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凡人修仙之仙界重启 > 第十二章:灵根与仙窍

第十二章:灵根与仙窍

    望着洛峰离去的方向,韩立陷入了沉思。这位洛副城主虽然看着和蔼可亲,一副人畜无害的的模样,但韩立无论怎么看此人都不像是个省油的灯。而且不知为何韩立面对此人隐隐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似乎其是某种凶厉之极的妖魔一般。至于那位唤作狄莲,放言要教训他的美女大统领看上去似乎很单纯的样子,但韩立同样不敢小瞧半分的。韩立自忖自己还是安心当个骑墙派,不介入翠锦城的权力纷争,抓紧时间修炼才是正经。实在不行就暂时先抱紧那位看起来颇有些背景的柳城主的大腿,待其修为上来后自然就无须顾忌这些勾心斗角和人事纷争了。

    ……

    午夜时分,月朗星疏的翠微湖畔微风习习,除了夜间活动的猫头鹰及隐鼠兽,活跃了一整个白天的狼虫虎豹、河中游鱼及各类海陆妖兽等生灵都在休憩。微现波澜的翠微湖湖水也无甚声响,岸边草甸上成群结队活动的萤火虫散发出的点点荧光,好一派静谧景象。

    从洛峰那里拿到禁制令牌的韩立驾驭着青色遁光飞身来到此处,第一次走进了翠微湖畔翠微峰上的那座洞府,这里即将正式成为其在仙界漫长修练生涯中的第一座长期居住的洞府。韩立先是闭目用神识仔细探查数遍确认此处没有监控法阵及器物后又布置数套加强版的聚灵、迷幻、防御法阵,又从储物镯中取出几只猿形傀儡,命令其将一些稀有的灵药种子和常见观赏灵植播种在此洞府附带的灵药园及外面的独立小院中。如此一来,此处仙人洞府不但更加安全且完全在韩立的掌控之内了。随后他又取出一张白玉大床,其上铺天蚕丝伸了伸懒腰,很快倒在从上面呼呼大睡起来,且这一睡就是一日两夜,直到第二天天光大亮方才醒来。

    醒来的韩立简单整理后,留下那头噬金虫王“金儿”看守洞府,当即赶到各大商铺或书铺去搜罗关于仙窍的各种典籍,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叙述仙窍来历、作用、民间传说等内容,只是因为时间太短没有找到修练仙窍的相关功法。同时其也附带搜集了一些关于阴阳五行和修练方面的书籍。待回到洞府整理完的这些典籍信息后,韩立对仙窍及修练之道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人之所以能一步步从凡人修练成仙,就是因为人体内有仙窍的存在。仙窍是人体与外界天地元气沟通的桥梁;不同的仙窍有不同的属性和作用,但无论何种仙窍,都有吸纳和炼化天地元气的功用。仙窍亦分阴阳与五行,是生灵修炼根的本,下界修士所说的灵根即来自仙窍。

    仙界之人认为人人皆有灵根,包括那些没有法力修为在身的的凡人。曾经有个仙域掌控者对其境内凡人进行过修练功法的大规模推广,并于百年后又展了广泛的测试和调查,得出结论:凡人之所以不能修练,不是因为其没有灵根,而是因为其灵根品质太过低劣,导致吸纳天地元气的速度过于缓慢,修练速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仙界之人也曾根据低阶修练者的修练速度将其所书灵根划分为四个品级,分别是下品,中品,上品和极品灵根。又根据各修士的灵根不同属性将灵根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和风、雷、冰、暗等变异异灵根。根据仙界人族修士多年的统计测算,灵根属性越单一者,拥有极品灵根的概率也越大;反之,灵根属性越驳杂,拥有下品灵根的概率就会越大。

    凡人基本上属于灵根极度驳杂的下品阶灵根,当然也有部分凡人身具特殊灵根:譬如灵根隐匿时间过长的隐灵根和需要特殊环境才能修练的一些罕见异灵根。由于凡人虽然有灵根,但由于其吸纳天地元气的速度过慢,在其短短的百余年寿元内修练和不修练其实没有多大区别,故又称其灵根为“伪灵根”。而韩立这等资质虽不算太好,但在充足资源供给下还可勉强修练的基本上属于中品灵根,亦属于真灵根之列。至于其下界遇到的那些天灵根和异灵根天才按仙界标准多半也就划归为上品灵根罢了。传说中的极品灵根据说甚至都不用其修练任何功法,都会自动吸收天地元气,快速增长修为。但无论修士身具何种灵根,其修练到练虚境界都必须在其体内建立起一套相对平衡的五行力量体系,由于多数修炼到练虚以上境界的修士多数只有一到两个灵根或者是异灵根修士,故也将此过程称之为“补灵根”。当然凡人若是有幸服用传说中的一些天才地宝,完全是有可能在其体内形成可供修练的后天灵根的。

