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问修 > 第三十一章 螳螂捕蝉

第三十一章 螳螂捕蝉

    齐珠道:

    “你会如何对待皇兄?内库这些年我们已经是各方满载了,难道还要赶尽杀绝吗?”

    彭障道:

    “皇后一心要扶助太子上位,想必后氏不会对其如何吧,只要顺从不会有性命之忧!”

    二人密谋,待万事具备,后氏松懈之时。待大皇子归来,取而代之!原来二人是大皇子派系,心思各依,假意迎合相助皇后,其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那个所谓列之大哥嫂管家太傅,却是乐的起见,敛财起意。当真是情不知所起、君王权谋、因果循环、往日旧恨与新仇今一朝爆发。

    南山大营内;一副将正在据理力争,却被几大队的参事口诛笔伐,吐沫星子淹没了。

    正是那日中原之战的樊哙手下先锋吴敌。目前被提拔为樊老将军的副将,亦是樊老将军不在之时能够号令军队之人。

    但目前看来,反对之声的另一方则是军中参事车旦,集合其他参知形成了两方对峙之势。这车旦话说是皇后和彭障一丘之貉之人。资历尚浅的吴敌,眼看有些压不住这群言辞犀利的老谋深算之人。

    犇、樊、曲、西娘、纵马直入军营大门。

    正吵闹的众人分成两队,剑拔弩张,但听车旦道:

    “吴敌小儿莫要仗着军功之高,阻挡于我等另择明主而栖。良禽均是如你一般食古不化,那励王已经大势所去。尔等所谓忠君爱国不过是笑话!”话刚一出口却听一句话飘了进来:

    “那个瘪犊子玩意在这里瞎扯淡?”但见一行樊老将军健步而来......

    众人见之随即一见军礼。而闻此言和见老将军到来的车旦,仅仅微微一抱拳,不为所动。

    樊老两行人分开而立,也不说话。打量一番后,朝着牛犇一拜道:

    “军师!”

    这一拜众人惊掉了下巴,君不见将军给军师见礼,还是声明远播的樊老将军,那在军中可谓是众人心中的神话。连车旦也是微微一愣,心中不屑。

    “哪来的黄口小儿,敢在南山大营自称军师,不知死活。”立即心生一计,道:

    “樊将军莫不是老糊涂了吧?以您的资历,整个春秋之世还有谁人值得您如此重礼,厚待?还是早日放权交由我等统领,前去皇城汇聚,助新王登基吧!”

    心中YY的车旦,正愁没法完成相国和皇后交代的任务呢,就把这个老糊涂和黄口小儿交待在这里吧。樊哙亦是没有开口,但听牛犇道:

    “将军如何称呼?”

    “南山军皇城参事车旦是也。小儿报上名来,竟敢在此迷惑我南山将军,欺辱老辈年迈糊涂吗?”

    “扯淡?”

    “当真是明目张胆,人如其名。”牛犇饶有兴趣:“既然你有兴趣那就“扯扯淡”吧,看来是提前见识到来祸及南山军的后氏一系之人了。”牛犇出口道:

    “大胆!后命尔等三日内拿下南山军、汇聚皇城。尔等还在这里瞎扯淡,车旦你就是如此效忠与新主的吗?还是你人如其名,如此的不堪重用?”众人疑惑,但是并未插话。

    车旦更是疑惑之中更待紧张......没听说过皇后又派人来了啊?而且此人一来就是拜为军师,还带樊老将军。难道是依仗怕自己对付不了,来了个釜底抽薪?将信将疑的车旦道:

    “不知军师如何称呼?望下属并未见过、更未曾听说过。可怨这南山之地消息蔽塞,亦未听说皇后又派人前来?”一番回答不可为不老道,原来车旦其名虽与扯淡类似,但是对于大事还是颇为谨慎的。

    此时樊哙发话,道:“放肆!老夫难道不是证明?不能够证明吗?所有将士今日起随老夫拔营皇城。”说罢,又是一拜牛犇道:

    “军师,此车旦办事不牢、出师不利,但听如何处置?”

    牛犇面无表情:“军中之事但听樊老决定,吾只看结果。”

    “皇城危急,速速处理统一军心直随我前往皇城。”

    “是!”众人一愣,却口中遵循着老将军的命令。

    “来人啊,把这个车旦拉下去在斩了!”樊哙大声道。

    “啊?”

    车旦一个激灵:“将军,军师莫……”不带话出辩驳。樊哙道:

    “还等什么,来人速拉此人下去斩首示众,意乱我军心定斩不饶。”迟疑地兵士见状,不等众人反应立马把车旦拉了下去。

    正待另一派系之人求情之际,却听一阵嚎吼,咔嚓尸身分离,身首异处。

    宦海沉浮,螳螂之击?

