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科技异端 > 088 超出一般的重视

088 超出一般的重视

    宁清本以为刘志莘打过一个电话后就会回瑞恩,毕竟那边还有个牵涉到十多亿瑞元以及关系到汉威集团未来发展的大生意在等着他签约。但谁想到两小时后,这位父亲便住在了他跟刘晓涵的隔壁。

    效率高到让人绝望。

    于是大家又回到了再瑞恩时的相处模式。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宁清跟刘家父女并不住在酒店的同一层,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当然在人家老爹眼皮子底下想做些什么自然是不可能的。

    对两人来说,无非就是刘志莘叫宁清过去喝茶的时候更方便了些。

    ……

    “我来之前,你跟晓涵在你房间里干嘛呢?”

    “我们在聊音乐。”

    “哦,听晓涵说过,你还懂作曲?”

    “额……略懂,略懂。”

    “伱这个略懂就很灵性啊,听晓涵说,连林大师都觉得你做得曲很好。”

    “天分这个东西,我也不太好自夸。”

    “对了,还有个事我问过了,听说你开发了一个程序,能写文章还能作诗,而且还都是顶级水准?”

    “这事您怎么就知道了?”

    “谁还没几个朋友了。我听其中一首诗,觉得很困惑,以我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这应该不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能创造出来的东西。”

    “只能说您不太懂人工智能,其实我之所以要向自清跟京汉大学的教授展示这项技术,就是为了让他们慢慢意识到,现在整个学界跟科技界主流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方向其实是有些许问题的。”

    “哦?有什么问题?”

    “人工智能的本质依然是数学问题,我高一寒假时候就查过资料,现阶段数学界还没给人工智能在数学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数理基础跟方法论。所以在高一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致力于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

    当宁清开始一本正经的说胡话,听起来还真有几分真实性,不然有些事情没法解释。

    “所以你展示的那个软件就是你的成果?”

    “您可以这么认为。”

    “能详细介绍一下?”

    “基于同构法、深度神经网络以及大数据学习跟存储的人工智能数学发展理论,更详细的话……那个,爸,你是博士毕业吗?深入学习过相关的数学知识吗?比如线性代数,尤其是几何学,莫式几何,代数几何,解析几何,微分几何,这些您都深入学习过吗?”

    “怎么没学过这些东西就不配了解你的思路?”

    宁清没搭话,而是直接拿起刘志莘办公桌上的纸跟笔,随手画了个坐标轴,下面写了几行方程式,然后递了过去,诚挚的问道:“请问你能看懂这个方程式是什么意思吗?”

    刘志莘抬头瞄了一眼,然后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这就是了,你看,最基本的数学语言你都看不懂,这就让我很难详细跟你解释了。”

    刘志莘认可的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了电话:“喂,让京州的涂工跟韩工来轩雅国际大酒店一趟,我这边有些问题需要他们帮忙看一下……好的,让他们尽快吧,我这边事情比较着急。”

    放下电话后,刘志莘微笑着看着宁清说道:“懂得人我找来了,等他们来了我再听你讲解。”

    宁清诧异的看着刘志莘,撇了撇嘴道:“咦,都晚上八点了啊?我先去休息了,不瞒您说,后天我还要答辩呢。”

    “哈哈,放心,他们过来只要一个小时,这样,我们十二点前结束。你在瑞恩也没十二点前睡过觉,是吧?”