    仙界之人认为身具伪灵根的凡人只是因为其仙窍天生闭塞程度远高于身具“真灵根”之人。而那些所谓的极品灵根的天才,往往都是天生开了一处以上的仙窍之人。一般来说,仙窍开的越多,修练速度也越快。据说各族都有仙界现行的的年月日其实是按照龙凤等真灵修行各阶段所需开通的仙窍数目来定的。血脉浓郁的龙、凤等顶尖真灵族裔天生即可开通多处仙窍,最多的甚至可达三十个。这些顶级真灵每修练一个小境界或大境界,体内仙窍至少要多打开三十个,直到其修练至大罗巅峰共需要打开三百六十处仙窍。人族却有所不同,需要在进阶境太乙境之前打开全部的365处仙窍才能尝试渡过窍衰之劫的。

    坐在洞府小院亭台中一边查看典籍一边思虑万千的韩立抬头朝天上望去,只看到数颗大小不一且离地不知多远的巨日已彻底照亮了整座翠锦城。韩立感受着天穹之上的数颗太阳的带来的温度,想起了其去星陨城之前到闻天阁中查阅典籍了解到的关于仙界日月的种种传说。

    仙界的日月虽同下界面中日月那般亘古长存,却不同于下界面生灵所见的日月那般恒定,仙界天空之上的那些日月都是循环交替出现的。在真仙界,不同仙域之人在同一时段所见日月可能大为不同:有的仙域所见太阳大如车轮磨盘,炽烈如火;有的则小如黄豆,暗淡如烛。在偌大仙界中异日同天、日月同现之景并不鲜见,数月间烈日当头或数载不见天日之事亦是常有之事。

    这些日月的出现亦有其规律所在:譬如东升西落,交替出现,周而复始。上古大能之士就将仙界每次日月循环交替出现的周期,即同一太阳或月亮再次出现在天空同一位置的时间的称作一元,又规定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纪,一纪有三十年,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三十天。即一元即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年有三百六十天。当然这里说的大能之士即是上古时期强盛一时的龙凤等顶级真灵的始祖祖龙和凤祖了。传说祖龙、凤祖是真仙界中最早进阶道祖境且存活至今的大能之士。

    不同生灵体内仙窍的数目和作用往往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仙窍越多其修练所能达到的上限越高。据传人族实力之所以能超过龙凤等顶级真灵,后来居上,就是因为人族修士体内仙窍数量比龙、凤等顶级真灵还要多出五个,共计三百六十五个。至于仙窍数量为何偏偏是人族体内最多,无人知晓。但往往各族生灵修练到高阶往往会选择化为人形,人族渐渐也开始以万物灵长自居。

    关于仙界的日月更替,时间流逝和肆虐整个仙界的灵能风暴,韩立其实还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但有一点是他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真仙界时间流速不到灵界三分之一,而灵界时间流速亦仅为人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人界时间流速是仙界的十倍。若非如此,韩立当初重回人界搜寻北极元山之时也不会再遇正值两千年寿诞的故人凌玉凌了。说到凌玉灵此女,就在韩立与南宫婉两人为解决《素女轮回功》的重大缺陷而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联手创出《轮回真决》功法后不久,他也从口中知其在人界乱星海相识的一位故人—凌玉灵已在数千年前飞升在人妖两族三境七地域内的天中的。且此女当时修为已至练虚中期境界,并已成为天渊城的一名天卫,倒也不枉其当初送出的空间节点资料了。

    数天后,韩立收到了接引其飞升的那名真仙高升的万里传音符,内容是邀请其到翠锦城城东的石矶殿分殿见面,韩立略加思量就决定前去赴约了。毕竟此人看起来像是一个可交之人,与之交好或许对今后的修练之路有些助益也说不定。起码可以混淆一下那位副城主和大统领的视听,若是让其误认为自己加入仙宫是走了石矶殿的路子就更好了。就算没有达到上述目的,也不失为一次增长见识和休憩放松的好机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