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第一世家 > 第八十五章外面的世界真大

第八十五章外面的世界真大

    “玄奘法师是一位真正的高僧,据说他在草原时曾给铁勒部的王讲述佛学和草原信仰之间的关系,更是传下简单的草药知识。”

    “因为他的博学,法师进入西域时是由铁勒部勇士带领进去的。”

    即使讨厌死铁勒部,苏玥还是尽可能的去讲述。

    “同样是因为铁勒部,法师进入西域时就受到各国的欢迎。”

    “但法师并未骄傲自大,而是和每个国家的使者都进行交流。”

    “在西域,法师并未只给王公贵族讲经,也深入民间之中,给各国百姓进行讲经,利用自己的医术给孩子进行诊断。”

    “看到贫苦人群,法师还会教授他们编织草鞋。”

    “法师除了关注百姓生活,还曾进入乡间之中观察农桑,为一些百姓指出其中不对的地方。”

    “玄奘法师,真的是一位得道高僧。”

    .........。

    在苏玥生动的讲述下,苏盛仿佛见到了一位大和尚背着行囊,杵着权杖,一步又一步的丈量西域大地,默默的记录着西域的风土人情,并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他们转化成大唐人能理解的东西。

    “玄奘果然信守承诺。”

    苏玥等人看到的是一位得道高僧想要普度世人的心。

    苏盛看到的则是玄奘在认真工作,为大唐记录西域的风土人情。

    西域,高昌国。

    玄奘把自己在西域游历的经历全部写下,包括观察到的,西域各国的关系,风土人情,特产等等。

    然后把这些一起编写成一本西域游记。

    写完后,玄奘又单独写了一封信,之后找到高昌国王,让其帮忙把这封信送到大唐去,把西域游记交给大唐皇帝陛下,把信交给苏盛。

    高昌国王听到要交给大唐皇帝陛下就很激动。

    这变相的证明了玄奘在大唐地位之高。

    他们西域虽然距离大唐遥远,但高昌国王忘记不了西域历史中记载的大汉远征西域的场景,更无法忘记史书中东汉末中原大乱,一位西凉太守带着几千兵役过后的百姓来西域打劫的场景。

    高昌国王琢磨着,以中原人的性格,早晚得再打到西域来,他还是未雨绸缪一下,赶紧和大唐打好关系的好。

    玄奘前脚离开西域,后脚高昌国王就暗搓搓的派出使者来到大唐。

    李世民拿到玄奘送来的西域游记后,和蔼可亲的安抚了高昌使者。

    紧接着就召集了文武群臣。

    “高昌有宝贝。”

    李世民对着自己的嫡系开口就是王炸。

    长孙无忌等人不懂。

    高昌国有什么宝贝。

    “玄奘说在高昌国见到有百姓用棉花做被子,非常暖和。”

    长孙无忌等人瞬间明白了。

    棉花,可种植。

    有机会普及到全大唐。

    有机会解决百姓过冬问题。

    而且这玩意既然可以做被子,那也就代表可以做衣服。

    军队冬衣又增加了一个选择。

    冬天作战的难题也可能有解决方案。

    大唐文武群臣当即拍板,收购一起高昌棉,研究一下。

    苏盛的日子一如既往的悠闲。

    每日处理一下互市和钱庄的事物。

    抓住机会就在朔方多开几个工厂,努力把草原民众吸引过来打工。

    偶尔再挑拨一下草原百姓对各个部落主的意见。

    比如让人偷摸和草原民众说,你们的工资本来是多少多少着,但先是被阿史那社尔剥削一层,然后又被你们各自部落的部落主剥削了一层。

    说着说着就可以扯上中原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中原的谁谁,就是因为被克扣工资而造反的。

    再配上详细的故事情节。

    轻易的就能在草原百姓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毕竟,有些事情,不是看你敢不敢干,而是你知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苏盛以前认识一个网络小说作者。

    据那个作者说,他看了几年小说都没有想过去写。

    结果就因为某天家族聚会时,自己的姨弟说了一句某某个网站可以写小说,他无聊时就去投稿了。

    然后就被网站直签。

    有时候,人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而已。

    再之外的其余时间苏盛就是听苏玥继续讲她知道的西域故事。

    顺带看她酿酒。

    苏玥会酿酒是苏盛没有想到的事。

    苏盛一开始知道的时候忍不住说了一句姑娘,你人设崩了。

    你一个连基础活都讨厌的姑娘,怎么可能会酿酒。

    苏玥则脸红的表示,因为她喜欢喝酒。

    她喜欢那种酒液入喉的感觉。

    更喜欢微醺的状态。

    喝酒技术是她某一天喝酒喝到一定程度后,她觉得那些酒实在是弱爆了。

    她去说,卖酒的说你行你上啊

    她就亲自上手研究,学会的。

    这个理由苏盛是认可的。

    就像她那位化学女友在某个时间开始写科幻小说一样。

    主要原因就是她觉得那些科幻小说太垃圾了。

    她去说,还被喷了一句你行你上啊,然后化学女友就亲自去写了。

    结果,还真行。

    大多人都是经不起激将法的,都会被一句你行你上啊给刺激到。

    为了支持苏玥酿酒,苏盛特意从钱庄拿钱投资了一个果酒酒厂。

    然后和梁洛仁说,朔方周围,来年的水果他都要买了。

    钱庄掏钱。

    花朝廷的钱,办自己的事。

    就是一个字,爽。

    当然,苏家也是有股份的,技术入股也是股嘛。

    苏盛拿了三十,苏玥拿了十。

    苏盛觉得自己就是古代的大慈善家。

    苏玥对此并没有什么要求,她觉得不让自己干活,还不用伺候人,还有酒喝,就挺爽的。

    当然,这样操作肯定是违法的,苏盛特意写了三篇文章去忽悠三省,第一篇叫“技术多重要”,第二篇是“工厂扶贫”,第三篇日“振兴大唐国产与抵制外产”。

    三篇文章获得了三省的高度赞赏。

    尤其是“振兴国产与抵制外产”,引起了三省的高度重视。

    大唐因为粮食不太够用,从武德年间就在执行限酒令。

    民间不允许酿造粮食酒。

    大唐官方也由李世民等人带头喝果酒,主要就是从西域购买。

    贼贵。

    房玄龄等人觉得这个投资是值得的。

    万一朔方酒厂成功了,那大唐以后的买酒钱就不用给西域了。

    而且酿果酒还能带动朔方一大帮百姓的收益。

    很值。

    重要的是,酒厂有六十的股份是钱庄的,到时候这就是印钞机。

    在这段时间内,苏盛还想过要不要把烟搞出来,那玩意是真赚钱。

    还不像五石散一样有副作用。

    可惜的是大唐没有烟草,那玩意现在还在美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