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风起2005 > 第600章 意外的访客

第600章 意外的访客

    詹妮弗如此有信心,马凉当然是很高兴了。

    毕竟下属越能干,他才能更好地当甩手掌柜,只不过有一点细节他倒是要提醒一下。

    “募资目标一开始倒不用设得那么高,最关键是必须和lp们提前讲清楚咱们的要求!”

    马凉身为重生大佬,做别的不一定行,但做投资肯定是有先知先觉的优势。

    至少在未来的十几年内,这个优势不会丧失。

    所以他如果玩私募基金,保证投资回报肯定是没问题的,甚至还会有很好的业绩。

    所以在这种必赢的情况下,对lp(出资方)多提点要求就再正常不过了。

    他虽说缺钱,但也没必要上杆子去舔那些大资本,爱投不投。

    詹妮弗听完就懵了,玩私募还能有什么要求啊,业内的游戏规则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大多数私募基金都是差不多的运作模式。

    她不禁好奇地问道:“boss,究竟有什么特殊要求呀?”

    “年管理费5%,carry30%。”

    马凉轻飘飘地回了一句,仿佛就像在说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

    詹妮弗闻言当场就惊了,她压根没想到老板竟然会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

    这样搞的话,那募资难度简直会成百倍的增加。

    要知道在通常情况下,私募基金管理人(gp)的收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管理费一般为基金管理规模的1%-3%,与投资收益无关,基金成立后每年都可收取。

    而carry则是私募股权基金的核心激励机制,反映了基金管理人(gp)和出资人(lp)以及gp内部之间的关系。

    最常见的模式是“2%+20%”,即一只基金在投资期时,lp支付给gp每年2%的管理费。

    等存续期满后,基金回报达到了事先约定的底线,gp则将本金返还给lp,然后还可以分走基金利润的20%。

    这20%的提成,就是gp的carry奖励部分。

    所以听得马凉居然每年要提5%的管理费,而且还要30%的carry,詹妮弗一下就没了募资信心。

    如此苛刻的条件,在全球创投圈都找不出几家风投机构敢这样操作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真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募资,说不定一分钱都募不到。

    詹妮弗原本还满腔的雄心壮志,打算大干一场,可等听完要求后,真是一点儿想法都没了。

    于是她苦着一张脸抱怨道:“boss,这个要求也太高了,没有几个lp会答应的。”

    管理费倒还无所谓,主要是carry的标准太高了,哪怕定为25%她都能努力争取一下。

    可30%属实太夸张了,这相当于要从收益里分走一小半呢。

    “你别着急啊,我还没说完呢!”马凉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自己说的标准有多夸张,跟着便解释道,“我这么定是有原因的!

    因为每一期私募基金,咱们【大风资本】也同样会出资30%。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相信那些lp们会明白的。

    只要这样去操作的话,我所提的要求就一点儿也不高了。”

    一般情况下,很多风投机构都是拿人家的钱来玩投资的,即便亏了本质上也不用负太大的责任。

    就算摊上了诉讼官司,也不可能还得上人家lp的本金。

    想要gp赔钱,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lp对于gp也会提出很高的投资回报要求,毕竟钱扔给投资机构去玩创投,风险也是很大的。

