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第一世家 > 第八十三章保护我们

第八十三章保护我们

    苏盛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古代人这么大胆。

    在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情况下,还敢无限制剥削底层人。

    尤其是阿史那社尔。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把底下人当奴隶看待,还说的理所当然的人。

    就是真不怕被砍死呗?

    也别说什么以孝治天下。

    南北朝时候杀兄弑父的有好几个,伦理纲常在上层社会早就破碎的如玻璃渣一样。

    还是钢化玻璃破碎的那种,稀碎稀碎的,拼都拼不回去的那种。

    阿史那社尔也听出苏盛声音里的无语,不过他不在意。

    “我肯定是怕呀。”

    “但我得努力赚钱加强自己亲信的实力,好更加容易的镇压他们。”

    阿史那社尔说的理所当然。

    他也怕被人砍死。

    他们草原比中原混乱多了。

    草原之上,强者为尊,这是最基础的运行道理。

    能打的就能晋升。

    晋升后更能打的就有机会组建自己的部落。

    组建完部落后的人就能尝试夺取自己这一族的王。

    如果这个时候你还能打,你就可以开始夺取草原霸主的位置了。

    晋升之路很简单,就是你能不能打。

    而保位之路也很简单,也是你能不能打。

    在阿史那社尔看来,自己要想维持住能打,就得不停剥削部落里的底层牧民。

    还要带着这些牧民去剥削其他部落的人。

    苏盛听完阿史那社尔的话后,叹口气,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给牧民发工资的权利我是绝对不会给你的。”

    “如果你不满意,你可以去和李总管谈。”

    既然你们草原讲究一个拳头大就是硬道理,那我推荐你去和李靖谈。

    苏盛觉得李靖现在拳头就不小。

    阿史那社尔翻个白眼,好家伙,你是一点好处不愿意给啊。

    他来之前就知道苏盛不会把发工资权利给他,但他觉得苏盛多少会给点好处安慰一下的,现在可好,是一点都不愿意给呀。

    和李靖谈?

    他还没疯呢。

    朔方军营里那三万精锐大军他是见过的。

    出身将军的阿史那社尔非常清楚将军处理问题的最终手段。

    那就是大军开片。

    为什么皇帝恐惧大权在握的将军。

    那是因为这帮人被逼疯后是真的会大军开片。

    李建成输给李世民的地方就在于李建成没有将军属性。

    李世民有,而且非常重,所以他发动了玄武门。

    汉朝外战不怂的原因也有将军属性的原因。

    两汉年间的汉朝丞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大将军不得坐。

    尤其是周勃扶持汉文帝登基以后。

    汉朝的丞相基本就进入了将军一系手中。

    每一个汉朝的丞相,都上过战场,指挥过战争。

    就连霍光这种文人出身的家伙都上过战场。

    当然,这条军功才能当丞相的要求也确实是好。

    最起码,汉朝的军队非常能打。

    外战内战都不怂。

    不服就开片呗。

    七王之乱,丞相第一个建议开片。

    匈奴来袭,丞相还是第一个建议开片。

    天灾大雪,黄河都结冰了,丞相建议动用军队去铲雪。

    天下大乱,乱臣贼子篡位,丞相建议开片,胜者王侯败者寇。

    农民起义,丞相建议开片,把造反的都杀了。

    军队出击匈奴,没有战果,丞相建议就近砍一个小的外族,主打就是一个贼...呸...兵不走空。

    因为汉朝太过威武,草原有也学习了他们的风格。

    所以阿史那社尔完全不敢去找李靖。

    阿史那社尔没有想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没有生气

    反正他已经赚的够多,就当给自己麾下的牧民发福利了。

    而且他还能从其他地方赚嘛。

    “三原伯,我麾下的牧民能出来干活的都出来了,剩下的得留在牧场里放牧。”

    “所以我想问一下,你接下来要是再需要招募牧民,可否把这个活给我,让我赚一些其他部落牧民的钱。”

    阿史那社尔嘿嘿笑着。

    苏盛打量一下他,忍不住吐槽道:“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呢。”

    阿史那社尔露出看似憨傻的笑容。

    贼不走空,来了他肯定得赚一些东西。

    “如果有那一天了再说。”

    “不过我大概率会把外面部落的牧民工资给你。”

    苏盛脑海里把这件事过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就答应下来。

    钱嘛,给谁赚不是赚。

    得到苏盛的准确回复后,阿史那社尔果断离开。

    又赚了一点。

    “颉利知道自己手下的阿史那社尔这么黑吗?”

    “话说,如果给出足够的利益,以阿史那社尔的黑心程度,是不是能直接背叛颉利啊。”

    苏盛忍不住嘀咕道。

    他觉得这点还是有可能的。

    历史上灭突厥后,突厥的大将,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芯何力,阿史那思摩等人都活了下来,并且越过越好,整个贞观一朝都没有搞事。

    这证明他们对颉利的忠心并不那么牢固。

    送走阿史那社尔,苏盛开始日常给李世民汇报工作。

    然后又开始给质舞写信。

    他们夫妻现在的感情全靠信件维持。

    苏盛一边写信一边忍不住感叹后来的儒家为何要设立三从四德了。

    就这丈夫一出证就是几个月起步的情况。

    没有一个思想牢笼辅助,这女子很容易掌控不住自己的。

    在心中,苏盛一如往常的先写自己对质舞的思念之情,把一名离家丈夫的思家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然后才开始写质舞上次写信来对养牛场的建设和经营问题。

    苏盛都一一给出解答。

    顺带着,苏盛还拉这个刚有点眉目的养牛场一起投资高产草种。

    高产草种的研究刚有点眉目,但还没完全出来。

    草原牧场苏盛也只是打算先糊弄着。

    高产草种是征服草原最重要的物品。

    只有把一亩地产草的量拉上来后,才能进行畜牧养殖。

    靠天吃饭始终不如靠自己吃饭。

    就像后世的内蒙古,他们的地盘连现在突厥掌握地盘的三分之一都没有,但他们靠畜牧养殖养了两亿头牛羊。

    当然,这里面也有时代差距在里面。

    质舞最优秀的地方就在于不抬杠。

    确定苏盛很尊重自己,很爱自己,她愿意在大事上支持苏盛。

    所以她毫不犹豫的投资了高产草种的研究。

    说完这些,苏盛又问了问山药和板栗的研究情况如何。

    额外嘱咐道,不怕失败,一定要持之以恒的研究。

    这是保他们夫妻一世富贵,保苏家最起码三代平安的好东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