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坏人必须刀 > 第十二章 请公子入瓮中

第十二章 请公子入瓮中

    这一觉李非白睡得格外舒爽,当他醒来时,已经到了第二天清晨,窗外的阳光松松软软,照在尤是朦胧的脸上,恰如昨夜的安抚一般,让人渐渐恢复了精神。

    乔喃喃打了盆水来到了屋内,盈盈一笑如是水波:“李公子,梳洗一下吧。”

    李非白穿好衣衫下了床,给了她一个极尽温软的微笑:“谢谢。”这一声谢不单单只是现在,还有昨夜的那一番舒动人心的服侍。

    乔喃喃有些不知所措,她层听过小侯爷的名声,向来都是肆意妄为,像此刻如此怜香惜玉,倒是着实让他有些吃惊:“李公子客气了,早点已经备好,我让下人端上来吧。”

    李非白洗完了脸,将毛巾丢在了盆里:“不了,我还有事,先走了。”随即掏出了五张百两银票给了乔喃喃。

    乔喃喃连忙推辞:“不行,汪公子都付过了,若是让他知晓,奴家要遭罪的。”

    “不必客气,就当交个朋友,来日或许还要麻烦喃喃姑娘呢。”李非白将银票硬塞给了她,完事后匆匆离开了群芳阁。

    这种一掷千金的感觉真是畅快淋漓,原来当有钱人的感觉是这样啊!他有点自我享受,但更多的是感恩昨夜的相助。

    他走得很快,路过很多早餐小摊,各式各样的搞点小吃,各色品类的食品芳香,勾得他忍不住想要驻足一会儿。但他仍是没有停下脚步,毕竟李酷等人的安危情况是他现在最想知道的事情。

    回到天通客栈,他们果然已经都安全到达。他快步上楼向自己房间走去,门是开着的,他迫不及待的跑了进去,小刘正在给李酷端洗脸水。

    李酷一见李非白回来,顾不得一身一身伤势,忙下床跪下给他行礼:“属下多谢少爷救命之恩。”

    李非白有些不知所措,忙一见健步上去将他掺了起来,看着满身绷带的他笑道:“李护卫言重了,咱们都是自己人,就别弄那么多虚礼了,你没事就好。”

    “少爷,您总算回来了,我都担心死了。”小刘在一旁说道。

    “我能有什么事,孙公公呢,他们也没事吧?”

    “没事,他昨晚就连夜回宫了,让我们在这等他消息。”李酷说道。

    “那就好。”

    “只是他说——他说——”

    “他说什么?你别支支吾吾的,快说。”

    “少爷,我说吧,孙公公他说你少年人火气旺,都被追得那么狼狈了还有心情去群芳阁,真是让他羡慕啊。”

    “哈哈,他?他何止得羡慕我,全天下男人他都得羡慕。”李非白大笑起来,忽然想到了什么,“小刘,你全名叫什么,昨天本来想和掌柜说你名字的,可是一直没想起来。”

    “少爷,小的全名刘产。”

    “流产?”李非白双目一张,随即自顾自语了起来,“还是叫你小刘吧。”

    “少爷想叫什么就叫什么。”

    这时,李酷突然有些局促了起来:“少爷,您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

    李非白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毕竟都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他拍了拍李酷的肩膀:“酷哥,你说说,我以前是个怎样的人?”

    “少爷,这一声哥属下可不敢当,若是叫外人听去了,恐遭人非议。”

    “李护卫,别紧张,这不没有外人嘛,我们几个,都是一起经历过生死的,自己人,随意点,没关系。”

    “是,但凭少爷吩咐。”

    李非白看他一本正紧的,不禁想笑。他马上催客栈伙计准备了早点,三人在房内有说有笑,吃得不亦乐乎。

    “李公子,安好啊?”忽而,一个熟悉的声音自门口传来。三人一起回过头去,只见孙公公笑呵呵的站在那里。

    “孙公公,您没事可太好了,都是小子的过错,害得你也跟着遭罪。”李非白忙站了起来,迎上前去。

    “无妨无妨,虽然路上有些坎坷,但也让咱家看到了李公子的本事,当真是艺高人胆大,佩服佩服。”

    “孙公公您客气了,运气好,纯属运气好。”说着,李非白从怀里又掏出了好多张银票,使劲往孙公公手上塞。

    孙公公也不客气,尽数收下:“李公子,今儿咱家来是特意宣读皇上的口谕的,李非白接旨。”

    李非白三人一听,便要跪下听旨。孙公公却笑了笑:“李公子,不必多礼了,咱家直接说给你听就成了。”

    “多谢孙公公。”

    “皇上说了,明日辰时召你殿前面圣,要亲自考一考你,好好准备吧。”

    “什么,还要考我,不是只要面圣就好了?”

