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乱臣贼子志 > 第十二章 馥香娘子

第十二章 馥香娘子

    当先一人,是个女将。生的柳眉杏眼、白净面皮,年纪不过三十几岁。

    胯下一匹乌云踏雪马。那马头至尾,约一丈。蹄至项,足八尺。

    腰间系着赤锦绶,锦绶上右悬着一把环刀,云纹的鞘、回纹的柄、火纹的镰、卷草的托海。

    手持老大一张顽羊角弓,角面连靶足有七尺长。

    背后一个牛皮箭袋,箭袋里少也有百十只支赤茎白习的飞凫箭。

    凭其坐骑、兵器,尹亮已知这女子不凡。

    及至看清她腰间赤锦绶下那块腰牌——百璜的玉牌,

    除了皇汾二十六位超流绝等的飞仙,就连亲王、公主也不敢配百璜玉牌。

    尹亮拉起魏狗儿就走,连一句话都不敢跟这女子多说。

    魏狗儿岂是知死活的人?

    他不认识飞仙,只看到蒙古人将要踏过石门,而且是成群结伙、持器驾马的准备踏过石门。

    他念念不忘的娘曾几百次叮嘱他:

    “庆王曾有言,石门失,皇汾无宁日。”

    “我们边墙卫驻守此地,正是为了保卫石门,抵御蒙古人。”

    “除每年七月十五,也就是你生辰那日,许他们解兵下马,过石门祭拜谷山一日。”

    “其他任何时候,蒙古人不得踏过石门半步,违者杀不赦!”

    魏狗儿甩开尹亮,一手攥着石头,大踏步到了蒙古女子面前,杀气腾腾的说:

    “蒙古人不得踏过石门半步,违者杀不赦!”

    蒙古女子压根没有理会魏狗儿,她先是盯着尹亮瞧了会儿,又抬头看看被大山埋葬的边墙城,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冲尹亮拱了拱手,随后张嘴,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

    “赵将军何在?”

    “岭北馥香求见。”

    看到那块腰牌时,尹亮就知道她是馥香娘子了。

    馥香娘子,蒙古岭北部的首领,亦是二十六飞仙中排行末尾的杀仙。

    馥香娘子表面已经归顺皇汾,可蒙古人归而复叛、叛而又降的事儿,尹亮见得太多,所以她从来不信任蒙古人。

    于是更不答话,径直过来拉魏狗儿:

    “走!”

    魏狗儿一把打开她的手:

    “猪狗们定是上山打猎,扔下了城池不管。”

    “如今只好由我守城,我怎么能走?”

    馥香娘子也不理会魏狗儿,跳下马来,又问尹亮:

    “我认得你,你是赵将军护心兵尹亮。你既然在此,想必赵将军也在左近。”

    “你怎么不答我话?”

    待她下马,尹亮看清她身形,更觉惊异。

    她的身长也有七尺左右,但体态却和蒙古女子大不相同。

    蒙古人以牛羊马之肉、奶为食,故而生的粗壮。她则瘦纤纤,尤其走起路时,袅袅婷婷、弱不禁风似的,让人绝难将她和“杀仙”二字绝联系到一处。

    只是她那双臂膀长过常人,直垂过膝。而且极其柔软,如若无骨。

    汤臂三肘,是谓柳翼!

    她这一双如若无骨的臂,又何止三肘?

    如此柳翼,使上那样大弓,绝不是小可的。

    尹亮拉起魏狗儿,没头没脑说了句:

    “告辞!”

    魏狗儿不动,死死盯着馥香娘子:

    “滚开!”

    “我要守到猪狗们回来!”

    尹亮也是急了,指着大山喊:

    “你还守什么!?城池都没了!”

    他一拳打在尹亮脸上:

    “关你什么屁事!?”

    “不过两块落石,大不了挖开就是!”

    “阴山上落石常常有,凭它再大的,我们也能挖开!”

    尹亮气的直摇头:

    “天底下可有山样大的落石!?”

    虽然气愤,但不敢再去拉他,又不能扔下他不管,只好陪他一起站着。

    因着一番拉扯,破袍被扯开了。

    他也不管,一动不动的,死盯着馥香娘子。

    馥香娘子没有过石门,他谨遵他娘教诲,绝不冒然攻击。

    可瞧馥香娘子的架势,随时有可能过石门,他更要谨遵他娘教诲,保持警惕。

    所以他是绝不会跟尹亮走的。

    馥香娘子见尹亮不答她的话,却去跟一个满身血污、衣衫不整的小厮拉扯,这才好奇的将目光落到魏狗儿身上。

    看看魏狗儿,再瞧瞧大山,又想想魏狗儿刚才那几句话,馥香娘子露出一个高深难测的笑来:

    “你是边墙人!”

    “我听闻瓦剌集结十万大军进攻边墙城,打的两败……”

    “杀仙!”尹亮赶紧大声打断她的话:

    “请留步!”

    在杀仙面前,尹亮不愿生出事端。

    而这魏狗儿无忆无识的时候都已经杀气腾腾,若让他想起边墙城死无孑遗的事,定要闹个天翻地覆。

    馥香娘子未听劝阻,还是迈步过了石门,她是想走近些看看魏狗儿。

    魏狗儿哪管她是谁,对准她就扔出了左手的石头:

    “蒙古人不得过石门半步,违者杀不赦!”

    他左手扔石,身如满弓,被扯开的破烂圆领袍就遮不住身体,恰露出左胸处那个拳头大小的洞来。

    馥香娘子一眼看到魏狗儿胸口的洞,瞧也不瞧石头,只是轻轻抬起左手,便抓住了即将擦着肩膀而过的石头。

    脸上难免因为胸口的洞而惊异,却绝口不提,只是语气淡然解释:

    “你难道忘了?今天是七月十五。”

    “边墙卫指挥使王凯之,许我们蒙古人每年七月十五祭拜谷山一日。”

    经她这样一说,魏狗儿脸上杀气退散,因为这是实话,他娘也这样说。

    但随即又握紧拳头:

    “许是许的,先要解兵下马。”

    馥香娘子立刻退回石门,将大弓、箭袋、环刀逐个解下,递给身后的蒙古骑兵。

    接着打个手势,蒙古骑兵闪过一旁,果然后面都是牧民,而牧民手中皆捧着熟肉、野果、香烛、纸钱。

    见魏狗儿已经首肯,馥香娘子命牧民们步出石门,去祭拜谷山。

    她则缓缓走回来,笑眯眯的盯着魏狗儿:

    “你年纪尚轻,或许不知道。”

    “你们奄王、兵仙和王指挥,都曾与我岭北部有恩情。所以往日里,蒙古他部对你边墙城攻伐不止,我们却是未出过一兵一卒。”

    “更何况,你边墙城中代醉之妻冯玉,与我自幼相识,更对我有活命之恩,如我亲姐儿一般。”

    “因此上我们虽身处两国,实际却是一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