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从开飞机开始 > 第41章 提前召开的例会

第41章 提前召开的例会

    六十年代的电影,是奢侈的,亦是新潮的。

    即便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西安群众电影院的门口,依旧络绎不绝。或是带着眼镜,穿着稍显考究的文艺青年;或是穿着蓝灰布衣,满脸兴奋和憧憬的小伙;亦或是,特意请假,结伴来此的情侣。

    在花钱消灾,快速了事后,守在电影院旁,一家弥漫着卤汁香气的肉夹馍店外。在等待店主将肉夹馍做好、打包的时间间隙里,许亚林看着隔壁电影院里那些入对出双的男女,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

    他们快乐的交谈,脸上笑意荡漾;他们兴奋地交换着彼此的观影感受,脚步不知不觉间便显得有些雀跃;他们看向彼此的目光...

    也依旧充斥着那令许亚林非常“恰柠檬”的酸臭。

    He~tui!

    瞧瞧人家,再瞧瞧自己。

    许亚林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不久前,在半道上遇见的那个女孩:虽然在索赔上,那不知姓名的女孩并未像某些“小仙女”一般坐地起价...但是,她不讲道理啊!完全的不可理喻!

    一想到不久前,与那女孩的交谈过程,许亚林便感觉有股子肝火,压不住得往自己心头蹿。

    那种有理讲不出的憋屈感,真是和自己刚入伍时,常听新兵班长说起的那句“有意见保留,没意见说出来。我再问你们一遍:有没有意见?”有的一拼了。

    人新兵班长不讲道理,好歹还能讲出个道理:所谓合理的叫训练,不合理的叫磨练,变态至极的叫锤炼。

    虽说这些话术,多少沾点PUA的嫌疑。可好歹,人还给了你一个可以自我安慰的解释不是?哪像现在这样...

    退一步,越想越气!

    尤其是看到肉夹馍店铺边,那群从电影院里肩并着肩走出的男男女女。每一对佳人,在走出电影院后,还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动作:将目光投向许亚林...身边的肉夹馍店。

    紧接着,有钱的主儿,会走到许亚林身边,跟他说个“同志,请让让”;而没钱的,则会出奇统一的:“抱歉啊,XX同志,我已经没钱了,刚刚都买电影票了。不过你放心,等下个月我发了工资,立马带你来吃。”、“嗯,我答应你。不过,这次你请我看了电影,下次吃馍,我请你。”...

    为啥人家那些姑娘,都显得那么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呢?

    许亚林不理解,但火大。

    可这还没完...

    “机长同志,处里通知说今晚开例会,提前一天。你们多担待一下,等等其他机组的同志们落地后,我们这边再统一送你们回局里。”

    入夜后的晚八点许,刚刚落地首都机场,正准备如平日里那样。在做完离机检查后,正常退场的121机组一行,忽然在南楼里,被一名机场工作人员拦住。

    “好,我们知道了。”

    大半夜的通知开会,难免令人感到扫兴。但一想到,马上就是连着的两天假期,稍微加那么一会班,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在徐机长代表机组回应“收到”后,一行人便开始登车等候。

    或许是局里考虑到,大半夜的突然通知例会提前,多少有些不近人情的缘故。许亚林也不知道局里是咋协调的,今晚到机场边充当机组车的车辆忽然变成了一辆捷克斯柯达产的706RTO。

    (706RTOMEX)

    与在这年头首都大街小巷里常见的BK640,也就是俗称的五七型公共汽车相比,单看外观,二者差别不大。尤其是在夜幕笼罩之下,没有登车前,谁会特别去观察这车到底长啥样?

    可在走进车厢后,许亚林便立马发现了“盲点”:眼前这车的座椅,都有皮革包裹!

    在几乎所有机械设计都秉持经济实用理念的六十年代,用皮革包座椅这事,包不可能是国内的工程师们干得出来的事儿。

    (BK640五七型)

    “局里够大气啊,这一下得卖不少人情出去吧?诶,机长,你说这例会忽然提前,是为啥啊?”