    “李公子,你想什么呢,不好好考考你,怎么给你授官封爵呢?”

    “这——,我啥也没准备,这可如何是好?”李非白完全懵了。

    “放心,李公子,都帮你准备了。”孙公公一脸坏笑,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都在里面呢,这可是咱家废了好大功夫在搞到手的,背熟它,明天准能过。”

    李非白,忙接了过来,长长松了一口气:“还得是公公,小子谢过了。”

    “李公子,将来要是飞黄腾达,可别忘了咱家哦。”

    “绝对忘不了。公公,您可是我们的亲人啊。”

    二人相互客套了一会儿,李非白将令牌换给了孙公公,孙公公传完口谕,便回宫了。

    李非白吃完早点,又开了个房间,打开手上的册子看了起来。册子上面都是一些关于排兵布阵、战略谋略的解读,一想起之前所听说的,看来皇帝是真打算让他带兵打仗去啊。

    面圣毕竟是个大阵仗,他也不敢懈怠,这可是见这个世界这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一个人,稍有不慎便会人头落地。他再一次化生为小镇做题家,重新恢复到了高考国考时的精神状态,不论是死记硬背还是从中取巧,势要将这些要点都记在脑子里。

    对于一个曾经的卷王而言,背书那都是常态,毕竟在现代社会,这是很多底层社畜应有的技能,也是万幸,他对于历史军事等知识都有涉猎,侧面帮助了他加强记忆。就连当晚梦回现代,他也不忘多花时间来恶补这一类知识。

    该来的终是会来的,翌日,阳光明媚,宫中大殿之外,李非白驻足而立,等待着皇帝的召见,从辰时到巳时,时间一点点过去,可这皇帝的传信却久久没有到来。

    金銮殿上,皇帝和一众大臣经过小半个上午的商讨,终于将一些议题都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该是李非白上场了。

    皇帝对众大臣说道:“诸位爱卿,大家也都知道,瓦剌举兵南犯我昊特城,朕已遣于跃大将军带兵御敌,如今前方战事僵持不下,朕有意再选一位将军领军北上,助于大将军一臂之力,以解瓦剌之患。众爱卿素知安定侯李家世代为将,李老侯爷也未本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其子李靡也曾是朕的大将,三年前北上拒敌时为国战死。朕听闻李家贤孙李非白,不过弱冠出头,便已通晓古今兵法谋略,而且武艺高强,朕今日召他进京,欲在此大殿之上试他一试,若真如传闻所言,便封他哥将军。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帝的话是说得客气,但显然这一切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众臣也没理由反驳,只能随声附和。

    “那好,召李非白见驾。”

    “召李非白进殿面圣。”

    “召——李——非——白——进——殿——面——圣——”声音一环接着一环,终于传到了李非白等候的墙根,很快,一个小太监领着他进了大殿。

    这是李非白头一回见这么大的场面,金銮宝座之上,看那皇帝也不过二十几岁,却是好生威仪。有道是入乡随俗,李非白哪怕再不习惯,也只能叩首下跪,喊一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倒也客气:“李爱卿平生,起来说话。”

    “谢陛下。”李非白站起身来,偷偷扫了一眼周围群臣,没一个给他好眼色的,都在指指点点。

    “李爱卿,朕在宫中时就听闻你通晓兵法韬略,也曾在清州带着衙役官差捣毁了几伙山贼,保一方太平,此事可属实啊?”

    此事属实?这鬼知道。李非白听得一脸懵逼,这事之前也没人提起啊,还有这一遭,他不禁感慨起了古人以讹传讹的能力,这是丝毫不逊色于现代的网络谣言啊。他极力克制着自己的表情,正色道:“陛下,都是一些小事,不足挂齿。”

    “欸——,爱卿莫要自谦。如今瓦剌大军来犯,正是爱卿为国出力的时候。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朕把你的事迹与众卿家说了,大家都将信将疑,不如今日在大殿上考考爱卿,看看传闻是否属实,爱卿以为如何?”

    李非白想,这你不早就定好了吗,又何必明知故问,他答道:“但凭陛下吩咐,臣莫敢不从。”

    “好,来人啊,拿沙盘过来。”

    须臾,一众侍卫便将一个长桌一般大小的军事沙盘搬到了金銮殿中央。

    皇帝指着那个沙盘说道:“大家随意点,不用那么拘谨。”

    “李爱卿,考题也不复杂,朕且问你——”

    皇帝正要往下说话,一个刚劲有力的声音便响了起来:“陛下,出题这事又何必劳您费神,不如由微臣先来试试李公子,若微臣不敌,再由陛下亲自下场考验。”

    “这——”皇帝有些犹豫,但又没理由反驳,他思虑了片刻,点了点头,“好吧,那就让严爱卿先来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