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大奉桃源纪 > 第六章童养媳

第六章童养媳

    “这不得行!我特么才十岁!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景元也是一脸的懵逼,什么玩意?十岁就给自己找个媳妇,虽然比现在比自己大六岁,但是要明白景元本身也是三十岁的男人了,算上在这个世界的十年,也是四十多岁的老男人。十几岁的小丫头,虽然酷似前世的神仙姐姐,但也不能做自己的童养媳吧!

    “哈?不是你要给君儿月例吗?你不是看上她了吗?你俩还天天腻在一起,你侬我侬...”景福绝对是想不到所谓的月例只是景彦君的工资,只是觉得孙子眼光不错,景彦君要身材有身材,要才学有才学,家庭门楣也不错,虽说比景元大六岁,女大三抱金砖嘛,这一下还能抱两块金砖,简直不要太赚了。

    “都是什么和什么啊,月例是工资,就是束脩,君姐在学校做先生的束脩。不行,这事绝对不得行。至少现在不行,我才十岁,做人不能太禽兽!!!”十岁就给娶媳妇,让景元想起了前世看到的大丈夫,小丈夫之类的电视剧,古代的童养媳大多都不幸福,而且很多都很绿。

    “爹,族长,这事绝对不行。女儿不想嫁人,只想守着爹爹!女儿要一辈子守着爹爹,给爹爹尽孝。”景彦君使用了外人难以见到的撒娇神术,也只有在景德满面前景彦君才会撒娇。她理想中的丈夫,是一个盖世英雄,而不是一个毛都没齐的小屁孩。尽管这个小屁孩身份高贵,才学也不错,但始终改变不了他是小屁孩的事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容违背”景德满冷峻的面容,冷漠的话语深深的刺进景彦君的心里,她以为自己撒撒娇,父亲就会和以前一样改了主意,只是他也没想到父亲竟然做的如此决绝。

    “我爹没同意,不算吧?”景元略带试探的问道。他大抵是明白自己反抗不了,既然反抗不了,倒不如换点好处,比如套一套景福话。而且娶了景彦君这个神仙姐姐其实也不错,大不了等到景彦君找到如意郎君再合离便是,自己是还是那个尊重女性的好青年,好孩子。

    “你爹同意了...咳咳...我昨天给你爹烧纸,你爹托梦和我说的。咳咳!”景福差点说漏嘴。景元的父亲的确同意了,不过不是托梦,是写信。

    “那我考虑考虑!”

    “你考虑个毛!回你的学校玩去!爷爷做主了!德满呐,选个吉日咱们就把聘礼下了。”

    “族长,德满这就准备!”

    出了景德满的宅院,二弟子景彦坤气鼓鼓的,边走边嘟囔,看见路边的小草,就骂小草为什么长成绿色,于是就踩两脚,看到树木长得太高就骂两句,然后踹一脚,抱着腿跳着走。神仙姐姐景彦君仿佛是丢了魂一样,如同行尸走肉跟着弟弟前行,俏眉紧锁。而景元像是一个没事人一样,他本来也不是一个能被世俗礼法所能限制的人,只是想着待景彦君情绪稍稍缓和之后,再劝慰一番。

    从刚才的事情中,景元便得知,自己的父亲的确还活着,这就说明父亲十年前的党争失败了,然后把自己藏在景家村,甚至不敢探望,这说明父亲一定是被敌人紧紧的盯着。从可以和景福沟通上判断,并没有被软禁,自己也不用上演千里救父的苦情戏码。

    景元走后,景福和景德满便皱起了眉头,二人也都知道,景元父亲的事情是瞒不住了。只不过,现在还不能告诉景元。他们也怕景元知道后,会打乱他们的计划,若是景元去了秦岭深处的寨子,肯定会发现这处寨子每天都有大量的细盐流出,现在更是建起了高炉,打算炼钢。景福把得来的技术全部用在了寨子里...

    经过景元的悉心劝说之下,神仙姐姐景彦君也是打开了心结,而且景元现在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以后自己若是遇到如意郎君,的确是可以合离,这个时代的女子,地位其实不算太低,也可以抛头露面,骑马射箭。

    学校的种子种下了,剩下的就是等待开花结果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久,教育本就是百年计,只有足够多的人觉醒,才能满满的推动社会进步。人们是智慧的,可以利用智慧去创造世界,去探索世界。

    中学班是十岁到十五岁的孩子,也是即将面临叛逆期的孩子,对于叛逆期的孩子,适当的军事化管理会尽快的塑造他们的性格,当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把这种热爱当成信念,为了这份信念可以奋不顾身。

    景元要做的就是把前世还记得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交给他们,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景元虽然懂得不多,但是作为思想的种子已然够用,前世的科技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的研究探索出来的,这个时代也是会有几个能改变世界的人才出现。学校的实验室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景元的书房里也是有着不少理论等着验证,这些东西都被景元记录在册,编上了编号。至于景福偷偷翻阅自己的图纸和手册,景元是装作不知道的,至于景福拿去做什么,景元大概也能猜的到。

    最初景元巡查教室的恶趣味也逐渐消散了,支配学生们的恐惧也变得索然无味,这些学生们除了基础差点,倒是都很努力的学习,在他们的心里能成为读书人,就像前世那些想要成为有钱人的心理是一样的,都是拥有着迫切的渴望,都是可以为了这种渴望奋不顾身。

    自从成立了学校,孩子们不再吃家里的粮食,景家村的幸福指数在日益增高,小点的孩子不用自己操心,大点的孩子还能挣钱,这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相比于别的村子,景家村绝对属于另类,村子足够大,青壮足够多,土匪们不敢来,村子里最大的地主还是自己的族长,而且少族长是个败家的玩意,为了什么味精,一天要把几百斤海带喂猪,海带其实不值钱,据说这玩意在大海里有成千上万斤,就是运过来比较费钱,好在挨着汉水,船运方便。

    别的村子就不一样了,有很多村子甚至连自己的田地都没有,只能租种,近年来朝廷要给北辽岁贡,从最初的四十税一涨到了十税一,整整一成。地租也不低,也有足足两成。而且土匪们更是肆无忌惮的收取两成用作岁粮,不给不行,不给就屠村。官府每次围剿,都是要征粮才肯出兵,每次围剿都是失败告终,然后土匪就更加疯狂收缴岁粮。到后来似乎成了惯性,官府也不管了,土匪一年也只收两次。

    稻子和小麦一年可以种两季,比着大奉最初的时候一年只种一季小麦来说,产量的确高了不少,产量高了,人口多了,百姓们依旧存不下余粮。更何况,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只有一半是自己的。

    桃源县最大的地主就是周家,当代家主是周旺,人称周大善人。周家更是拥有着桃源县近八成的土地。据说周家先祖和开国皇帝是同宗,当年整个均州都是周家的封地,只不过爵位的更迭,让周家仅剩下桃源县一县之地,更是连爵位也没有剩下。

    周家当代家主周旺,更是以复兴周家为信念,在周旺掌家的三十多年里,周家的田地更是从最初的六成翻到了八成,要知道,整个桃源县足有三十万亩良田,周家三十年就多了六万余亩地。剩下的土地,也是被景家这样的豪绅家族拥有着,普通百姓可能只有充当佃户的命运。

    麻绳总挑细处短,厄运只找苦命人。一则朝廷征丁的公告,让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桃源县百姓,更加的举步维艰,本就生活不易,却又要把青壮劳力征走,大奉征调民夫,口粮都需要自备。

    一时间,整个桃源县都是愁云惨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