    找到一张空位,许亚林一边落座,一边好奇地向坐在自己前方的徐机长好奇地打听着。

    来到这个时代,已近月余的许亚林,现在也逐渐摸清了这个时代一些特色。像这种明显属于高级公交车的物件,必不可能是民航局自己的配车,那么,想要用这辆车来接人,那就需要民航局出面与拥有这款车的单位去协调借车。

    对61年才从交通部下属司局独立出来的民航局而言,借车这事不算困难。可要借好车,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突兀的例会提前、突兀的好车接送,许亚林本能地在这里面嗅到了一丝不太对劲的苗头。

    “你问我,我问谁去?一会到局里,不就清楚了嘛。”

    同样眉头微皱,看上去也是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徐机长,微微摇了摇头。很明显,他也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一问一答的老少对话,也在同一时间,吸引了坐在许亚林右侧过道另一边,一名飞行员的注意:“嘿,同志,你们平时都不看报纸吗?”

    “报纸?”

    许亚林闻言扭过头去,那开口搭茬的飞行员有点脸生。

    “是啊,我们虹桥机场,还有广州的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已经竣工,现在就差验收了。我们那边早就通知了,没想到你们这会才开始准备...”

    “你是上海管理处的?”

    难怪自己感觉面生了,感情不是自己这边的人。

    许亚林了然的同时,更加费解了:这特么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扩建完工,我们首都管理处要准备什么?航线规划吗?

    可那也不是自己这班的任务啊,就是这两机场新增了某些导航设备,需要飞行员们提前学习,以适应新机场的运行规范。似乎也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是啊,自我介绍一下,黄景升。上海223的副驾驶。”

    听见人上海管理处的飞行员主动示好,许亚林暂时放下思绪,伸出自己的右手,与对方在车厢过道上握了握:“许亚林,首都121,领航员。”

    “幸会幸会...怎么还没想明白?”

    许亚林与黄景升的交谈声,吸引到了此时机组车上不少人的目光。

    在所有人都被局里忽然提前例会时间,给搞得心里七上八下时,忽然出现的上海“懂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领会到同事们眼神里包含的“快问问他”,许亚林顺势露出苦笑:“请黄同志指点,我真没想明白,这两件事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中巴通航啊,亏你还是首都这边的人呢。你们平时不最爱聊这些事吗?怎么一个个的反应这么迟钝?”

    “中巴通航?巴基斯坦?”

    在听到“巴”这个字时,作为一个华人,许亚林下意识地就想到了“巴铁”兄弟。

    “你这不是知道吗?逗我玩呢?”

    听见许亚林一口喊出“巴基斯坦”这个名字,黄景升顿感没趣。心底里,甚至还产生了一丝被人愚弄的羞愤。

    “不是,我是真不理解...这通航就通航呗,这和我们...”

    话到一半,许亚林忽然被李荣一把捂住嘴巴。紧接着,就听李荣笑道:“懂了,原来是这样。多谢上海的同志指点,咱们感激不尽。”

    一边说,李荣还在一边暗暗对许亚林使眼色。那眼神里的意思,许亚林再次秒懂:就两字,闭嘴...

    有话说不出来的憋闷感二次来袭。

    对比之前在西安的遭遇,许亚林倒是能想明白,机组这几个同事对自己没坏心。所以反应上,没太强的抗拒心理。可抗拒少了,“为什么不让自己说话”的好奇又增加了...

    这一增一减的情绪波动互相对冲、互相中和过后,那股心里的难受劲是半点不少。

    好不容易熬到机组车开到东四的民航招待所,待到上海管理处的机组下车,留在车厢内的都是“首都自己人”以后。许亚林立刻发问:“荣哥,现在人走了,能说了吧?到底是啥了不得的大事,你们一个个反应这么大啊?”

    “也没啥大事,就是感觉有点丢人。小许啊,你这觉悟,不是我说你,有待提高啊!”

    环抱着胳膊,李荣一脸的审视,严肃认真的模样看得许亚林心里直犯嘀咕。

    更绝的是,旁边几个其他机组的人,也都是一副认同的模样。

    “我?丢人?在哪?”

    难道自己真的干了啥丢人的事?

    许亚林不确定地伸手指了指自己。这不应该啊,今天自己就是正常工作,唯一不太正常的遭遇,也就上午那会的交通意外了。

    可自己也没逃避责任啊,就是那小姑娘转头去民航西安管理处把自己告了...不对不对,她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怎么告?

    “还在哪呢?中巴通航,打破封锁。剩下自己悟去...”

    无奈地摇了摇头,李荣的话,亦是说得没头没脑的。

    就是徐机长,此时看向许亚林的目光也有点奇怪。一副“你怎么连我们都不如”的诡异表情下,嘴唇蠕动半晌,最终也只憋出一句:

    “晚上开完会,先去我那吃点东西吧。你一个人住大杂院里,生火估计不方便,别饿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