    所以很多知名投资机构虽然投出了一个又一个独角兽项目,在超高倍的利润回报里也只能提取20%的分成当做自己的收益。

    剩下的80%,那是属于lp的。

    那些在创业者面前人模狗样的投资大佬们,其实在出资的lp爸爸面前啥也不是。

    谁让你是拿着人家的钱在玩投资呢,先天就要矮人一截。

    而马凉则不同,他有先知先觉,做投资根本不用担心亏钱的问题,只是想从lp那边借到更多的资金去把项目捧出来。

    所以完全可以自己也出资一部分投到私募基金里,大家平等相处、共同进退。

    这样一来,那些lp们自然会感觉更有保障。

    毕竟要赚大家一起赚,要亏一起亏,马凉总不至于连自己的钱也坑进去吧,也就会认为你做投资必然会更加用心。

    毕竟在lp眼里,【大风资本】愿意这样操作的话,信任感立马就不一样了。

    也是因为创投圈发展了这么多年实在太乱,很多知名的投资人也就是表面看着风光,其实投资业绩一塌糊涂。

    尤其是国内的风投机构,动不动吹嘘“年化收益率高达70%”。

    实则投过的项目没几个跑出来的,甚至有的机构连投资的本金都亏没了,不知道坑了多少lp爸爸们的钱。

    所以哪怕是放到国际上,10年内能给lp创造3倍以上的投资回报,都绝对称得上是超一线机构。

    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可即便如此,还是有无数人参与进来。

    只不过被坑得多了,lp自然也不会一直那么傻。十几年后行业普遍潜规则都是要求gp也跟着lp一起出资才行。

    否则人家lp鸟都不会鸟伱,更别提把钱扔给你玩了。

    但就算lp提出了这般要求,也没有多少投资机构敢做出马凉一样的承诺,能跟着一起出资10%都算优秀了。

    如今才2008年,马凉敢喊出30%的出资比例绝对是独一份的。

    既然老子也一样出钱了,还能保证你lp的收益率,那多分成一些不是很正常么。

    这就是他的底气,谁要是接受不了这点,自己个儿一边玩去。

    马凉耐心解释一番,詹妮弗瞬间就明白过来,只不过对于如此冒进的策略,就又忍不住担心起来:

    “boss,这样操作的话,咱们自己的风险会不会太大了啊?”

    身为【大风资本】的执行总裁,她十分清楚马凉玩私募基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就是想着所投过的项目,在后续几轮融资的时候能容易一些。

    特别是上市前后,能有充足的实力能够捧上去。毕竟股价是涨还是跌,都需要资金去引导的。

    只要【大风资本】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一方面能帮助那些创业项目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则能让前期投出的资金提前套现退出。

    因为资金要不断滚动起来,才能实现更大的收益。

    毕竟单个项目的体量是有限的,哪怕回报的倍数再高,只要投出的本金不够多,其实总收益也就那么一点儿。

    所以成立私募基金,【大风资本】就有了更强的资金实力,在资本运作上就有了更大的进退空间。

    但詹妮弗不明白马凉为何如此激进,竟然愿出如此高的比例。

    承诺一起出资这件事本身没毛病,毕竟这样更有信任感,募资起来更容易。

    但能出个10%,都已经算是业内翘楚了。

    即便亏损也不会影响【大风资本】的基本盘,为何要出30%那么多,简直是失去理智了。

    这样不仅限制了自己的资本运作空间,也增加了【大风资本】自有资金的投资风险。

    创投圈内绝对没有任何一家投资机构敢这样玩的,除非是疯了。

    詹妮弗都感觉老板是不是因为投资itter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所以有些飘了。

    她必须要劝上一劝,让boss打消这个念头才行。

    结果马凉仍是一副云淡风轻地表情:“放心吧,我自有考虑。且铆足了劲去募资便是,不用怕到时候咱们会兑付不了。

    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光是itter上市前咱们就还能跟投一笔大的。

    而且那些小游戏公司,将来都可以用钱快速砸出来。

    即便不可能每家游戏公司都运作上市,大不了就像zynga一样,也卖给itter便是。

    多的不敢说,至少

    如果没点底气,马凉不可能开出这么夸张的条件,就是因为他手上还有一把好牌呢。

    再说了,【大风资本】从创建以来,投过的优质项目还多着呢。

    有一部分是他提前安排的,另一些则是詹妮弗自己莫名捡回来的,其中不乏独角兽项目。

    就光是那些独角兽项目,就足以保证私募基金的收益了。

    更何况将来还有好几个超级独角兽项目等着他去捡漏,虽然比不上itter,但也是数百亿美金市值的主儿。

    有这些底气在,哪还用担心还不上lp的钱啊。

    听了马凉的解释,詹妮弗也只能应承下来:“好吧,您是老板,您说了算。”

    也是一起共事很长时间,她才有了莫名的信任。

    毕竟马凉安排【大风资本】投出的项目,可比詹妮弗自己捡回来的项目表现要好太多了。

    不过这样一来,詹妮弗对募资又再次充满了信心。

    甚至乎她已经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把

    毕竟独一份的优厚条件下,加上【大风资本】如今的声威,没道理那些lp们不买账的。

    别的不敢说,至少那些投过itter的资本大佬们肯定会愿意出一笔钱投到【大风资本】的

    能和马凉一起吃肉,而不是只跟在他屁股后面喝点儿汤,谁又会不想呢。

    私募基金的关键细节就这样定了下来,马凉又认真吃起了早饭。

    满以为工作上的事情告一段落,自己又可以带着江大学姐四处游玩,没成想詹妮弗依然没打算轻易放过他。

    “boss,吃完早餐您可别想着逃啊!”

    “又咋了?”

    马凉忙抬起头,很是纳闷地问一句。

    詹妮弗莞尔一笑,跟着便解释道:“dst基金的两位创始合伙人前来拜访,说是想和您单独见上一面呢。”

    “dst基金?”

    这下子连马凉都感到意外了,这些老毛子来找他干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