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惊闻妖兽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九窍”指九宫之诀窍。“邪”是指一种不常见的现象,昔人称为“邪术”,今人称为“特异功能”。是说遁甲趋避方法,是用“九宫式”而非“六壬式”(二式皆有趋避说)。既用九宫中的诀窍可产生隐遁作用的邪术。其方法有三个要点,重在天盘中的乙丙丁三奇。《遁甲统宗》曰:“时下得乙者为日奇,凡攻击、往来者,逃凶者,宜从天上六乙出,则恍惚如神,无人见者”。“从天上六丁而出,入太阴而藏,敌人自不能见也”。凡攻伐,宜从天上六丙出,挟威火,故类王侯”。又有“急则从神缓从门”之说。

    有《秘藏六阴洞微遁甲真经》上中下三卷,是宋代写成的“法奇门”专著。在有关《遁甲》古笈中,也有不少的符咒异说,前人早有认为邪僻不经者,或只从其数理部分,神学之类皆弃而不用。如《奇门一得》《奇门元灵经》《奇门法窍》《奇门阐微》《奇门心悟》等等皆是。

    奇门数理趋避之要,在于自为”主客“。即测得利于为主者,则后动,是为“后发制人”。测得利于为客者,则先动,是为“先发制人”。是以静为主,动为客。测得其机,则按机行事,动静可以由人。总之,此节是阐述趋避之法,书中不乏记载。此一传说神秘文化史料,未必尽是荒谬空谈。

    (六)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此节仍是遁甲格局又一举隅。《烟波钓叟歌》曰:“丙为勃兮庚为格,格则不通勃乱逆”。又“甲加丙兮龙回首,丙加甲兮鸟跌穴”。甲为木,丙为火,火生于木,即生火者木,初则火势渐升,光耀照人,原为吉象,继则木被火焚,象奸生于国,时机至而生变动,国必溃败之象。谓得此局,必先吉而后凶,知此奸臣当道,不宜从政,隐居修炼,如老子过函谷关,张良随赤松子游之类,可谓圣“知时”也。解者因有“知之修炼谓之圣人”之句,遂误解为道家修炼之术,而不顾“奸生于国,时动必溃”之联贯。其附会显然。

    (七)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也;万物,人之盗也;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此节论述布局后进行判断有三个重点,叫做“三盗”。是盗窃天机奥秘的重要点。“天生天杀,道之理也”。《遁甲大全》说:“凡占吉凶,首重九星,以九星是天盘,吉凶由天故也”。这就是天生天杀的道理。“盗”即是偷盗的盗,与“贼”之明取不同。贼为明取,盗为暗偷。皆指窃取天机奥秘之事而有明暗两个方面。“五贼”为天干五行,明显排布于天盘九星遁甲式中,一见而知。但“三盗”必须通过相当的思维过程,才能作出吉凶的判断。奇门重天盘,“三盗”又是重要部位;即一,天盘直符宫。二,人盘直使宫。三,地下符使宫。直使为事之先应,直符为事之结果,地下符使则属符使之后援。遁甲布局容易,判断颇难,八方四层,八卦九星,八门九宫,八将十干,错综变化,茫然无头,不得要领,难免迷惑。《奇门统宗》凡例曰:“奇门占法,要分动静之用,静则只查直符直使时干,看其生克衰旺如何?动则专看方向,盖动者机之先见者也”。由是可知,《阴符经》所言“三盗”,实包括动静二用,物我两项。“天地,万物之盗”。“人,万物之盗”,三者一致,即天地人皆为“万物之盗”与“万物、人之盗”二者对应。归总只是“物、我”二者。“三盗”实属“万化生乎身”内容之展开落实而已。

    今用遁甲式阳遁一局,甲子日丙寅时为例,以明盗窃奥秘之三个要点。

    由此图可以明白,天地人,既可指天地人三盘八方,作为占法“动用”之信息场体,又可作天地人三盘中天盘直符宫,地盘(地下)符使宫,人盘直使宫等三宫作为占法“静用”之信息场点,即“三盗”之三盗点。

    此图中层是八将盘(或称八神盘),二层是天盘。三层是人盘。外层是地盘。此局坎宫天蓬戊为直符落艮八宫,休门为直使落震三宫。地盘坎一宫是地下符使之宫。此天上直符天蓬水星,人盘直使休门也属水,地下符使宫坎也是水,此天地人三盘属性一致,与其对应之落宫相敷,则其或生或克则又不一,而十五之机寓于此。故曰:“天地,万物之盗也”,“人,万物之盗也”。合而言之,则“天地人,万物之盗也”。相对面则为“万物,人之盗也”(因天性人也,人即代表天地之性也)。即符使所到宫为事物之机应,以代表万物”。“万物”与“人”相对应,互盗其机。故可从生克制化之理性思维与八卦之形象思维相结合揆测万事。

    “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是说动用三盘八方,和静用符使三盗,都相生相宜,而天地人已安祥无虞了。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故曰”是承前而发。谓既得三盗相宜(静用),三才也安祥(动用),就象按时进餐一样,是合符生理,所以要掌握时机,纵他变化万端,也能得到平安。关键在一个“时”字上。甘氏《奇门一得》所谓:“万事尽包一局明”。前节举凶格,本节论吉象,层次鲜明,阐述精透。

    (八)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此节承前节吉格凶格,从神从门趋避之妙而言。谓“急则从神”趋避妙,人皆知其为“神”之神妙,但“缓从门”是数理天机之应用,不用神道符咒等说,仍有神妙之功效,其所以然则人不能知也。故曰: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