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 第51章:廖苏桐来访

第51章:廖苏桐来访

    林飞扬勉强打起精神来,敷衍着招待了费熙雯。

    看得出来,这女同志性格内敛,三番两次上门,这是真对林飞扬有感觉,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但林飞扬对这个妹子实在没什么兴趣,与其吊着小姑娘给她希望,不如摆明态度,最好就是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朋友都懒得当。

    两人一个住在京城,一个住在南郊,放在这年代就好比城里和农村的距离,平时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往来。

    一如当初的林李两家,李父调职食品厂前,两家人关系如此亲近,调职后,他们全家搬到京城中,就断了联系,直到家里出事,还是林飞扬和李炜偶遇,才互相知晓近况。

    又不是几十年后,多少年没联系的朋友,用手机刷刷社交应用朋友圈,就能知友大小事,一个语音或视频弹过去,就可以表达关心和安慰。

    所以,林飞扬对待费熙雯的态度就是‘各走各路、各自安好’。

    他意思表达的很清楚,小姑娘也不是什么蠢人,心中大概已经领会,离开时表情一脸失落。

    送走客人,林飞扬拿出从景钢厂里图书馆借来的书,沉浸到知识的海洋中。

    下午,弟弟妹妹们出门找同学玩儿去了,家里再次有客人登门拜访,而且是个意想不到的访客。

    听到敲门声,杨允停下家务,前去开门。

    “您是……您是哪个和民警一起来过的同志。”

    杨允很惊讶,同时心里忐忑,该不会自家的崽儿,又被卷进什么事情中了吧?

    “你好,杨允同志,我叫廖苏桐。”

    廖苏桐这次上门不似三四个月前那样气势逼人,这次他一身中山装,很有学者气息。

    “哦……噢,廖同志,您好您好,您是来找飞扬的?他在家呢,正在看书……以前上学的时候都不见他那么积极……”

    屋里一顿‘噼里啪啦’,林毅昭也有些忐忑的出现,面上微笑着,和妻子一起,客客气气的将廖苏桐请进家里。

    林飞扬在客厅,或许是太过专注,还在做着笔记,根本没注意到廖苏桐已站在他身后。

    直到杨允略显尴尬的咳嗽几声。

    “妈,咋啦?生病了?”

    林飞扬抬起头关心的询问,接着后知后觉家里又来了客人,转过头,就看到廖苏桐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廖同志?”

    虽是打招呼,却语气诧异。

    以两人在985局上下级的关系,廖苏桐应该是不会登门拜访的,连景钢估计也不会再去,除非公干,就算有事儿,大概率也会让黄子尹上门。

    “跟我客气呢?这是在你家,叫我廖叔就行。”

    林飞扬翻个白眼,咱俩工作不都是要保密的吗?听你口气,似乎很熟悉的样子,又想玩什么春秋呢?

    上次廖苏桐玩心眼子,林飞扬被‘坑’进985局,后者就有了防备——在单位之外,千万要提防这老狐狸。

    学特工科的,可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林飞扬也算是学了特工科,虽然说是半路出家,他也把自己给骂进去了……索性,我也不是什么善茬……

    “行吧,廖同……廖叔,咋想起来来我家了?”

    “对了,这是我父母,我爸林毅昭,景钢厂办主任,我妈杨允,厂办职员,他,李炜,我异父异母亲兄弟,副食厂工人。”

    李炜听到动静,从房间里出来,林飞扬索性一起介绍了。

    廖苏桐一一给几人打招呼。

    看他样子,一点不避讳工作保密性。

    想一会儿,林飞扬也就明白了,与其刻意保密,还不如正常交往,更能让有心人相信,毕竟人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物。

    事实也正如他说想。

    喝着茶、聊着天,杨允按耐不住好奇心,追问两人怎么会成为朋友的——在杨允眼中,廖苏桐是警,林家虽是干部家庭,依然是民,应该说除了上次案件,自家崽和廖苏桐不应该再有交集才对。

    “说来也巧,两三月前,飞扬在下面公社采购,我正好在办案呢,遇上了就聊两句,这孩子眼界开阔,对我胃口,我们很聊得来,就成朋友啦。”

    廖苏桐编个故事搪塞过去,漏洞很大,但家里也没人究根问底。

    快四点,林烨等三兄妹回来,又是一顿介绍。

    “廖同志,今晚不如在我家吃饭吧,就是一顿家常便饭。”

    见廖苏桐没走的意思,林毅昭顺势留客。

    “林同志,你客气啥,别叫我廖同志了,显得多陌生不是?我比你大……额……那啥,我21年7月的。”

    “我4月……”

    廖苏桐和林毅昭同龄,自曝月份,廖苏桐就尴尬了,还好刚刚及时住口,主要是林飞扬上次那句‘说不定你比我爸还大,我得管你叫廖伯’让他先入为主。

    “哈哈……林同志,你比我大,我管你叫一声林哥,你叫我小廖就行。”

    称呼事小,两人一番推搡,最终也没冠以老小,直接称呼对方名字,对杨允也改口,喊一声嫂子。

    “嫂子,你别客气,平时家里吃啥,我就吃啥,我不挑口的……”

    说着,就笑了起来:“我可听大侄子说了,咱家伙食那是比平均线以上还要好,顿顿大白面馒头吃到饱,还有肉。”

    边说,廖苏桐一边对着林飞扬挤眉弄眼。

    呵,这位爷,说假话都不带喘气的,不愧是干特工的人,瞎话张口就来。

    林家吃的好,那是林飞扬说的吗?那是单位背景审查时候调查出来的,但基于林飞扬‘农林大学渠道’被廖苏桐证实,985局也就默认了林家鱼肉馒头的生活条件。

    那问题来了,廖苏桐真去‘证实’了?并没有。

    他和林飞扬除了是上下级关系,还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出于老师对优秀学生的信任,廖苏桐没有亲自去大学查证林飞扬所说。

    林飞扬今后可算是全没了后顾之忧。

    不过为避免惹眼,自从上个月,城里口粮再次下调,林家伙食也跟着下降不少。

    虽说不怕再有小人妒红眼,可三年灾害还是大鱼大肉的,还真有光脚的敢把人套了麻袋,是生是死就由不得人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