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 第59章:火车被截停

第59章:火车被截停

    五位民警将一行五人送上渡轮,护送到火车站。

    其他几位民警将林廖两人怀疑的五人全给带回所里——这叫宁抓错、不放过。

    在众人等待火车时,派初所往火车站打来电话。

    林廖二人怀疑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这五人并非来自海对岸,但的的确确是隐藏在群众中的老鼠屎。

    他们都从内陆而来——这也就解释的通,为什么五人只伪装口音,却不说方言了——在其背后指使者不是国档,而是阿美利卡。

    总有那么一群人向往资本国度,甘当走狗,化身行走的五十万——当然,五十万那是几十年后才有的身价,这群人现在最多值三百。

    “你们证明给我,我去买票。”

    林飞扬起身,伸出手。

    廖苏桐不明所以:“买什么票?单位不是给你车票了?”

    “亏你还是老地吓工作者呢,咱这是要混淆视听。”

    “阿美利卡既然能弄到霍同志几点、在哪儿下船,说不定已经弄清楚我们回程的路线了,毕竟是早就规划好的行程。”

    每天发往各地的火车,最少只有一趟,最多也不过早晚各一趟,要弄清行程实在太容易不过,阿美利卡比海对岸还叫人防不胜防,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火车上安排什么惊喜?

    在安保齐全的几十年后,各种交通枢纽上渗透、暗杀都时有发生,甚至还能成功,更不用说在安保手段满是漏洞的现在了。

    “行,那就听你的。”

    廖苏桐将工作证和介绍信交给林飞扬,霍承三人也拿出各自的证件,包括霍华德在内,他们登上归国船只前,就有人已经将侨胞证办理好并交给他们。

    来到售票窗口。

    “同志,给我五张去余杭市的票,这是我和同伴的证件和介绍信,这三人刚回国所以没有介绍信,这位民警同志可以为我作证。”

    陪着林飞扬的民警对售票人员点点头,同时递上他的工作证。

    等待确认完毕,售票人员无奈摇摇头:“同志,很抱歉啊,集海市没有直达余杭市的火车,你们可以到饶口县转车。”

    沉默片刻,林飞扬开口询问:“除了饶口县,还可以到其他地方转车吗?”

    窗口里,售票人员翻来火车时刻表,一目十行向下寻找:“有的,但是会慢八九个小时,你们可以到日立县转车,这是个小县城,你们明早会抵达,然后要等到晚上,才能乘上前往余杭市的火车。”

    “行,就这个。”

    十几分钟,林飞扬接过五张车票,还有一纸证明,拿着这张证明才能在日立县给霍承三人买到票。

    这时代出个门,确实就挺麻烦的。

    林飞扬无不感叹。

    “民警同志,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们,你们所里有女警吗?”

    回到候车处,林飞扬又开口。

    “又闹啥幺蛾子?”

    “这不做戏做全套,买了票,没人上车,敌人动动屁股就能知道是假的了,所以还要麻烦民警同志换上我们五人的衣服乘车前往日立县,我们则按照原计划在饶口县转车。”

    一通解释,廖苏桐廖苏桐拍拍林飞扬肩膀,脸上有些无奈:“你说的也对,民警同志,麻烦你们了。”

    隔十多年前,还在打仗那会儿,他都没有干过狸猫换太子、金蝉脱壳这些事儿,虽说是敌后工作,耍三十六计也并非是什么日常呀……

    天天各种心眼套路,只能说林飞扬电视剧看多了。

    不过多一个心眼、多一份小心,总归没有错。

    民警们也乐呵呵的答应,甚至因为五人都是男同志,为谁留下来这事儿吵了起来,最终一身高体型和庄梅华差不多的民警,扭捏的换上长裙——能为国家请回来的人才的安全出一份力,这是光荣的事,能吹一整年。