    ……

    最终宁清并没有老老实实的去跟刘志莘找来的两位工程师去解释什么是人工智能数理基础。一来这是他压箱底的底牌,二来这方面东西他自己都还没研究透彻,汉威集团那些既有极高学术水平,还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大佬们着实不好忽悠。

    一位成功的经济学家,不跟懂行的学者讨论问题是最几本的守则之一。相对而言,宁清还是保留着只喜欢跟有钱老板打交道的习惯。

    毕竟不能让人家知道,否则全世界都知道经济学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学者,甚至没有之一,就很尴尬了。

    而且宁清够年轻,年轻还脸皮够厚就能肆无忌惮的耍赖。

    更别提空闲时间跟年纪相仿的美少女聊人生,谈音乐可比跟两个同性别技术人谈数学聊技术原理要有趣的多。

    期间陈院士打来了一通电话,大概是宁清留的纸条然后被报了上去。

    面对院士的关心,现在的宁清有了更好的理由。

    “陈院士,其实也不是我想跑外面来住。您可能还不知道,刘晓涵也就是我的女友兼队友,其实是汉威集团董事长刘志莘的女儿,汉威集团正好在京州有个酒店,他爸爸就让我们过来住了。”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

    宁清压根没考虑两人会不会当面对质,毕竟一位院士跟一位集团老总都是大忙人,根本不可能为了这么点些许小事还专门去打电话问一声。

    期间周敬学也来了一趟。

    作为这次竞赛的带队老师,其实这段时间周敬学过的很滋润。

    虽然学校要求他在京城带着几个小朋友,不过宁清跟刘晓涵去了瑞恩留学,刘宏伟又每天呆在京汉大学的校园里到处蹭课,提前过上了乐不思蜀的大学生活,他便也很放心的每个周末都回了海州。

    基本做到了工作生活两不误。专程过来一趟也就是为了认个路,知道宁清跟刘晓涵住在哪里,这样等到正式答辩的时候万一有什么意外,他也知道两个小家伙人在哪里。

    从这一点上说,周老师还是很敬业的。这也让宁清在心里原谅了之前不太重视他这件事。

    刘宏伟得知两人回来之后,也兴奋的打了一个电话给宁清。

    大概是这段时间过的太滋润了,宁清能听出这个发小有太多东西想要跟他分享,所以他果断且坚决的挂了电话。单方面的倾听一个少年的各种憧憬除了让对方爽了,以及浪费诸多宝贵的时间外,没有任何意义。

    牺牲自己的时间,让别人爽这件事情,宁清是不屑于去做得,他很忙的……

    要修改软件,还要谈恋爱,享受年轻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烦恼,可比听一个发小的倾诉重要的多。

    总之从京汉大学的小招待所搬出来后,宁清难得过了两天惬意而轻松的闲暇生活。然后以最饱满的精神姿态迎来了接下来的国赛答辩。

    ……

    早上八点三十分,京汉大学思涯大讲堂。

    今年的国赛答辩已经早早的确定在这里举办,正式开始则是在九点。

    总计高中跟大学两个分组总计二十多支确定获得国奖的队伍也早在一周前边得知了这个好消息,一般都是提前一天赶赴京州。只为了今天能早早的赶到答辩地点。

    学生们无疑是很兴奋的。因为今年国赛答辩的规格明显要比往年高。

    之前也有过在京汉大学办答辩礼的,但还真没有在思涯大讲堂里的主讲堂举办答辩的情况。

    这足以显出现在永汉官方对于数学建模竞赛的重视。

    当然从学生到老师都没想那么多,只以为这跟永汉教育部近日下发的各项教育革新通知有关。

    没人知道的是此时思涯大讲堂后面一群老教授正吵的热闹。

    ……

    “陈泽良,我劝你善良,别每天琢磨那些小心思,把宁清那个组排第一位,我们听完答辩就直接走人,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不是,老周,答辩顺序是主办方的评审委员会安排的,他们想让宁清做压轴答辩,你找我有什么用?”

    “呵……你这是把我们当傻子呢?评审委员会谁说了算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吗?”

