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北定中原日

    黄承彦听着宁远的描述,眼神越来越明亮,忍不住仰天大笑:

    “哈哈哈,多谢小友相告。若能寻得此稻,不出数年,益州必然能富强起来。”

    宁远微微一笑,老先生很识货。

    这占城稻可是大杀器,宋朝在长江流域大规模推广种植,粮食产量和人口直接腾飞。

    自己总共告诉了两拨人,一个是陆逊的族弟陆言,一个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也不知道会是哪一方提前将占城稻引进华夏。

    消息是放出去了,就看能不能吸引到这些大佬们去把植物带回来。

    黄婉脸上的忧色早就消散,眉梢上扬:

    “有粮就有人,待到荆益两州兵多粮足,那北定中原,便指日可待!”

    宁远笑呵呵地继续讲下去:“想让益州富强,还要再走一步,发展手工商业。”

    “手工商业?”

    宁远点点头:“打仗拼的是国力,需要大量资财作为军用。益州有一样商品极其畅销,华夏十三州、甚至外邦异族都抢着购买,它可以为益州带来大量钱财。”

    黄承彦揪着胡须,思索了好一会:“小友,能为益州带来大量钱财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这是几年之后,诸葛亮才在《言锦教》里提出来的战略构思。目标很明确,用蜀锦去吴魏创汇,然后就用这钱来打魏国。

    宁远现在提前几年告诉黄承彦:

    “天下富贵之人,皆爱蜀锦。益州卖蜀锦给吴魏,并不会助长吴魏实力,却能为益州带去大量财富,以充军用。

    孔明先生若以身作则,让自家的庄园种桑养蚕织锦,再鼓励倡导百姓效仿,织锦卖去吴魏。

    农业和手工商业齐头并进,男耕女织,有粮有钱,到那时……”

    黄承彦拍案叫好:“到那时,北定中原,这乱了三十多载的天下,便能重归清朗太平。”

    黄婉激动看向爹爹,眼眸中满是欣喜:

    “夫君他说过,待到北定中原,铲除国贼之时,他便辞官回家,和我一起安度余生……”

    宁远眼角抽搐了一下,连忙低头将棋子捡回棋盒,不敢去看黄婉。

    黄婉摸着宁远的脑袋:“你又是引荐我父女二人到上仙的灵境,又是助我夫君解益州难题,如此恩情,黄姨真不知如何报答你。”

    黄承彦捋着胡须连连点头:“我们父女只是有幸见过上仙一面,今日若非你指点迷津,我们还蒙在鼓里。

    我这就将你所说的策略,写信送与孔明,他日益州富强,北定中原,振兴汉室,必有你的一份功劳。”

    宁远脑子嗡得一下就炸了,后背慢慢渗出汗水。

    眼下三国局势混乱,他没有能保护自己的力量,万一被什么心怀叵测的人盯上怎么办?

    自己之前明明打定主意,要低调发展,要猥琐发育不浪。结果看到黄婉落泪,心一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老先生,刚刚那番话都是上仙所言,我不过是个传话的,老先生若是写信给孔明先生,还请不要提起在下。”

    黄承彦看着宁远焦急的眼神,疑惑地和女儿对视一眼:

    “好,小友你对我们一家有大恩,你既然这么说,我便只说是聆听了上仙的指点。小友你还真是淡泊名利。”

    宁远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好险。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次得吸取教训,以后得稳健点,让聊天群里的神仙师傅,没事就出来走两步。这种超越时代的话,还是让他老人家来说吧。

    “老先生、黄姨,叨扰许久,我还有些事,就先告辞了。”

    黄婉连忙拉住他,:“怎么刚来一会就要走了?”

    马秉早就等得不及了:“嘻嘻,宁远说要买地,我也没买过,就跟着他出来玩。”

    “你要买地?”黄承彦捋着胡须:“有趣,老夫也跟你一起去,帮你参详参详。”

    黄婉起身:“我也去,等我换套衣裳。”

    宁远一脸无语,买个地而已,哪里有趣了?

    ……

    宁远家所在的巷子里。

    今天格外热闹,街坊四邻都来围观回家省亲的徐寅。

    “阿寅,你嫁给主薄大人之后,真是愈发美艳动人啊。”

    “你现在是官家夫人,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街坊邻居。”

    “哎呀,阿寅你身上这金钗、这镯子,肯定都是主薄大人送给你的吧?主薄大人待你真好!”

    徐丑站在妹妹身前,迎着众人羡慕的眼神,叉着腰昂头说道:“那可不是,昨晚主薄大人还带阿寅,去参加珍宝阁的宴会呐。”

    “你是说江陵城里传疯的那个珍宝阁?听说昨晚那个宴会,光是进门就要五千钱呀。”

    “也不知道卖了什么宝贝,听说那些大老爷们争得差点就打起来了。”

    徐丑歪嘴冷笑一声:“哼,不知道了吧,我跟你说,昨晚郡守大人走在第一位,我妹妹和主薄大人是第二个进去珍宝阁的。

    要不是郡守大人太过厉害,我那妹夫,也就是主薄大人,原本是要买下那件叫红颜心的琉璃,送给我妹妹的……”

    徐寅眯起月牙眼浅浅笑着,暗地里牙都快咬碎了。

    她现在最怕听到就是昨晚的宴会,回想着主薄那句“我将此婢送与使君”,她就浑身发寒。

    自己虽然不是正房夫人,可她万万没想到枕边之人竟会说出这种话。

    她忽然想起在宴会上听到,那似曾相识声音,眼睛忍不住望向了宁远家的茅屋。

    徐丑没去注意身后的妹妹,鄙夷地瞟了街坊邻居一眼:“我妹妹嫁给主薄大人后,住的房子可阔了,干什么都有人伺候着,主薄大人最宠的就是我妹妹。这都我的功劳,要不是我……”

    盘着妇人发髻的徐寅站在后面,心不在焉。如果不是按习俗必须回家省亲,她根本不想再回到这个恐怖的地方。

    嗒嗒嗒嗒~

    徐家门前的众人齐齐望了过去。

    一辆马车从巷口驶了进来,远远停在宁远家门口。

    只见宁远当先跳下马车,几个衣着光鲜的人紧随其后。不一会儿,宁远扶着奶奶,几人又匆匆上了马车。

    眼见马车朝众人驶来,众人连忙闪开一条道路。

    徐丑看着马车从巷子的另一端离开,不屑地嗤了一声:“切,宁远那穷鬼也租得起马车?昨晚我们可是坐着主薄家的马车去参加的宴会。”

    妹妹徐寅低垂着眼帘:她看得清楚,刚刚站在宁远旁边的那个贵妇人,整套衣裳用的都是寸锦寸金的蜀锦。

    主薄大人也有一件锦衣,昨晚穿去参加宴会的时候,都是一脸肉疼,小心翼翼地生怕弄脏了。

    宁远怎么会跟这种富贵人家有关系?

    他,现在难道过得比我好?

    ……

    马车一路疾驰,来到关家侧门。

    既然是要买地,自然要带上奶奶和姐姐。

    这次宁远没等多久,就看到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的姐姐从侧门出来。

    “小禾姐那个登徒子弟弟又来找小姐。”

    “你上次不是说小姐要到外面剁了那个登徒子吗?”

    “上次不是没带刀嘛。啊~他、他又牵小姐的手。”

    “坏了坏了,小姐又忘了带上大刀。”

    宁远拉着姐姐的手,跃上了马车,笑呵呵地给黄家父女介绍:

    “老先生、黄姨,这是我姐姐关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