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凉州南 > 第四章 十重境界

第四章 十重境界

    在王府上待了几日,张宁天天和赵光启、赵婉茹混在一起。凉王府家教甚严,平时赵光启哪有这么好的玩伴,王府里来来往往都是办事的,见了他都得行礼问好,拘束的很。张宁来了可好,两个人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就差搂脖子拜把子了。连带着赵婉茹也借机偷闲几日,功课都没怎么做。不过还好,到底是姑娘家,岁数也大一点,自然不能和两个混小子爬上爬下,不过确实是自到凉州以来少有的轻松日子。

    这天早上,张宁早早的起来,胡乱收拾收拾,就要去找赵光启。曲曲折折到了赵光启的小院,探头探脑一看。赵光启正在院子里扎马步呢。

    凉王本是朝中有名的武将,当世少有的将帅全才,五年前攻打突厥就是凉王挂帅。可谓是既可运筹帷幄千里之外,又可提枪上马纵横疆场。因此赵光启也小小练武,每天早上鸡鸣起床,先习武一个时辰再去做事,已经是凉王府的规矩了。就连赵婉茹也会几下拳脚功夫,等闲三五人近不了身。

    赵光启眼见张宁来了,满脸欣喜。不过却是一动不敢动,因为凉王曾说过:武夫习武,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习武之时不可三心二意,若是泄了气,就要挨板子。故而虽然心痒痒,却也不搭理张宁。

    张宁绕着赵光启转几圈,也跟在赵光启身后,一招一式跟着比划。赵光启一看张宁跟自己练拳,越发得意了,平时还有怠慢,现在每个套路动作都做得标标准准,要让张宁看看,到底是小孩子心气。

    就在两人快练完的时候,凉王和张诺说笑着来到门口。两人这几天讨论凉州事物,已经是非常熟悉了。

    张诺是随遇而安名士风采,凉王也是谋略一方的大才,两人也是相见恨晚,颇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见两个孩子练拳结束,张诺遥遥冲张宁喊道:“小宁,雍凉书院的房子已经收拾好啦,去把你的东西整理好,我们去书院了。”

    凉王挽留道:“先生不再在府上住几日,赵明也好尽尽地主之谊。”

    “王爷此番对诺一家已经极其照顾了,怎么还敢叨扰王爷,而且诺也想尽早去书院看看,领略领略西凉名士的风采。”

    “既然先生已经有安排,那赵明就不挽留先生了,只盼先生能多来家中,两家也多多走动。”说罢又对赵光启说道:“光启,去帮小张先生拿东西,也去先生家认认门,过几天你们就要去先生门下学习了。”

    两人告别了凉王张诺,走在王府中。张宁悄悄问赵光启:“殿下到底有多厉害啊?”

    赵光启也略带得意的说道:“你别看我小,给我个趁手武器,五六人进不了身。”

    “那殿下岂不是也算武林高手了?”张宁羡慕的说道。

    赵光启摆摆手:“我还差的远呢,我连个三流高手都算不上。”

    “三流高手?”张宁疑惑的问道。

    赵光启解释道:“天下武学境界大致可分九层,据说武学最高还有十层,不过已经好久没听到这种级别的超级高手了。像我们这种扎马步练套路,是所谓的外练,为了打熬筋骨,发挥身体的潜能。可以叫做武夫。另一种叫做内练,是以自身为鼎炉,修炼内丹反哺自身,我们叫做练气,这算是武学的两种方式,天下习武之人大都是这两种。”

    “那哪一种厉害呢?”张宁赶紧问道。

    “两种方式并没有高下之分,都是越到顶峰越困难,像我父王就是八层高手。”赵光启得意的说道。

    “原来如此啊,没想到凉王原来是八层高手,我听说他可是我大齐排名前十的高手呢。”张宁挠挠头笑道。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张宁倒是从赵光启口中知道了不少“江湖事”。赵光启的江湖故事可比藏着掖着的老马大方多了。

    从王府告别,张诺一家人,加上赵光启赵婉茹两姐弟,几个王府侍卫。一同向学府街走去。张诺新买的宅子就在学府街上,是老马这几天去准备的。

    学府街靠近凉州城城南,雍凉学府就坐落在这条街中央靠北的一方院子里,学府街两旁多是民居,大多都是讲学先生住的。所以其实老凉州人把学府街也泛指雍凉书院了。

    小街不长,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走完。修的倒是规整,青砖铺地,两侧房屋可谓鳞次栉比。小街东头立一个牌楼,上书“明德博识”四个大字,背面又写“春华秋实”,是雍凉书院上上任山长李老先生所留。李老先生是凉州有名的著名学者、经史学家、诗人。因学高望重,被推荐为陇上耆儒,前朝皇帝曾下旨授予国子监学正衔。他的故居就在牌楼西边一点,不过现在宅子里已经没人居住了。

    老马买的小院还得再往西走一小段,院子不大,好在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三人合抱的样子,三四层楼高,估摸着得有些年岁了。老马看的心喜,也没咋讲价就订下了,还被张宁埋怨了几次,说老马被人骗了。这几天已经带着王府下人打扫妥当,算是可以拎包入住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