    南山行营,君不见众人面面相觑。而吴敌亦是信以为真,正要出言相劝樊老之时,却见樊老手势直指道:

    “传我将令全军造饭,午后开拔!”

    小人们亦是虽不敢直面锋芒,驻足观望,随着樊老将军在此的下令。众人才堪堪离去......

    命令所到之处,兵士紧急集合。粮草不多携、束缚前行之辎重全盘抛却或者就地销毁。一时军心确有涌动,此行均是觉得异常。

    而樊老将军亦是不出相见,提升士气和战前训话更是无从谈起。众人若迷茫之军,行进之中漫无目的。

    军队一路默默前行,参事心思各异。而此时的牛犇当做无事一般和西娘携手一马、行至一若山,临水环绕之处,“其地烟霭万顷,幽篁千里。山林皋壤,牛犇举手示意樊、曲二人。随即命令,道:

    “全军停歇!”

    整歇之际,樊哙召来众将,吩咐道:

    “车旦一系站出来,分派任务前去皇城打探。将功补过,否则,死!”

    牛犇观之众人,面色有紧张者直接拉出,隐藏者不理道:

    “给尔等一立功之机,可谓是尔等之造化,车旦之过可以既往不咎。一旦新王登基,军中地位连升三级!”

    有些意动着表情带疑,不敢贸然向前。而被拉出之人均是面色激动以表忠心,牛犇甚为满意并且狠厉道:

    “若被吾发现胆怯不出之辈,入皇城后必禀明新王杀之!”而站出来之人心中,早已是攀附之心溢于言表,道:

    “我等必誓死相随!”

    带疑惑之人亦是一时难以抉择。牛犇怀中取出一物,又道:“此乃后之旨令!尔等接旨。”

    十之八九车旦派系纷纷下跪。而那些不便于也无法在隐藏之辈,也是均出来下跪接旨……

    一看之下竟有十五六人皇后派系军中或百夫长、参知。曲、樊二人也是大为惊讶,想不到这群人竟然在自己的军中隐藏之深。多亏了牛先生,目前看来即使再有一二人也不足为惧了。

    此行军之处,消息不会像南山一般复杂,容易逃脱。随机樊哙下令道:

    “围!”

    但见吴敌带一众心腹之人瞬间包围了这十几人。或有未站出的高手一二,看其不对,立马就要逃脱。

    却被西娘和魏无道轻松抓回,丢置于十几人之中。

    接着牛犇,樊哙也不发话,均是交给了吴敌发落……

    处理完毕后氏一族后,樊哙道:

    “先生吾等该何去何从?”

    牛犇道:“此地整军待战,然后藏!”

    短短一句话,樊、曲二人不解其意。但是相处日久出于信任,直接照做。皇宫祈年殿内,怀王亦然如坐针毡……

    时而来回踱步,时而唉声叹气。人生第一次觉得这皇宫不复往日生气,如坐牢笼。真龙困于金滩,度日如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没听牛犇之言,早做决断!

    皇后则是忙的不亦乐乎,一方面娘家传递窃夺君王之位,一方面观之四方态度。世道佝偻而务实,齐后亦是为确保儿子能够顺利登基,手段频出,拉拢群臣。

    数十万驻守皇城的大军亦然是,彭、齐联军,也并不是牢不可破。还需等待时日,胡之来助方能彻底稳固!思虑之处猛然惊醒问,问道身边近臣。

    “南山行营可曾拿下?车旦有没有消息传递而来?”近臣御史王稳,道:

    “皇后不必担心,想必车旦还在筹谋之中,毕竟樊哙已老。吾等在其军营安插内线必然能够拨乱反正,回归太子皇后旗下,助力新王登基!”闻此言略一安心。

    “那此处就拜托王御史尽力筹谋了,我往大王处……”说罢转身而去。

    但见另一方齐珠与彭障,又一次暖阁内对话。膨胀道:

    “大皇子三日内必抵皇城,大事可期。”

    齐珠道:

    “大皇子从小跟随我长大,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涉险的好。你我二人已是退无可退,膝下无子,顶着被祖宗咒骂之名亦是无脸相见之。”

    一时这个所谓大公主萌生了退却之意。当真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群山、沃土、千里之境下,牛犇长足而立。樊哙一番煽情整军,道:

    “吾樊一生征伐,至年少时遇宣王赏识,历经疆土,西起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一生见证励幅员广阔,历经威主、怀主、见证励之最鼎盛时期。”今虽年近古稀,一生愿我大励万年,励之民众安居乐业。”

    “今我励蒙后氏一族反叛、大王亦是深期吾等入皇城勤王,拨乱反正。尔等正直青春年华,吾于心忍,此去救主九死一生。但作为励之守护,南山行营,军人无退,民方能安。尔等可知此时家中父母、妻儿、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励之儿郎,马革裹尸亦是我等天大的造化。尔等可愿随老朽枯骨,一同救我主、万民、脱离水深火热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