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千年之命 > 第九章 发现解药

第九章 发现解药

    两天后,曲波再次被检查是阴性,可以回家了。他回到实验室,快速进入工作中,这里一切如常,紧张忙碌。

    他通过一些途径了解到高阳的境况,高阳比较严重,已进到重症监护室,他有高血压等基础病,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由于经常在长时间呆在实验室,伏案工作,久坐而缺少运动导致身体素质变差,抵抗力也变差。所以,当人们在享受医学成果的时候,谁会想到这是多少的医学研究工作者牺牲自己的休息,牺牲与家人们的团聚,有点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在经历过多少个无关自我的日夜星辰,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爱都投入到其中,才换来宝贵的成果,造福人类。

    这不,就在今天,实验室又一位同事,因为连续多日没休息,突然,感到特别疲惫,累趴在实验台的病毒上,等醒来时,自己发现不对劲,被感染了。他还乐观地对同事们说:“你们好好干,我终于可以去好好休养一下了。”真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祝您尽快康复!

    曲波心里头绪很乱,他静下心来,理清思绪。他默默地从头开始把自己与高阳当时的出事场景仔细地回顾一遍。发现一些不解的疑点,他当时抱起高阳时,自己由于刚整理完病毒标本,正准备休息,而把手套和口罩都摘下的。按理来说他被病毒感染几率是很高的,应该说是百分百会被感染,因为手还有脸部已直接接触了病毒,虽然几分钟后有人给他喷消毒液,但是这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及进攻性之强,怕是早已进入体内了。然而结果是现在自己好端端的在实验室工作,生龙活虎吃如猪。

    深夜里,曲波见其他同事都休息了,自己找来注射器,在自己手臂上取了一量杯血标本,先做了一些病原体筛查,结果全是阴性。他又找来一台高清的显微镜,分别在滤镜片上滴一滴血再取一个病毒标本,然后在显微镜头里仔细观察,只见一群病毒分子特别活跃,快速游向血细胞,对其进行猛烈的攻击,一些血细胞很快就被攻破,病毒分子攻破一血细胞,转眼间就涨裂变繁衍,一变十,十变百,增速可怕。突然间,出现一种白色的细胞分子,快速包围病毒分子,不管病毒分子使出怎么招数,也拿这白色细胞分子没办法,它毫发无损,而病毒分子转眼间就消失。随着白色细胞分子的出现,病毒分子越战越勇,也越战越少,过不一会儿,标本里的病毒分子全部消失,血细胞恢复正常,而白色细胞分子像变魔术般也变不见了。

    “这是抗体,这就是我要找的病毒终结者。”曲波在心里暗自嘀咕着。他要把那白色细胞分子找出来,进行研究,研究其结构构成和成分等。于是,曲波又拿来一个病毒标本,又采集一滴自己的血,开始在显微镜头里静候白色细胞分子出现,很快,撕杀战火燃起。曲波高兴的拿工具去试着采集白色细胞分子,可当工具触碰到它们时,瞬间就消失了,连续试了几次都是这样的结果。曲波很是纳闷,点么该(粤语)?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分析,这可能是白色细胞分子的特性,当遇到任务外来不明物体靠近时,它会判断,自己如果能战胜对方,就把对方消灭,自己不能消灭对方时,自己就消失。这就可以理解了,当白色细胞分子面对工具“强大对手”时,就魔变消失了。曲波为之惊叹,这白色细胞分子也太聪明了吧!

    面对这聪明一顶的细胞分子,必须用高级“聪明的”设备才能去对付,实验室有一台最新技术的高速智能电脑细胞分离器,可是不在曲波他这科室,要用需要申请,而现在已是临晨两点多,等到天亮吗?不行,我必须马上报告给郭教授,事不宜迟,时不待人,想到那些病毒感染者躺在病床上艰难的熬着,心里不知有多难过,恨不得马上变出解药来。想到这他立马拨通郭教授的电话。电话响了几下,接通了。

    “喂!郭教授,这么晚了,不好意思把你吵醒了!我是曲波。想跟你汇报个事。”

    “曲同学,这么晚你还没睡觉,你快说有什么事?”

    “我找到了病毒抗体了。”

    “你确定?”

    “是的,郭教授!”

