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定川2

    定川也算奇女子,本身上品灵根,在外门,就算天才级别了。

    篱落山那把无忧断剑,就在她的手里。

    当时,她将灵气注入断剑之后,断剑竟然缩小到发钗大小,惹得盘长老从外门过来,讲明这是定川的机缘。

    谁也不知道这断剑究竟有何神通,都也没当回事。

    毕竟,大家在篱落山里找到的好东西太多了。

    光古剑就十多把,都是有名有姓的大能的遗物。

    剑在仙界,是最基础的武器,或者法器,其它的武器,基本上就是剑的变形而已。

    例如,刀枪之类,刺透,才是破防的唯一方式。

    用棍砸,还不如直接用法力压制,仙界斗法,小光没看到,书中有讲,几乎就是真力的对抗,你推我,我推你,谁的真气质量高,谁赢。

    定川继续迎来机缘。

    无法修炼的事情,在松延寿这里也轻易给解决了,无它,长春揽月功,定川修炼了几天,觉得与自己体内的灵力正好合拍,冰火两道真气,恰是一阴一阳,沿着长春揽月功的路线,反复运转。

    从1.0版本到6.0版本,运转完毕之后,定川体内的阴阳两气突然加速,线路没有大变,但略过了许多灵穴,小光是震惊了,这特么不科学呀。

    而且,新功法炼成之后,直接唤醒了储物袋中的无忧断剑,破袋而出,定川用神识控制断剑,来去如风,人与剑的契合度,特别高。

    剑光闪过,小光压根看不到剑的去处,灵丝发散后,才感觉出来,定川的真气是阴阳真气,正好契合了无忧断剑内部的法阵,可以说,是指哪打哪,连法诀都省了。

    绝对的机缘,绝对的天才。

    定川一时不知所措,坐在蒲团上,一动不动,大约过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为何,父亲与大伯吴金钊构筑的筑基防御,被她的无忧断剑,轻易地突破开来。

    只要她想,绝对可以随时随地地取走他俩的心脏。

    松延寿忙不迭记下来,这算是一门新的功法吧。

    他也是手痒,与定川侄女过了几手。

    结果是令人震惊的,断剑穿过他的防御术,很是轻松,到了最后,他只能用飞剑来对抗,是本命飞剑,才堪堪应对。

    随拉着定川,来到清风山腹地的秘境中,两人大战三百回合,松延寿没用法力压制,不是他不想,是无忧断剑不给他机会。

    只能用本命飞剑死命硬抗。

    并不是说定川有多么厉害,如果说无忧断剑是一个机器的话,定川就相当于机器的开关,打开后,机器就自行运转了。

    定川只需要用神识控制断剑即可,至于如何冲破防御,都是断剑自己在做。

    无忧,姓名不详,剑宗称之为无忧老祖。

    事迹不详,只是有这么一个人。

    在断剑的逼迫下,松延寿窘态频出,最后,不得已,以身为剑,才堪堪抵住。

    断剑也吸足了灵气,慢悠悠地回到定川手中。

    随后消失不见,就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此时的松延寿,一身剑伤,两条腿只剩了筋在连着。

