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牛皮山海经

    吴闯和刘三酒、李四杯并没有放弃翻译那本牛皮书。可是总没有什么办法。

    这天刘三酒和李四杯带了一本地方志来。再次打起了盗墓的想法。

    “你看这书是又想盗墓了?”

    “反正这本书也看不懂。说不定还能有灵感呢。”

    “对呀,这本书说不定和一些书是同一本书。这就能翻译出来了。”

    于是3人抱来了大堆的书。对比之后大概猜测这本牛皮书应该是更早一些版本的《山海经》。这本书应该是人类骑猛犸象的时代到处跑,并和各地方的人合作写出的见闻录。

    “山海经有太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了。但是山海经历史上最早的版本是竹简的。但是确不一定是最早的版本。上面没有人见过的生物太多明显不是秦汉等那一时期的,那上面的生物都存在的话也肯定是更早的时代。现在的人都是按神话翻译的。按神话翻译的怪兽,下一句就写明吃了有什么效果。怪兽就这样弱。但写书的人如果只是写的见闻录,那按见闻录翻译大部分东西都完全不一样。那个时代很可能祖先用的是甲骨文。所以它翻译过来的文字不可能准确表达原书意思。”

    “除此之外被一直贴身盯上的大型动物天涯海角也的逃跑,恐怕还跑不掉。跑到过全世界都是可能的。那时的人互相交换消息,绘出世界地图都可能。山海经就是远古时代的见闻录。只是缺少化石或这段时间的山海经上大型动物骨头做依据。那么多人类几十个人通过这种方式骑猛犸象随着象群而生存也不是一点可能没有的。”

    “那个时代人类不是种地为生,打猎才是主要生存手段。那时代放羊都不是主要生存手段,千万年前人类若以野牛或猛犸象等大型动物为食那很多生物会被人类吃灭绝一点也不奇怪。印第安人他们存在的时候主食是野牛!”

    “甚至极大可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的生存方式。只是大象被吃灭绝了,不想把野牛吃灭绝才改变了追逐野牛的生活习惯。后来白人占据美洲,野牛也几乎被吃灭绝了。印第安人的灭绝野牛的数量减少也是主要原因。”

    “山海经这是远古的见闻色、万物录,也是天下资源图呀!远古的人就已经意识到这样的书会有多重要。”

    “按《山海经》翻译吧说不定可以行。”

    “好像能翻译出来。我翻译好了给你们说。可后来的人类怎么就意识不到呀?”

    几天后翻译好了。

    “比如出现此兽则天下大旱,要我翻译肯定是它是沙漠动物,只会在干旱地区见到。比如现身必降大雨。翻译过来就是住在雨林,这地方本就几乎天天有雨。比如9头狮子、9头蛇、9头鸟,头本来也是数量单位,翻译就是9只狮子、9条蛇、9只鸟。9可能只是表示数量多或狮群、蛇群、鸟群,而不是一只、一种长9个脑袋的狮子当神话来翻译才会翻译的成那样。还有尾也是单位古代杀敌用人头计算军功,狩猎时用尾巴计算猎物。九尾狐、三尾,明明都是形容群居的动物数量。”

    “那无头人怎么解释?”

    “无头人不存在?听说过大脖子病吧?缺盐的人世代受此病困扰,会不会个个大脖子那不就成无头族了!即使现在也有人吃不上盐用醋布做调料。”

    “身上穿孔的民族?”现在非洲还有在耳朵嘴上穿孔的。也是身上穿的孔呀。假如几千年前有肚子上穿孔的民族也很正常吧。因为这样也不是必死,部落人认为这样显示勇气也很可能!”

    “还有人头蛇身的怎么解释?”

    “听闻古时有人把婴儿和野兽扒皮断肢缝合到一起用药调着不死以创造出怪物,或装神弄鬼,或给人参观表演来弄钱。但也可能只是翻译错误。”

    “这也太恐怖了。”

    “还有更恐怖的,尸山血海。怎么解释?”

    “那要是红土呢?黄土地上的部落人会不会认为那红土是因为尸体堆积造成的!血海、血河可能是红藻类或铁矿脉流出来的水也是十分可能。”

    “上面的山也对不上号呀。”

    “时间太久,沧海桑田动植物都改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