    “好,就算我得建议评审委员会可能重视,不过开场跟压轴不都差不多嘛,要不这样,等会晚点你们再来呗。”

    “你这说的是人话吗?我们人都已经来了,然后再走?算了,我不多说什么了,大家一起来评评理吧。”

    ……

    “是啊,陈院士,我们大老远赶来就是想听听宁清那组的答辩,真还有其他事情呢,能省点时间总是好的。”

    “就是,就是,老陈,你是评审委员会的首席专家,答辩顺序还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

    “老周虽然有时候急躁了些,但这次出发点也是好的嘛。”

    ……

    事实证明借大义之名压人是的确有用的。

    当然主要还是作为一个资深院士,陈泽良拉不下那个脸。

    如果换了宁清大概会以“只要我没道德,就没人能道德绑架我”来回应,但老院士终究还是吃了太有道德的亏。

    当一群来自京州各大高校的同行在他的耳边不停游说,最终还是没能顶住压力,只能长叹一声道:“算了,大家别说了,我去提个建议吧,不过我也就只能试试,如果其他评委不同意,你们可别再来磨我了。”

    事实证明其他人是靠不住的。

    毕竟其他评委能坚持原本的排序本就是因为陈泽良的坚持。

    这次来观礼或者说凑热闹的京州各大高校教授们,各个来头都很大。很多本就跟陈泽良差不多,是老一代院士,甚至其中有些人还是这次国赛评委曾经的导师。指望他们坚持原则的确是强人所难了。

    所以当陈泽良刚提出建议,评审团那些专家教授们立刻顺水推舟的全票通过了这个建议。

    于是宁清小队也从原本的压轴小队了成了开场小队。

    高高兴兴参加国赛答辩的其他队伍并不知晓这些,只是当接近九点时,很惊奇的看到思涯大讲堂前三排座位竟然都被一群一看气质就像大佬的中老年人给几乎占满了。

    其实不需要完全靠气质来判断这些人的身份,只要离得近些就能听到中气十足的招呼声。

    比如:“徐院士,好久不见啊?”

    “哎,这不是小章吗?好像上次见面还是在罗尼那边参加会议,最近又在研究什么新课题啊?”

    ……

    只听这些寒暄便知道,来的都是些什么人了。

    当然这还可以理解,但是当前排的同学听到一群大佬在那里探讨文学就让人风中凌乱了。

    什么时候数学建模竞赛连文学院的教授们都开始感兴趣了?

    ……

    “吕教授,三月文集的稿子你们已经发到出版社没?什么时候能正式出版?”

    “放心吧,原稿已经送过去了,编辑还在加紧校对呢。”

    “不是,程序创作的东西这还需要这么仔细吗?”

    “其实也不光是校对原文,我们的考虑是一次到位,把文章跟诗词里的一些典故都给写到文集的注释里。别提了,这两天我们都在忙这个事情,大概最迟两个月吧,第一批应该就印出来了,到时候我送你一本。”

    “那可就这么说定了啊,不管首版印多少册,都得给我一本。”

    “哈哈,多少年的老朋友了,一本书而已,谁还会说假话?”

    “对了,还有个事,小宁那边的版权是怎么说?合同签了吗?”

    “别提了,就这个事最急人。本来已经商量好了,想着他就住在学校小招待所里,等第二天就去找他把合同签了,谁知道他当天下午就退房走了,说是他女朋友家长给他们定了酒店。今天来就是等抓到他了把合同给签下来……”

    ……

    同一时间,徐宏伟终于抓到了宁清,开始拼了命的向这位死党灌输京汉大学的生活又多舒爽。

    “还是得读京汉这样的名牌大学啊,宁清,你是不知道这里的食堂的饭菜又便宜又好吃,还有好多好强大的社团,我认识了一个物理专业的学姐,跟她去了两次无人机兴趣社参加活动,真的里面的学姐、学长太牛逼了,他们甚至能借教授的实验室自己动手设计组装无人机你敢信?”

    “真的啊……太牛了,太牛了……”

    “不是,你能不能有点诚意?”

    “我都夸奖他们太牛了,还要怎么样?”

    “你明明就是在敷衍。”

    “不是吧?这你都能看出来?”已经在这世界混得如鱼得水的某少年懒洋洋的答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