    “好好好!我马上过去。”

    说完,郭教授赶紧披着衣服就出门。BJ初冬的凌晨室外温度很低,刮着寒风,已七十多岁的郭教授撸紧外套,快步行走,住宿离实验室两公里左右,郭教授每天习惯步行来回。

    郭教授到达实验室时,其他有几位资深的专家也几乎同时到达,都是郭教授通知过来的。曲波见郭教授他们到了,对郭教授说:“郭教授,要借用一下一号实验室设备。”

    “好的,那大家都去一号实验室。”郭教授对大家说。

    走进一号实验室,给人感觉非常有科技感,里面全是高端的、目前全世界最新的医学研究仪器设备一应俱全。郭教授和其他的专家换好隔离服装后都来到一号实验室中间的厅堂坐下,正上方有大屏幕显示数据信息。实验室其他有些在值班的或以止为临时的家的同事也被惊醒了,都过来帮忙。

    曲波电脑显微镜旁,取出病毒标本,血浆标本分别滴在一滤镜片上。随即电脑屏幕上个厅堂大屏幕上都显示出来这滤镜片上的标本的动态变化。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屏幕上。很快,病毒分子开始战斗,厮杀血细胞,边杀边裂变繁殖增长。突然跳出“程咬金”——不明白色细胞分子,涌向病毒分子,这白色细胞分子仿佛练就金刚之身,刀枪不入,任由病毒分子怎么攻击不为所破,反到是病毒分子越战越少,逐步消失。白色细胞分子确越战越多。

    大家看到这一幕都非常的惊讶,于是郭教授发话了。

    “曲波,这血样从哪里取的?”郭教授问曲波。

    “我自己身体里的”曲波回答道。

    “你自己的?”有专家疑问道。

    “千真万确。”曲波说完,又叫一同事帮忙现场从他手臂上取血样,又重新演示一遍刚才的场面。看完这个,那位专家对曲波说:“曲波同学,我刚才不是怀疑你,是好奇你是怎么想到用自己的血样的?”

    听到这,曲波就将最近发生的事讲述了一遍,从与高阳一起去采集病毒标本的事说起,到后来自己被隔离而又没被感染,而高阳确进入了重症监护室。这一切让人费解,于是想到了拿自己的血样做实验。随后就发现了现在这一幕。

    接着说到这发现的白色细胞分子,很神奇,很聪明,当用工具去接触它时,如变魔术般就迅速消失,所以,想用这里的智能分离器试试看。接着,同事帮忙打开那台分离器,将刚才那标本放入其中,开始自动识别各类细胞结构分子,并自动将其分离。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白色细胞分子被成功分离。看到这结果,郭教授及专家们都很欣慰,都表示这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发现,对曲波表示赞杨和鼓励!

    接着,郭教授召开了会议,对这个发现成果接下来的工作做安排和计划并就具体事项进行分工。

    “大家辛苦了!这么晚还在这里忙碌研究。刚才大家都看到了,这一成果我们专家组一致认为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在此,要特别感谢曲波同学,是他严谨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精准细致的分析思考,大胆的实验实践,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和发现才有了这重要成果。曲波同学还非常年轻,今年才十五岁,是刚进入学院的新生,能有这科学慧眼和智慧,让人羡慕和敬佩!前途无量!”听到郭教授对曲波的介绍,大家都投以羡慕的眼光看着曲波,纷纷鼓掌为他加油祝贺!

    接下来,以曲波同学带头,成立一个专项小组,成员自愿参加,我们这有专家组协助,大家要齐心协力,抓紧研究这个发现成果,培养标本,进行验证实验,我会立即向国家卫健部报告这个成果,并申请尽快临床试验。”

    郭教授说完话大家就散了,开始进入紧张的工作中,每个人都明白,这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目前全世界的医学研究机构都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越早出来一分钟,就能越早治好病痛者。当然,这里面也有个研究机构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其背后是科研实力的竞争,也是经济实力的保障体现。

    当即,有十几个人自愿参加曲波的研究团队,大家开始分工忙碌着。首先研究那白色细胞分子,创造条件,培养新生细胞分子。这白色细胞分子研究人员包括专家都没遇见过,这细胞的基因排序看似错综复杂,但运用时又灵活有序排列,在遇到淋巴细胞时,这白色细胞就像多变的魔术与成千上万种的淋巴细胞迅速组合成一种抗原体,并迅速成几何倍增方式复制增长。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白色细胞分子在与淋巴细胞组成抗原体过程中,如发现有病毒分子,会主动去追杀病毒分子,通常是群体性攻击,因为白色细胞分裂复制速度超级快,当判断病毒分子数量时能灵活有序增生数倍于病毒分子的细胞,形成数量上的优势,常以包围病毒彻底消灭对方的战术,让病毒分子无生存空间。

    这白色细胞分子真是聪明,科研人员想通过其基因排序列图找到其来源,对照了人类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基因序列图,没有找到。科研人员决定给这新发现的超能白色细胞取名编号,大家一致认为暂时以曲波的名字拼音加年份编号——QuBo_2123。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