    林飞扬等人同样换了身衣服。

    十人分做两批,从火车站派出所出来,互相再无交流,各自前往站台。

    十多分钟后,隔着两道站台,目送民警登上火车,又半小时,林飞扬、廖苏桐、霍承一家三口登上另一辆火车。

    火车上,林廖两人分上下半夜守着,到早晨又补会儿觉,近中午在饶口县下车,不一小时,登上来往余杭市的火车。

    抵达余杭市,又是一天半以后。

    谁知余杭火车站一天前接到电话,是集海那边派出所打来的,让火车站转告林廖一行人,他们在日立县又抓了一批人,经审讯,果然目标直指霍承。

    这座城市有985局分部,于是廖苏桐一个电话,985局来人,又玩了一手同样的戏码。

    按照原计划,一行人将从余杭直达津海,火车行程超三天,最后津海回京城,最多只需两三小时。

    林飞扬等人又买了转道内陆关安市的车票,最后自关安市回京城,左右不过多花十几个小时。

    这次,985局同事们坐上前往津海的火车,林飞扬等人往西北直奔关安。

    守夜一如既往,由林廖两人交换,直抵达关安市有一段时间经停过久,引起不安外,全程依旧平安。

    到关安,已是深夜,众人无奈,只能去招待所稍作休息。

    早上起床,林飞扬右眼直突突,跳个不停。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迷信迷信……肯定是这几天守夜没睡好,眼睛累着了……”

    临近中午,五人终于登上回家的火车。

    ‘呜呜’嘶鸣着,火车起步提速。

    可能是昨晚好好休息,霍承在开车后聊性大发,林飞扬也极有兴致,两人一问一答,彼此之间对对方都有更深了解。

    霍承和庄梅华两人,都是在三十年代初,各自父母安排赴美留学,两人在美相遇、相知、相爱。

    接着,过去七八年,二人又几乎同时收到家人遭遇厥盆入侵者迫害离世的消息,便决定结婚,并在美定居。

    婚后,两人继续在各自领域攻读学习,直到毕业。

    霍承拿到某名牌大学教职,成为材料学讲师,接着是教授,甚至学校给拨款和实验室,支持他进行研究。也就在这期间,夫妻俩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却都在不到一岁时夭折。

    医院检查,他们的孩子之所以夭折,或许是因为基因缺陷——基因这个概念诞生了半个世纪,但医学界任然对其一知半解。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夫妻俩继续生孩子,孩子夭折概率依旧极高。

    于是痛定思痛,在十八年前,收养了当时三岁的霍华德。

    “原来华德比我小一岁啊……”

    虽然霍华德年龄比林飞扬小,但霍承和庄梅华今年都是52岁,要比林父林母年长了整整一轮——十二生肖过一遍,是一轮。

    渐渐的,夜色深沉。

    林飞扬值守上半夜,其他四人都和衣坐在座位上睡觉,车厢里的灯早已熄灭,只有俩车厢连接过道还亮着一盏昏黄。

    忽然,一声急刹车发出的刺耳长嘶划破寂寥夜色。

    廖苏桐几乎瞬间被惊醒,接着乘客们相继醒来,须臾,车厢中电灯同时亮起。

    “怎么回事?”

    廖苏桐开口询问,但他的声音很快被此起彼伏的抱怨声淹没。

    “不知道,就突然紧急制动……广播也没通知……”

    刚刚刹车声刺耳,绝不是司机正常控制刹车,而是有人扳下了紧急制动把手。

    “你保护霍同志,我去前面看看……”

    “别傻了,要去也是我去,真有危险来袭,我要枪没枪,拿什么保护霍同志,再说你刚被惊醒,根本就不在状态,所以还是我去前面看看。”

    “也好……”

    见廖苏桐同意,林飞扬起身,往火车前进方向的火车头奔跑而去。

    当他穿过五六节车厢,再往前,车厢里挤成一片。

    林飞扬用自由搏击中的发力小技巧,快速穿过人群,途中议论嘈杂,依然被他捕捉过滤出不少有用信息。

    再往前两节车厢发生了枪战,而且死了人。

    是遇上土匪劫车还是……奔着霍承而来的敌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