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 第29章:年味儿回忆

第29章:年味儿回忆

    生活恢复了原样,成为985局编外人员后,林飞扬也没觉得世界有什么不同。

    除了一点……

    十二月末,李炜下班回来,手上提着两瓶酱油。

    “主任说,这批酱油标签贴错了,不好处理,让我们别浪费,硬塞给我两瓶……就感觉,我最近人缘好像变好了。”

    受已去世李父的影响,食品厂私下里有过关于李炜的流言蜚语,导致副食厂员工都很不待见李炜,有意无意总会远离他。

    就为这,车间领导也刻意打压李炜,例如会把最脏最累的活儿交给他干,就好像铲豆渣之类的。

    但自从进入十二月中下旬,车间工人们却一改往日态度,虽不至于讨好,但吃饭聊天、出去玩儿,都愿意带上李炜了。

    “傻孩子,这难道不好吗?”

    杨允柔和的笑笑,李炜虽不是她的儿子,心里也由衷为他高兴:“人缘好了,有更多女孩子看上..你,阿姨就等着哪天有媒人上门呢。”

    林飞扬在一旁也不说话。

    李炜工作环境会发生变化,自然是林飞扬特意交代过老黄,在厂里多多照顾这位好兄弟。

    老黄面子还是挺大的,他早五年前,就作为退伍兵转业分配到食品厂,因为985局的关系,参与过几次特务抓捕,上了厂里大广播通报表扬,连厂长都客客气气的。

    有老黄出手,谁还敢为难李炜?

    从李炜手上接过酱油瓶子,一瓶两斤装,标签上写着‘精品鲜酱油,京城食品厂出厂’字样,但这些字有重影,让人看的模糊不清。

    再转到配料表,好家伙,一水在上辈子某平台看过的‘科技与狠活’,光是鲜味氨基酸就有七八种。

    对此,林飞扬自然是嗤之以鼻。

    黄豆酿造酱油过程中,自然发酵就会产生多达十几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就是酱油中鲜味的来源,既然本来就有,额外再添加一些,就成了‘科技与狠活’,某酱油厂无辜受牵连,也是挺倒霉的了。

    “还是高级货,看来你现在真混的还可以。”

    酱油瓶子是玻璃瓶,色泽黑中透亮,揭开瓶盖,酱香味扑鼻而来。

    “嗯,厂里生产出来,要分配给各单位作为年礼的产品,据说用了新工艺。”

    货是好货,作为年礼也是给各厂领导,标签出了错,食品厂自然不好拿出手,直接销毁是不可能的。

    重新当做散装酱油卖,普通酱油零售价还不够这批货生产成本的,当普通酱油拿出去卖,就是扰乱市场秩序,是原则问题,要被上纲上线的,所以只能够内部消化。

    时间流逝不因个人意志改变,59年最后一天在正常上班中度过,正式踏入60年。

    元旦这天,周四,腊月初三,依然是正常上班。

    一零年代,国内开始使用公历作为官方历法,元旦的概念也在各地流传开,各种庆祝活动却只在名流社交活动中..出现。

    虽然建国时,将元旦确立成为节日,但全国上下却并无庆祝形式,也没有放假一说,老百姓仅且知道国家多了元旦这么个法定节日而已。

    一大早,杨允天蒙蒙亮,起床做好早餐,一笼前一天晚上包好的青菜馅包子、一笼大馒头、一锅大米稀粥、一海碗炒什锦咸菜。

    等家人也陆续整理好卫生,就看到她正翻看日历。

    “飞扬啊,你今天下公社采购,看看有没有多的鸡鸭,野猪肉啊、驴肉啊、有牛肉的话更好了,今天腊月初三,咱家里也该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啦。”

    林飞扬应一声‘好’,精神有一些恍惚,思绪也开始杂乱无章起来,沉睡在脑海深处的记忆,突然涌现开始攻击他。

    上辈子小时候,最初关于过年的记忆还是九十年代前中期,他还在上幼儿园,父母也是在才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

    那时,他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老妈是城里手艺最出名的裁缝,定做一套女装,就大几百上千,在小城里,穿这样一身出去,可比同期名牌有面多了。

    所以家里鸡鸭鱼肉是不缺的,各种副食品、酒水饮料、零嘴、糖果也是一箱箱往家里搬,直到腊月二十三,老爸这个打工人还要继续上班,老妈就会停下工作。

    二十四这天,一早儿开始打扫卫生,接着贴对联,到了晚上就泡米蒸年糕……这种习惯维持到进入新世纪,互联网逐渐兴起,社会上物欲横流,过年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敷衍。

    他很想能够再次感受到小时候过年的气氛,但随着年龄增加,过年除了那一场可看可不看的晚会,似乎已经变得比元旦更像普通的一天了。

    “哥?哥!”

    林果在林飞扬耳边吼了一嗓子,将后者拉回到现实,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重生回到过去快有一年时间了,重新感受小时候年味这个愿望,近乎吃饭喝水一样容易实现。

    “哥,你咋发呆啊?叫你你也不应!”

    嘟着嘴,林果脸颊气的鼓鼓的。

    林飞扬看了好玩,调笑道:“没啥,就是想到一些事儿……你这表情……我教你个好玩儿的,看好了啊!”

    说着,林飞扬就将两侧唇角的肌肉往嘴里吸,顿时上下嘴唇向中间挤..压,上嘴唇往上翘,下嘴唇往下翘,变成了上辈子某女星著名的金鱼嘴。

    “哈哈哈……哥,你真逗。”

    林果也顾不上生气了,看到林飞扬的金鱼嘴,便忍不住开口大笑。

    其他家人注意过来,也开始笑。

    “好啦,哥,别逗我啦,你可真幼稚,我笑点低,不经逗……那啥,我刚刚就是想问你,过年送我个新书包呗?”

    这年头,小初高学生们的书包基本都是单肩斜挎包,因为缝制省布料,也容易。

    穷一点的家庭,就用布头拼接起来,只缝单层,很容易被笔尖捅破。林家这种家庭,杨允给缝过几次,一尺布可以做一个,但一样容易破,她就用两尺布给缝了两层,那笔尖就像毛遂自荐一样,依然捅个大窟窿。

    杨允便放弃挣扎,给买了帆布包,结实、耐用,可架不住笔尖这玩意儿时时刻刻都在磋磨着内袋,林果一个包用三年,早就补了两三个补丁。

    “可以,我去找找哪有工业券,给你们仨一人买一个新书包。”

    林飞扬宠溺的揉了揉林果脑袋,换来小姑娘忸怩抱怨:“哥,别摸我头,我可不是小孩子了,而且摸头会长不高的,同班女生一个个都比我高,一定都是被你摸坏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