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驴秀才讨债 > 第二章 “八大锤”的誓言(二)

第二章 “八大锤”的誓言(二)

    自从当了信贷员以后,荣锦在外的饭局比在家吃饭的次数还多,有的饭局很重要却已印象模糊,那次只有四个人的饭局简单随意却可谓终生难忘。

    也是冬天的晚上,四方桌四个菜,两热两凉,全是叶全点的,出人意料的生猛,最有力度的是“八大锤”——八只酱烤鸡腿,最有热度的是酸菜炖五花肉,最富于色彩的是“五彩大拉皮”,四个菜里面相对最温柔的也只能是“老虎菜”了,叶全要了一瓶半斤装当地白酒,他感觉铁馨能喝酒,但还是凭着南方人的细心体贴,特意为对方要了苹果汁。

    那天两位女子是第一次见,颇有些天王星遇见海王星的感觉。事前,燕红恐怕被“时尚界”的铁馨抢了风头,着实好好打扮装点一番,但出乎她意料,对方穿着非常普通,只是略略打了一点口红,但已经足以与燕红媲美。叶全很重视这次饭局,毕竟是比较正式见面,走南闯北、见风见雨的“老江湖”甚至感到有点紧张;荣锦则穿了套旧行服,只不过脚上换上了新皮鞋,脸上戴的是新配的金丝边眼镜,腰上也扎了条在林夕路新买的皮带。

    相互介绍后,铁馨开口的第一句就是非常宏观的大问题,她问桌子上的其他三个人:“改革开放十几年,你们认为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这个问题真是有高度有深度,虽然不是饭局上的日常话题,但也是响应了今天的“创业主题”。

    这问题看似高大上,但叶全看来就等于给他准备的一样,没等其他人说话,他抢先第一个回答:“敢于走出去做生意的人先富了,所谓无商不富,游商先富,这也是雁州人祖辈留下的宗旨和信条。”

    “你是雁州人?”铁馨疑惑地看着叶全,叶全是南人北像,身材瘦高,鼻大眼小。

    “是啊,土生土长的雁州人。”叶全答道,他本以为铁馨会接着问他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但铁馨却不吱声了。

    这时荣锦说话了:“敢借钱的、敢炒股的、敢借钱炒股的先赚了钱,总之是敢字当头,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人先赚到了钱。”

    燕红虽不是专业财经记者,但对如何积累财富也是十分关注和钻研,新闻学毕业的她十分严谨,很有学术范儿的答道:“中国目前高收入阶层主要有:部分私营企业业主、三资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的中方高级雇员。根据全国工商联近年的抽样调查,私营企业业主平均年收人为5万元。部分私营业主年收入高达数百万元,个别的上千万元。这里说的部分个体工商户……就是你们了。”

    铁馨撇了一眼叶全,白皙的手指在众人眼前画了一道彩虹,然后指向眨巴着小眼睛的叶全:“是他们,不是我。”

    叶全苦笑了一下,回应道:“我们老家的人读书少,起步早,我十四岁就跟叔叔出来做生意,是赚到了一些钱,但不能保证以后还能赚到。我们确实不怕吃苦,但有时不是吃苦就能赚到钱的,都是靠朋友帮,靠老天赏。来来来,我代表部分个体户敬在座的朋友一杯。发财靠大家,大家一起发哈!”说罢举起酒杯,把里面闪着银光的酒液一口干了。

    “读书少就应该补上,起步早也不代表一定要读书少;人活几十年,不能就为赚钱而活着。”铁馨说着,举起酒杯,喝了一小口,高傲的额角闪着年轻女子肌肤特有的光芒。

    在心爱的女子面前,本应谦让一下,装装怂,可叶全却不喜欢这样,他明显不同意铁馨的观点:“馨馨,你读书一定比我多,眼光也看得远,但我们比你们更现实,在现实中,没有金钱真是寸步难行,有时想帮助别人都不行。”

