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日常

    阳光明媚,旭日东升。

    清晨的阳光照射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让人恍如进入梦境。

    刘睿推开窗户,凉风迎面吹来,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急忙披上貂裘御寒。

    待刘睿走出屋子后伸出手,看着落在手上快速融化的积雪,喃喃自语,“快要过年了啊。”

    这时王猛也推门而出,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朗声道:“新年新符新气象!”而后扭头看向刘睿,意思不言而喻,让刘睿接上下一句。

    刘睿沉吟片刻,嘴角微微勾起,“新春新喜新一年。”

    “彩!”

    其余人也纷纷出门,听见二人的说词忍不住喝彩。

    刘睿面带笑意,这一年家中多了些人气,也喜庆了一些。

    高昂与高思继是渤海高家的嫡系,他们今天就要启程回冀州,而黄忠则是明天启程回家。

    至于典韦和葛从周,还有夏鲁奇王猛四人则是无家可回,典韦早已经在刘睿的受意下,将家中妻儿带来洛阳生活。

    至于葛从周则是孤身一人,天地大地那里去不得,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夏鲁奇也是如此,孤身一人,活得潇洒自由。

    刘睿从自己屋子里拿出一张银票还有一些碎银子交给高昂二人,“你们路上的盘缠,虽然不多,但是足够你们一路上花销,这银票路上买些礼品交给二老,就当是我的见面礼了。”

    高昂本想拒绝,但是被高思继拉了一下胳膊,高思继笑着开口,“那就多谢主公了,我兄弟二人定不会让主公丢了面子。”

    刘睿拍了拍高思继的肩膀,对着高昂说道:“你学学你弟弟,为人处事别那么呆。”

    高昂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高思继抱拳道:“主公,待我二人归来时定会给主公一份大礼。”

    “那我便等着你二人的大礼!”

    高昂与高思继二人没有什么行礼,只有两杆长兵器,一杆枪一杆槊,二人的兵器都是可以拆分的,槊头与枪尖二人用黑布包裹,挂在腰间,以防万一。

    若是紧急时刻来不及组装兵器,那么枪尖和槊头也是可以用来杀敌的。

    刘睿目视二人离去,扭头看向王猛,“景略,我们也是时候运作一番了。”

    王猛点了点头,“是啊,乱世即将拉开序幕,我等也要有一处安生立命之所。”

    葛从周轻声开口,“幽州有个白马将军公孙瓒,并州有丁原,冀州又有许多世家,盘根交错,其他地方虽然更容易掌控,但是偏离北方,缺少战马。”

    王猛接着葛从周的话继续说,“缺少战马虽然并无大碍,但是在战场上一千骑兵和一万骑兵是天壤之别,哪怕步卒有一万重甲也拦不住一万骑。”

    刘睿点了点头,“骑兵的作用是其他兵种无法比拟的,可以人数少上一些,但不能没有。”

    “若是有陌刀就好了。”

    葛从周疑惑问道:“陌刀是何物?”

    刘睿倒是忘了这一茬,现在根本没有陌刀这个概念,也没有这种兵器,开口解释道:“陌刀重达五十余斤,精铁铸就,非军伍头等锐士健卒不得手持,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

    葛从周与王猛隋虽然听着很厉害的样子,但是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二人也就将信将疑。

    刘睿笑着开口,“一身材壮硕的男子手持陌刀,经过训练,一人可挡一骑,千人犹可挡千骑。”

    葛从周有点不信,他也不是没见过一步可挡一骑的人,那都是有武艺在身的,要说士卒经过训练能一人挡一骑他是万万不信的。

    秦琼也凑过来,听着三人的交谈,听见一步挡一骑也来了些兴趣。

    王猛若有所思,“若是真有这样的一千人,在战场的影响力是其他精锐步卒无法比拟的。”

    典韦是听不懂这些,也不在乎,但是他不是傻,骑兵和步兵的区别典韦还是知道的。

    几个人凑在一起,畅谈到傍晚。

    刘睿起身拍了拍自己身边的秦琼和葛从周,“别聊了,吃饭,明天我们去那些孤儿那里看看。”

    典韦摸了摸肚子嘿嘿一笑,“俺也饿了,主公今晚能不能喝酒。”

    王猛等人一听喝酒双眼都直冒绿光,目光灼灼盯着刘睿。

    刘睿无奈一笑,“行,不过说好,一人三碗,多了没有。”

    典韦嘿嘿一笑,“行啊,三碗也行。”

    刘睿让人叫来英雄楼的做菜师傅,告诉他临时加班,没有工钱。

    厨子倒是笑呵呵的一点不在乎,他的工钱本就是所有人中最多的,给自己恩人做一顿饭而已,他还没那么小气。

    不过最后刘睿还是给了厨子一百两银票,本来厨子还推三阻四的,但是刘睿告诉他这一百两是就算是给他儿子的新年红包了,厨子也就收下了。

    ……

    第二天一大早,刘睿就带着众人前往洛阳城外的一处庄园。

    这个庄园就是刘睿放置孤儿的地方,刘睿把这里分为文武两院。

    至于教导他们的老师是刘睿花钱请来的。

    蔡邕是刘睿的老师,刘睿在刚刚来到洛阳城时结识的,也是刘睿让刘宏这样做的。

    理由就是他身为汉室宗亲,不能没有学识,就让刘宏给他找个老师,刘宏那里知道谁适合,刘睿就请求刘宏让蔡邕给当他老师。

    一开始蔡邕还很不乐意,时间一长,相处下来蔡邕也就认可刘睿这个弟子了。

    之后刘睿收养孤儿,并且把意图告诉蔡邕后,蔡邕二话不说,收拾衣物准备去教导那些孤儿。

    至于武院就是卢值担任。

    卢值是蔡邕写信请来的,卢值倒是十分乐意,身为汉朝仅剩的几个忠臣,为大汉教导一些新鲜血液的事情卢值当仁不让。

    卢值曾赠给刘睿一卷兵书,这个时代谁家里有兵书都恨不得当成传家宝,那里还会赠送给人,卢值的这份恩情他刘睿不会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