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 第21章:还真是案发现场

第21章:还真是案发现场

    “同志,抱……抱歉啊,你……没事吧?”

    女青年自行起身后,又伸手将林飞扬拽起,深吸一口气,似乎强行压下心中恐惧,这才断断续续道歉。

    林飞扬觉得,这事儿就挺离谱的。

    “看你样子,是有什么急事儿吧?怎么这么不小心?”

    “那个……同志,我……我看到一具尸体,所以……被吓坏了……所以才没看路……”

    女青年小声解释。

    “什么?尸体?”

    林飞扬惊讶叫出声,幸好周围此时没有一个路人,不用担心引起他人误会。

    “是……我带你去看一眼……我真的被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处理。”

    半晌,林飞扬揉着腰,将自行车扶好,在女青年半拉半拽下,推开这间路边的屋门走进其中。

    “同志,我叫费熙雯……尸体就在那后面……”

    女青年开口低声细语,那小表情,显然害怕极了,伸..出手指,指向一张长藤椅。

    林飞扬走近探头,果然一具男尸躺在地上,心口和腹部各中一刀,地上大面积血浆还未凝固,喻示死者并未死亡多久。

    以林飞扬曾留学为凑学分专注解剖课了解的有限知识来看,此时距离该男子死亡时间顶多两三个小时而已。

    观察一会儿,林飞扬抬头四顾现场,一边开口询问。

    “费熙雯同志,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我在邮电局工作,中午的时候,领导和我说接了个电话,让我来这家人这儿送一份电报,我到这户人家时敲门,没人答应,再敲,这门就自己打开了,我就想进来等着……领导和我说,这份电报是加急电报。”

    “我就坐在那藤椅上,等了十几分钟,突然脚底下有血流出来,我才发现有一具尸体藏在藤椅后面……可吓死我了!”

    费熙雯回答完,林飞扬刚好将现场环视一圈。

    还别说,这家人看着就挺富裕的,而且大概率住着一位独生女子。

    角落里一台缝纫机,旁边一座至少五尺高摆锤座钟,对面两个衣帽架,挂着一件稍显老气的布拉吉连衣裙、一顶装饰着艳丽羽毛的白色草帽、两条大红色羊毛围巾,再旁边是个鞋柜,放着一双女士黑色皮鞋,其余都是布鞋,看尺寸,没有一双适合男人的脚。

    唯一奇怪的是四面墙上各有日历,大门边有两本,一本很正常的停留在今天的日期,其余四本挂在四面墙最显眼位置,却全部停留在二月十三。

    “费熙雯同志,不管怎么说,你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所以嫌疑最大,不过我相信你。”

    “现在当务之急是前往派出所报案,只要你没杀过人,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把今天发生过什么事儿如实说出来,民警自然会还你公道。”

    “好……好的……”

    毕竟还只是个小姑娘而已,现在脑子里一片浆糊,她什么时候经历过这种事?大概听都没听过呢,所以林飞扬说什么,费熙雯就机械的应什么。

    派出所距离这里不远,走过这条街,在拐个弯儿就能看到。

    派出所里,林飞扬一点都不紧张,只是报个案,一来他又没嫌疑,二来主要报案人也不是他。一旁费熙雯却慌张的失了常,紧紧拽着拳头,脸色苍白。

    无法,林飞扬只能代替描述清楚事发经过。

    立刻有三个民警拿上武器,就出门而去。

    “林飞扬同志,由于你们是报案人,所以要做笔录配合调查。”

    点点头,林飞扬表示自无不可。

    于是他和费熙雯分别被带到独..立小房间,分开进行笔录讯问,这是案件调查审讯的基础,害怕嫌疑人互相串供之类的。

    林飞扬一五一十的,将自己想要去工人俱乐部,到被费熙雯撞满怀说起,同时也说了现场环境,以及自我感觉可疑之处,比如那四本不正常的日历。

    2月13号,或者说213这三个数字,一定有什么独特的含义,就像是有人故意制造的现场一样。

    “林飞扬同志,感谢你的配合,你可以回家去了,之后还有什么需要你配合的地方,我们会去找你。”

    道了谢,从派出所自行车棚领回自行车,就飞快向南疾驰而去。

    虽然才不到十一点,他却再没心情继续闲逛下去,说什么也要吃点好吃的,安慰一下受惊的小心灵。

    一直来到西街口,出了斑驳老旧的古城门,没什么行人了,一闪身进入到空间里。

    还是空间里面一切安好,四季随心而变。

    将全身脱..光光,在小别墅常温泳池畅快游玩一会儿,舒缓心情,再冲个澡,这才开始给自己准备午饭。

    青椒腊肉、麻婆豆腐,再来个牛肉芋子,将胃喂的饱饱的,接着回顾思考早上发生的事情。

    事无巨细过了一遍,确定之后大概率不会有麻烦找上门,林飞扬心情才晴朗起来,哼着歌儿,离开空间,开始今日份下乡采购……

    其实就是换个地方摸鱼。

    一路穿过景山公社,低温将泥土路面冻的硬邦邦,倒是让自行车省力不少,到了岔路口,调转车把往右而去,绕开了白沙公社,向东行不过二里地,就进入棠东公社范围。

    林飞扬以前甚少前来棠东公社,主要是这儿刁民忒多了点,七八个大队,五六个都是一姓之村,也就是村子里男女老幼都一个姓氏,其他特点没有,唯一特色就是排外。

    欣赏路旁景色唱着歌,不知不觉就闯进好大一个村子,这里还立着一块木牌坊,上面原来写着什么,已经被‘上围大队’横幅遮住,想来应该是‘上围村’三个字。

    正要来个一百八十度大拐弯,村里大广播正巧响起。

    “广大社员同志,景钢厂来了采购员,大家有什么想卖的,请拿到大队打谷场,采购员孙先勇同志和蔡国..民同志正在打谷场等着大家。”

    林飞扬表情奇怪,竟然还碰到同事了?还是孙蔡这俩难兄难弟,刚好去打谷场瞧个热闹。

    于是便乐呵呵的下了车,跟着一个刚出家门、手提一只大公鸡的社员往上围大队打谷场走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