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领先版本太多 > 第十三章 模拟套路与不讲逻辑的现实

第十三章 模拟套路与不讲逻辑的现实

    机构:李威

    目标股票:ST特斯拉

    当前股价:10块

    当前总流通:一千万张。

    收割计划开始:

    李威买入二百万张ST特斯拉股票,花了成本两千万。

    价格规律被触发,价格从10块涨到11块,李威手上的股票价值两千两百万。

    李威继续持有股票,散户发现ST特斯拉股票价格上涨,开始慢慢买入,再次触发价格规律,股价慢慢涨到11块1、11块2。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散户开始买这只股票,价格规律又一次被触发,股价涨得更厉害,直接涨到12块,李威手上的股票现在价值两千四百万。

    这时候李威看赚得差不多了,就悄悄把手上的二百万张ST特斯拉卖光,他净赚四百万。

    另一边,越来越多的散户发现这只股票涨得快,就争先购买李威卖掉的股票,价格继续上涨,涨到13块。

    接着,不断有人和李威一样,觉得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不断卖掉股票,股票价格渐渐停在13块。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卖掉股票,市场上的股票数量一下子猛增,又没有更多的人来买——也就是没人愿意接盘。

    那就会反向触发价格规律:当一个东西的数量多到没人买,它的价格就会下跌。

    于是,股票价格下跌到12块。

    越来越多散户生怕赚的钱变少,就恐慌性地卖掉自己所有的股票。

    这进一步触发反向价格规律,股票价格开始暴跌到11块、10块甚至更低。

    最终,价格低到无人问津,这只ST特斯拉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几乎没人要,形成供远远过于求的情况。

    这时,许多在12块钱买李威股票的散户就严重亏损,想卖都卖不掉。

    ......

    这个过程中,作为机构的李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赚了四百万,而散户们大多亏损严重。

    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模型,不过却可以套用在任何商品上,比如棉花、大豆、汽车、房子、车子、网络流量、虚拟币......

    这种简单的模型即使理解了,也只能明白什么是“1+1=2”,实际市场复杂难度则是微积分......

    很显然,由于作为机构有大资金优势,赚钱太容易。

    对于其他有钱人来说,那既然只要有钱就能怎么轻松赚钱,凭什么我不能去收割散户?

    于是有钱人开始纷纷成立各种机构,一齐下场收割。

    另一方面,散户也意识到机构永远有先发优势,于是开始想对策。

    通常来说,散户用两类对策:

    一类叫消息面,在上面的过程中,如果一个散户提前知道机构要买哪种股票,他只要跟机构一齐买,就必定能赚钱!

    于是,这类使用消息面的散户整天看报纸、看新闻、打听小道消息,期望能琢磨出机构的动向。

    当然,机构更狡猾,通常不会透露消息,更多的则是放假消息,误导散户。

    另一类叫技术面,其实一点也不技术,反而有点玄学,使用这类对策的散户是这么想的:

    既然机构购买股票总是会引起价格上涨,那么肯定存在规律!

    于是他们开始把价格制作成蜡烛图、曲线图、分割线图等等图像,并分析每个图型出现时,价格会怎么走,这样一来,当下次出现这种图形时,不就能稳赚钱了吗?!

    想法很美好,但这些人完全没学过数学,实际上即时出现的图形跟事后出现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分析这种图只能是事后诸葛亮。

    技术面只有一种情况可能有效,就是周期足够长,从理论上来说,经济总量会一直上涨,只要有耐心,买一只股票十年、二十年,那几乎一定会赚钱,前提是它不莫名其妙退市。

    比如在十年前,花十二万美刀买入一张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那十年后的今天就能稳赚近五十万美刀。

    问题是炒股的散户哪个不想赚快钱,怎么可能有耐心守个十年二十年,不过日子了?!

    况且对普通散户来说,这种优质股买不起不说,还买不到。

    ......

    李威通过这次模拟,一下想明白了很多事。

    既然这个规律是必然的,那么想要赚钱,自己就必须成为机构,掌控定价权!

    “这还挺困难的!”

    李威又考虑到另一个层面,那就是资金体量。

    两千万的资产在一只小型股票这种资金池中,当然可以拥有短期定价权。

    可如果放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这种资金池呢?

    放在期货、外汇、国际债券等等市场呢?

    又或者说放在互联网流量市场呢?

    很明显,在这些天量的资金池中,两千万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散户。

    “看来任重而道远啊!不但要赚钱,还要考虑在不同的资金池中怎么赚钱。”李威点了根烟,思索起来。

    这样看来,我得列个长远的搞钱战略计划。

    一百万资金该去什么行业,该怎么挣钱。

    一千万资金该去什么行业,怎么挣钱。

    一个亿又该去什么行业,又该怎么挣钱。

    十个亿......

    好像想得有点太远了!

    李威摸了摸兜里的四千来块钱,晃了晃脑袋。

    还好自己可以进入任意服务器获取真实客观的数据,但这也只能保证自己不被利用信息差收割。

    想轻松赚钱还得靠自己的真本事!

    虽然可以修改数据,但这招只能作为杀手锏!

    而且肆意修改的数据如果与现实逻辑不符,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

    ......

    “不对不对,我刚才的想法完全是程序员思维惯性作祟!”李威眉头扬起,低声自语,“这年头现实压根不怎么需要逻辑,往往荒唐得朴实无华!”

    仔细想想前世的经历,李威发现修改数据这种事是资本市场常用的套路。

    比如漂亮国经常出现的乌龙指事件,现在看来,完全就是背后机构利益共同体发现修改数据后,无法平账,干脆编个程序交易员按错键的破理由,来收割散户平账。

    再通俗一点的例子,巴拉特国银行账目数据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无法平账,严重违背现实逻辑,那怎么办?

    好办!

    找个达利特抢劫下银行,让他抢个一百万卢比,然后银行报损三十亿卢比,完美平账,甚至还能小赚,再恰保险公司一波钱,实属赢麻。

    人家根本不会像我这么用心补齐每一处逻辑漏洞!

    再再通俗一点的例子,漂亮国军方修改军需账目数据,动辄一个马桶一万美刀,一个咖啡壶三千美刀,无法平账。

    人家压根懒得补齐账目逻辑漏洞,直接把国会派来的审计员送去见上帝,这问题不就解决了?

    谁敢跟军方计较逻辑不通?还有谁?!

    “其实如果一切太符合逻辑,反而不合常理,只要够狠,够不要脸,管他妈的逻辑不逻辑!要想来钱快,就不能瞻前顾后太多!”李威一拍大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