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定

    七月的风,八月的雨,总有人能打扰你的心情,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这两年在扬州的发展也谨小慎微,每走一步都三思而后行,从他清醒的那一刻开始交趾就是他的第一选择,史笔告诉过他,中原从来没有从南往北统一过,但是和他没有关系,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活下去,不受世家大族的约束,在他有限的历史记忆里交趾是他唯一的选择。

    九叔,城中还有那些大族?

    朱潜将斟满茶汤的杯子送到朱九面前,开口问道

    朱九端起茶杯在鼻尖轻轻嗅了嗅,浅酌一口。没有急着回答,朱潜也不着急追问,朱九总是这样,回答问题之前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想清楚,尽量做到不说废话,这也是朱潜最满意的地方,作为一个工科狗,废话越多的资料就越没有价值。

    交趾城小,城中大户远不如其他洲郡,前太守及其属官基本被梁龙杀了,侥幸逃脱的也不敢再回来。

    早在我们来之前城中百姓就被搜刮过,我们围城时城中叛贼缺粮又被盘剥过一次,剩下的大族大多都与梁龙有些关系。

    家主入城以后原本打算以安抚为主,安民告示都已经贴了出去,不是您说想要留在交洲吗?为了不给您留隐患,又将城中余孽清理过一遍,不然仓库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钱粮,现在城中都是军族和俘虏。

    前后经过两次兵祸,城中百姓早已提心吊胆,天晴以后军队去城外驻扎吧!朱潜道。

    这个可能不行,前军司马跟着家主去了苍梧,后军司马接手城防事宜,剩下两都人马留在城中看守俘虏,没有家主调令,他们不会移防。

    祖父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朱清,和朱白跟着家主走的,跟随家主一起的还有郁林,苍梧,合浦三位太守,当时我在接手城中库房,所以并不清楚。

    少君可以问问喜子,朱清管家应该告诉过他。

    今早喜子带人去了武安县,前些日子分了些俘虏去那边修葺房屋,唐浩昨日来信说那边粮食不多了。

    少君,您接下来有什么安排!这场仗打不了多久了。

    您不是一直好奇我的十二卫为什么不在我身边吗?

    在我们出征之前十二卫就和周峰去了洛阳,皇帝不是公开卖官鬻爵吗?我让周峰想办法把交趾太守买下来。

    周峰能行吗?他现在不过还是白身,文武百官能同意吗?

    别人可能不太可能,周峰还是有机会的,他老师是大儒郑玄,又是庐陵周家的旁支,至少也算世家之人,加上交洲离中原太远,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可有可无。

    加上交趾新乱,世家肯定不会让自己嫡系子弟发配到如此偏僻的地方任职,周峰的家世本身就有七成机会,加上他们此次带去了八千万钱左右,一级一级的买应该也够数了。

    那些官吏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周公子的性子能行吗?

    从一开始我就没指望周峰能行,我要的不过是他的身份罢了!

    具体的事情由邓考去办,周峰只需要出面见皇帝就行,而且我也没打算走百官的门路

    少君您是想走十常侍的门路吧?

    九叔,您要知道,在信誉上或许阉宦比士人更加值得信任,很多时候读书人是没有底线的。

    周峰可是郑玄的弟子,士人和阉宦早已水火不容,您就不怕他会节外生枝?

    那就是邓考发挥长处的时候了,让周峰一起去是让他自己知道,他的地位是怎样提上去的,是要让他记得,他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失败的可能,交趾初定,其他人可能都看不上,但是我们也要防着交洲其他郡的氏族打交趾太守的主意,我们现在的优势在于提前行动,只要能把祖父拖在交洲,就不会有不长眼的人打交趾的主意。

    我也做了两手准备,最坏我们也要拿下,武安,曲阳,定安,三县之地。

    九叔,未来几日辛苦你把城中俘虏拖家带口的人都挑选出来,送往武安县,让他们每人带够半个月的口粮,晚上我会召集无忧军,和无影军开会,让他们押送过去,唐浩会再那边接手,按在扬州收容流民的方法执行。

    是,少君老奴这就去挑

    九叔!我说过很多次了,别老奴老奴的叫自己,你和清伯和白伯一样都是我的长辈,我真的不需要靠称呼来拔高我的身份,你也清楚我最讨厌那些繁文缛节,祖父那边我不敢管,以后你到我这边来,没必要这样,我喜欢随性一些,这样我们都自在。

    少君您说的是,能在朱家当下人是我朱九前世修来的福分,太夫人宅心仁厚,对下人是及好的,家主也是将我们当自己人,到您这里就更有过之,我家的几个小子,您都能当兄弟相处。

    但是,少君!今日说道这里我也想说您几句。

    主家再好,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我们世代都是朱家的奴仆,如果我们不坚持,以后的小子们就会忘了尊卑,就会生出骄纵之心,长此以往,主家的威严何在?

    朱潜此刻的心理非常震撼,他开始认真打量眼前的汉子,汉子五十岁左右,身高八尺有余,一身灰布袴褶,头戴灰色帢帽,常年经商身体有些富态,面相相对普通,眼睛炯炯有神。

    端跪坐于对面,虽然实为家奴,但此刻看起来确睿智从容,这是太祖母的左膀,跟着太祖母一起打理朱家产业,很早就被赐予主家姓氏,他的儿子是朱潜自小的玩伴,这个时代称为家生子!太祖母去世以后,祖父无时间打理朱家产业,一直都是他和右臂朱七一起打理。

    直到两年前朱潜接手了部分朱家产业,祖父将朱九划给朱潜当辅助,朱潜一直将他当做工具人,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在一起沟通过。

    朱潜轻柔的放下手中杯盏,认真整理仪容,站起身来立于朱九面前,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靠前推。

    九叔,潜受教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