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不想当圣人啊 > 一百四十四章 郭毅之名传天下!

一百四十四章 郭毅之名传天下!

    柳河村盐场。

    不得不说,孙延铭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虽然是御史言官出身,但他所具备的管理才能,也竟然被郭毅给挖掘出来了。

    旧盐场虽然才建设了一个多月,但因为新盐场的修建,它已然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旧盐场。

    新盐场选址,就在这一大片盐碱地的中心地带,向四面八方以蛛网状辐射。

    因为楚王已经给周围几个村子下发了工钱抵春税告示,是以,孙延铭丝毫不惜人力,从周围几个村子总共招募了两千人。

    这两千人,分成了几个大组。

    一组去开拓并平整道路,这可是大片的盐碱地,千百年来几乎无人踏足。荒凉,是这里的主旋律。

    是以,得开辟出来几条道路,以供行驶。无论是往外运盐,亦或是往里运石碳,一条好路都是无可或缺的。

    第二组,扛着新式洛阳铲去周围四处打盐卤井。按照郭毅所设计的建造图纸,以蛛网状向四周扩散。他们需要打几百,乃至上千口盐卤井。

    第三组,则是去修建砖窑。无论修盖房屋,亦或是铺设地面和道路,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砖石。

    于是乎,五口新窑洞拔地而起。七股冲天的大黑烟,日夜不停的冒着,几里地外就能看到。

    至于第四组,多以泥瓦匠为主,乃是修建中心屋舍的主力军。中心屋舍同样以圆形排列,一个方圆几千米的巨大圆形。

    因为工地太大,工人又太多了,楚王殿下不得不陆陆续续的往这里调派胥吏,以进行监工。

    而孙延铭做为主官,更是以身作则,终日不停的在这个巨大的工地上进行奔波。

    不仅要查看屋舍的修建,还要检查输送盐卤水的管道是否合格。

    因为时节已是夏初,天气炎热,日头毒辣,把他晒得黝黑。

    此时,家中老仆突然送来了一份名刺:“老爷,盐场外来了一名葛衣老者,说是故人,请求一晤!”

    名刺?

    孙延铭看着老仆手中的名刺,很是愕然。似乎,有好久都没有见到过名刺了…

    好像,是离京之后。

    故人?他满心疑惑的接过名刺,翻开一看。一个熟悉的名字,印入眼帘。

    裴希道!

    参知政事,裴相公!

    怎么可能?

    他顿时心下一惊。

    这又不是京城,乃是千里之外的荆湖北路!裴相公怎么可能来这里?

    孙延铭不由得眉头紧锁,而后抬头看向老仆,疑问道:“你亲手接的名刺?”

    “嗯”老仆慌忙点头,同样也是心有疑惑的说道:“那人看着很眼熟,似是在哪见过!”

    眼熟?

    这可是家中老仆,从京城一直跟随自己来到这江陵府,后来又一起来到这张家镇的柳河村。这人生地不熟的,哪有什么熟人?

    莫非,这名刺是真的?

    可裴相公怎么会千里迢迢的来到这江陵府?

    突然,他灵光一闪,对了,荆湖北路旱灾!

    裴相公必是朝廷派来的巡察使!

    想到这,他慌忙站直了身体,整理了一下衣衫,迫不及待的催促道:“走走走!快回去!”

    而老仆见他这份着急模样,丝毫不敢耽搁,驾起骡车就往回赶。

    道路还没修好,颠簸不堪,但此时也顾不得这些了,匆匆忙忙的往回走。

    盐场外围,已然被十几里宽的围墙给圈住了。禁止外人入内。

    葛衣老者四人,被门房给拦在了门外。他们是从西边迂回过来的,而柳河村修建盐场之事,已经传遍了大半个荆湖北路。

    并且,为了修建盐场,可是从周围村子招募了三千多人,一人一天五十文钱。

    他们这一路上,很多人都在谈论此事,传的沸沸扬扬。

    于是乎,他们在好奇之余,也想进盐场看看,此事到底如何?

    结果,等了足有半个时辰,盐场大门才从里面洞开。孙延铭带着老仆,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

    “哈哈哈!”葛衣老者看到他,立时就放声大笑:“孙省身!果然是你个老小子!啊,哈哈哈!”

    孙延铭更是吓了一跳,连忙拱手施礼道:“裴相公,还真是您来啦!某还以为,是何人开玩笑呢!”

    “怎么?你个老倌,不在京里当言官,反到与这里做盐官来啦!”

    额…孙延铭被他调侃的一脸无奈,遂伸手示意道:“别在外边站着了,里面请!”

    裴希道也不客气,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转身就往里走。

    只见一块巨大的照壁挡在门前,上刻一副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裴希道见到之后,眼睛瞬间放大,不自觉的读了两遍,而后大声夸赞道:“好好好!好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孙老倌,你个老小子,学问见涨啊!”

    在他看来,这幅对联正是对孙延铭最好的写照。

    他在京城做御史言官之时,就是一个孤傲清高之辈,不同流合污,不蝇营狗苟,乃是难得的清流。

    被千夫所指,更是常事。

    而现在,被贬出京城之后,又来这里做了一名盐官,又是任劳任怨、做牛做马。

    孙延铭被夸赞的老脸羞红,我能说,这不是我写的嘛?

    “裴相公谬赞了!这不是某写的,是郭二郎闲来无事!”

    郭二郎?

    裴希道闻言一愣,不解道:“郭二郎?”

    “哦,就是撰写望山寻水之术的那小子!”

    “什么?”裴希道更是大吃一惊:“你是说,就是撰写望山寻水之术,创造新式打井法之人?”

    现如今,郭毅之名,已然是传遍了整个荆湖北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有这样一位救苦救难的不世大儒。

    可现在,他好像听到了不一样的情况:“此盐场,这…”

    他不知该如何问。

    孙延铭却是毫不隐瞒,点头应承道:“这座盐场,乃是他一己之力修建起来的!”

    这一下,不止是裴希道,就连身后的阑衫青年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开什么玩笑?

    在他看来,能够撰写望山寻水之术,又创造出新式打井法,就已然是惊才绝艳了!

    尤其是神秘莫测的望山寻水之术,可是高达七成的成功率!

    被无数人奉为神书!

    还有那新式打井法,更是被自家老爹快马传到了京城,递给了当今圣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在全国进行推广。而郭毅之名,也会被世人皆知。

    可现在,孙延铭又告诉自己,眼前这座盐场,也是郭毅所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