    对修士而言,这点伤跟擦破皮没啥区别,修士怕的是灵脉与灵骨,尤其丹田被损。

    果然,没用两天,松延寿就已经好了,进阶金丹圆满。

    清风山是多喜临门。

    回头再找无忧断剑时,已经无影无踪了,不光松延寿找不到,就是定川也找不着,她神识扫过自身,哪有断剑的影子。

    不过,重要的不在此,在于松延寿的进阶。

    到了金丹巅峰,对战普通的元婴修士,压根不需要同归于尽,多好的事情,篱落剑门,甚至剑宗,有了与天下对抗的底气了。

    回到族里,定川看小光的眼神不善了,毕竟松伯伯说了,这功法是小光编写的,松伯伯也在修炼,让她来试试。

    世间竟然有此天才。

    对自己来说,世间竟有此好事,本来想着自己无法修炼了,现在倒好,不仅可以修炼,而且,功法那是相当地凌厉。

    无忧断剑虽然找不到了,但是那股剑气留在她的体内,她的意识里,只要神识驱动,随时可以发出,虽然没有断剑那么无坚不摧,但至少是筑基中期挡不住的,吴金钊就是筑基中期。

    她的修为也很顺利地进阶到练气八层。

    万事具备,接下来,定川接族长的位子,父亲吴金列到玄灵宗任职。

    玄灵宗内,像吴家这种有筑基修士的外门世家,有一千多个,玄灵宗规定每家只能有一名筑基修士留守家族,多出来的只能去玄灵宗外门,为宗门效力。

    宗外世家,必须依靠家族的力量才能筑基成功,宗内不提供任何帮助,算是自行进阶,筑基成功后,必须进宗,任外门长老;如果到了金丹,必须到宗门内门,任职长老。

    如果是依靠宗门的力量筑基成功,就是内门长老。

    内门长老有编制,外门长老就是一种禁锢的方式。

    金列筑基,一时间,吴家下属的修仙家族,还有相邻的,或者有来往的大家族,也都过来祝贺。

    就连玄灵宗也派了内门的金丹长老过来。

    不过,金丹长老是来问罪的。

    筑基可以,但是要看看是如何筑基的。

    金丹长老很简单就能辨析出金列身上那浓浓的筑基丹味道。

    筑基丹是被仙界严格管控的东西,严格地说,是太虚宗严格管控的东西,就连玄灵宗,一年也只能从太虚宗内门那里分个六十多枚。

    就这,在玄灵宗内,外门这里,最多五枚,而且,要出高价买。

    吴家显然不是从玄灵宗内买的筑基丹。

    于是,玄灵宗来的金丹脸色一变,喝问吴金列从哪里弄来的筑基丹。

    吴家的筑基丹,别人不知道几颗,小光知道,两颗呀。

    看来这些年,吴家攒下了不少家底。

    小光不知道的是,这两颗,都是他给定北的那些灵果换来的。

    价值最大的,是增寿丹的主药,白芙蓉果,对普通人来说,用处不大,但是对要进阶大境界的修士来说,确属灵物,增寿丹可以给金丹修士增寿一甲子,意味着,到达元婴的机会。

    筑基丹就是金钊去广平野的青平山黑市用白芙蓉果换来的,为此,差点身死道消。

    本来吴金列只能分到一颗,金钊怕一颗满足不了自己的亲兄弟,两颗都给了。

    好在,松延寿在,能压住场面,几句话就打发了,说是自己卖给吴家的,剑门存货。

    松延寿呀,筑基期的剑宗天才,不,现在是金丹后期修为,不是玄灵宗能惹的。

    金丹长老也没多废话,只是让金列巩固修为后,到玄灵宗内门报到,给内门练气修士讲讲如何筑基。

    差不多有个五年了吧,玄灵宗外门就没人能成功筑基,人家太虚宗还一年四五个成功的。

    这个玄灵宗确实有点儿那个了。

    至于玄灵宗内门,大约有十几个触动机缘的修士,服了筑基丹,大都爆体,成了血肉烟花。

    传说,太虚宗宗门出来的筑基丹,出了问题。

    不过,没人敢去太虚宗质问。

    如果有,那就是剑宗,可惜剑宗没反应。

    所以,吴金列的筑基,在玄灵宗,算是这些年来的奇迹了。

    小光也明白了定北所说的如履薄冰是什么意思了,松延寿被金钊喊来清风山,无非是想借剑门的势力,来对抗玄灵宗,当然,对抗谈不上,保护吴家而已。

    按照松延寿所言,吴家彻底被玄灵宗惦记了。

    松延寿也是仗义,在吴家愣是住了快一年,护金列周全。

    就这一年,松延寿一边巩固修为,他也要看看长春揽月功到底能修炼到什么程度,饶是金丹巅峰,体内的修为还在不断地增长,完全没有之前剑门功法的磕绊。

    他不禁遐想,是不是可以进阶到元婴呢?

    一个元婴期的剑修,得多可怕。

    前无古人吧,至少剑宗的历史上没有。

    另一边,他坐镇清风山,以剑宗招徒的名义,为仙苗们测试灵根,当然是,能不能做剑修的资质。

    别说,还真的测出了几个,三个吧,上品单灵根,不过没去剑门,去了剑宗,对的,太虚宗那个剑宗。

    松延寿对小光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了,这些人的灵根入不了剑门的法眼,况且篱落山剑门已经人满为患了,现在有三个仙苗。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青云不同意,不到极品灵根,决不能入剑门。

    各门派的内门世家子弟,即便到了极品灵根,同样也不允许入剑门;这个说法有些一厢情愿了,内门世家如果有极品灵根,自己培养,不更好么?

    太虚宗培养弟子,完全靠机缘,例如,秘境就在那里,不管你资质多好,也要到秘境里去抢夺,去碰运气。

    剑门乃至剑宗弟子的修炼,完全依靠剑宗自身的资源,这就造就了剑宗拥有世上最好的秘境,最多的修炼资源。

    剑宗也讲机缘,机缘就在自己家里,无需抢夺,只需等待,若是有缘,就是你的,无缘,也别强求。

    结果就是,剑宗的人很少,出来的都是精英。

    剑宗也将自己看作是横在仙界的一把剑。

    主持公道?或是为人师表?

    似乎剑宗名录上有这么一句话,小光见过,剑修最初的称呼是剑师,为天下培养人才,结果,结果就是慢慢地成了剑宗,成了一股力量。

    然后,这个力量越来越强大?还是弱小?

    小光不知道。

    剑门三个仙苗,松师兄也说了,小逢秋的资质与剑修格格不入,虽然她的灵根最好,但是试剑石上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这也是当初青云不带她的原因。

    试剑石若是没反应,剑门的功法就无法修炼。

    不过,她也算是因祸得福,谁知道在篱落山一年,就修得了长春揽月功,两年的时间就进入练气后期,炸裂的表现,已经废了一块试金石。

    松延寿尝试教她剑门的功法,她是学不来,十分地笨拙,只能修炼长春揽月功。

    与定川不一样,逢秋练习长春揽月功六个版本,都很顺畅,没有必要练习定川版本的。

    在清风山的这一年,逢秋也是足不出户,一心修炼,小光也没见过她几面。

    小光既来之则安之,吴家的藏书楼,在他三百多丈的灵丝可视范围,自然是很清晰,他是看了个遍,所有的古籍丹方都看得清清楚楚。

    吴家不愧是丹药世家。

    光古丹方就存了一千多个,这是明面上的,肯定有些不能示人的,小光不会去乱看,况且,藏书楼就够他看一阵子了。

    这些古丹方大多是材料难寻,留着也就是个噱头,无用,还能体现吴家的底蕴,即便是外人夺了去,也没法用。

    对小光可不同,他熟读万卷,又敢想敢干。

    很快,他就找到了好多替代的材料。

    有些丹方,实在没法替代,他就寻找其中的药理,根据迷道阵法的原理,重新塑造丹方,只要药效合适就行了。

    不过,他没试,为啥,自己没法炼丹,打不出丹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