐姐记得常回家看看。

    望着马车渐行渐远,宁远转头安慰哭成泪人的奶奶:

    “放心吧奶奶,你瞧回来的路上,姐姐给你买了多少东西。她没有忘记咱们,也没有恨咱们。”

    两世为人,宁远早就看惯了那些有着各种小心思的莺莺燕燕,但姐姐给他的感觉完全不同,有一种超越少女年龄的成熟稳重。

    “嗯,奶奶有你们两个这么懂事的孩子,这辈子就知足了。”

    马车内。

    “成熟稳重”的姐姐,正狠狠地揪着马秉的耳朵:“从刚才你就一直在偷笑,笑笑笑,我忍你很久了。”

    马秉被提了起来,吃疼地捂着耳朵:“放手放手,君子动口不动手。”

    “巧了,我是女子,不是君子。

    说!那个宁远是什么人?我师公和师傅为什么会送那么珍贵的礼物给他?”

    马秉疼得龇牙咧嘴:“我不能说。”毕竟自己昨晚才发过誓。

    “找死!”

    车厢内回响马秉凄凉的嚎叫声。

    宁远和奶奶站在茅屋外,直到马车消失在视野里,才准备回屋。

    “宁远,这么巧啊。”有些耳熟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宁远转头一看,原来是昨天吴郡的商贾杨溢,自己还跟着他去见了那位陆言。

    “杨大哥,真是有缘。这是我家,要不进屋坐坐?”

    “那敢情好。”杨溢跟着宁远进了厅堂,“小兄弟,你怎么在家,不卖你的蓑衣?”

    “这雨都下到第二天了,现在出门的人,都会自己带上蓑衣,这个时候蓑衣已经不好卖了。”

    杨溢想了想,好有道理。

    他今天过来找宁远,是有事想问:

    “小兄弟,你昨天说你想找姐姐,给我也说说情况呗,我们商队平时也帮你留意一下。”

    “多谢杨大哥,不过我姐姐已经找到了。”

    “什么!找到了?”

    杨溢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肥肉在哆嗦。

    昨天下午这人还说要找姐姐,自己一觉醒来,他姐姐就找到了?

    宁远指了指马车消失的方向:“是啊,我们早上刚去相认,她方才离开。杨大哥你早来半盏茶的时间,还能遇上呐。”

    杨溢的心在吐血,东家陆言清晨回陆口(今赤壁市)之前,还一再叮嘱:无论花什么代价,都要找到宁远的姐姐。

    自己人手都联络好了,结果你说找到了?

    杨溢憋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

    宁远忽然想到什么,问道:“杨大哥,你那位东家陆言,现在何处呀?”

    “东家有事,已离开江陵。”

    “哦,那算了,本来还想着找陆兄合作,一起做单生意。”

    “找我东家合作?”

    杨溢正忧愁该如何向东家请罪,听到宁远的话,眼睛一亮:

    “小兄弟,你且说说是什么生意。我写成书信,加急送去给东家。”

    宁远想了一会:“要卖的东西不太好描述,总之是难得一见的宝物。”

    杨溢怔了好一会,扫视了一下有些陋旧的茅屋:“难得一见的宝物?”

    宁远点了点头:“杨大哥,若是小弟我让你为难了,就当我没提过。

    若是想试试,借我三、四个壮丁,几天后我拿东西给你看,那时我们再谈合作。不过我可以先告诉你,想要跟我合作,你们至少得拿出二十万钱。”

    “至少二十万钱?”

    杨溢惊骇地睁大眼睛,站起身来,负着手来回踱步思考:

    “小兄弟,也就是你了,别人我才不信。

    好,借给你几个人,这我还是能做主的。至于生意,我写信加急送去东家那,请他定夺。”

    宁远只是握住杨溢的手,什么也没再多说。

    他昨天是赚了第一桶金,但夜里就花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他是空有一脑子的知识,却没资金、没工人、没土地,所以拉赞助是必须的。

    之前有想过找黄承彦、马良融资,但黄家是诸葛亮的家属,马良是蜀汉的高级官员。

    他确实不想用和他们之间的情谊,去换取赞助支持,实在是得不偿失。

    但陆言和杨溢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商贾,在商言商,谈起生意来也容易许多。

    杨溢也不耽搁,起身告辞,面色有些紧张:“我这就回去派人过来,成与不成就看东家怎么说。”

    宁远倒是眼神平静,一点不急。

    这可是连纸张都是奢侈品的汉末三国,别的不说,连活字印刷术都没有。

    他这几天想到赚钱的门路至少有好几套,资金充足有充足的玩法,资金不足也有不足的备选方案。

    宁远拱手笑道:“没事没事,杨大哥,无论成与不成,咱们都是朋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