    “这么快就叫昵称了?南方人见女孩都这么叫吗?”燕红打趣道,

    “没关系,店里的员工都这么叫我。”铁馨倒是毫不在意,注意力依集中在话题上。

    “我也是农村的,家里人现在还在那里,他们没有什么钱,但也在尽力做好事,守护着那片土地,只要想过得好,不一定要四处漂。”铁馨话里有话,显然和叶全针锋相对。

    “来,我们一起敬一下两位改革开放的先驱。”荣锦打了下圆场,想缓和有点紧绷的气氛。

    “先驱的下一步有可能就是先烈!”铁馨看起来也不买荣锦的帐,

    “先别管先驱还是先烈,咱们先喝一口!”燕红说完拍了下铁馨的手,后者也只是把酒杯放在嘴边沾了沾。

    荣锦喝下一口酒,把酒杯墩在桌上,开口说:

    “不管怎样,只要是辛苦赚到的钱都是应该的,但我感觉有一些人发的是不义之财,这十几年,有勤俭致富的,也有浑水摸鱼的,有敢于负债经营的,就有腆脸不还借款的。如果金融秩序不规范,诚信经营理念不建立,经济不会真正好起来。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按照“劣币驱良币”的法则,就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干不过假冒伪劣的……..算了,不说了,喝酒喝酒,今天叶总的酒菜可真都是好酒硬菜啊!”荣锦意识到今天当着铁馨的面说这些不太合适,还欠着银行贷款的叶全听着也别扭,就打住不说了。

    叶全暼了一眼荣锦说道:“这次接手金鼎商厦,背上了贷款包袱,天天被荣大经理催,我真的感到压力很大,寝食难安啊。”说着拿起一只鸡腿,慢慢找着下口的角度,动作谨慎小心,最后还是放下了,说道:“不过,我还是讲信用的,这几年,经济发展这么快,我们那边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大胆地负债经营、大规模地进行资本运作了,前提就是信用环境,那边的人乡土观念很重,乡里之间很讲信用,如果有人不讲信用,就会被永远从乡亲圈开除。我收购金鼎商厦的钱也是家族和乡邻集资的钱,以我的名义收购而已,日后我连本带利一定要还的。”说到这,叶全想了想,补充说道:“至于别的债务嘛,在目前的情况下得缓一缓。”

    铁馨端着酒杯,透过杯子的折射看着叶全,叶全在里面的样子有点古怪。

    “不讲信用,互相欺骗,到最后就没法做生意了,吃亏的还是自己。”铁馨说着,眼睛依然盯着杯子。

    荣锦惊讶地看着她,内心已经被这一席话引起了共鸣,但嘴上故意不认同:“不是吧,不都说勤劳就能致富吗?”

    铁馨歪着头看着他,轻启朱唇:“勤劳能小康,但不能大富。你看,咱们中国人多勤劳啊,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了吧,但却不是最富裕的,我们起早贪黑赚的只是小钱,人家吃喝玩乐照样赚大钱,为什么呢?两个字—-失信,我们之间太缺乏信任,都在耍心眼儿,算计、防范别人,勤快劲儿都搭在这里头了。比方说,我们眼镜经销店和顾客之间,不但交货慢,而且顾客必须先交全款定金,因为我们去进货必须是全款,即使把跟客户签的的订单给厂家看,即使是多年合作,他们也要全额预付款,他们没有流动资金吗?不是,就是不信任。这就是你们雁州人,看来雁州人对自己人坚定信任,对非雁州人是坚决不信啊。”铁馨又把话锋转向叶全。

    “这只是在眼镜业,其他行业更是这样,建筑业三角债已经非常严重了,互相之间根本没有信任,本来十吨水泥可以一车拉过去,非要两吨两吨运,一次一收钱,成本增加,效率降低。”荣锦在一旁补充道。

    燕红夹起一箸五彩拉皮,放到自己的餐碟里,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舍不得吃,也好像在思考着什么,稍一停顿,她才说:

    “表面上看是缺乏信任,其实除了钱,缺乏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信仰,才能建立真正的相互信任。信仰就属于精神层面了,这些年民众缺乏信仰,高雅的文化作品少得可怜,低俗的文化快销品充斥市场,人们似乎除了拜金,什么都不拜,也不知这样下去会怎样。”

    四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每个人内心都认同这一点,但又一时无言以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