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武当三代弟子开始 > 第七十二章 坦白(二合一)

第七十二章 坦白(二合一)

    【先更后改】

    杨逍的疑虑说完后,明教七人均一脸凄色,打也打不过,守也守不住,这是绝路啊。

    在全国各地起兵与元军对抗时,五散人几人也不是没遇到过兵败的情况,但那时远远算不上绝境,换一个地方再重新来过便好。

    更何况,在山下,打不过还可以跑,但在这里,却是跑也跑不了。

    然而张薪铭却毫无惧色,面色突然变得凶狠,厉声让明教七人都吓了一跳:

    “杨左使莫要悲观,只要元军暂时攻不上来,待杨左使与众英雄恢复伤势后,咱们未尝就不能突围出去,元军的战阵布置都在我手,咱们两千人对准包围圈的薄弱之处,也未尝闯不过去,明教与元军对抗这么多年,自当该有如此胆魄!”

    张薪铭不想看到这些人一脸败象,心情会不好。

    如今的情况虽然略有严峻,但远不至于绝路,起兵造反本就生死一线,岂能没点胆魄与决断。

    杨逍几人听了张薪铭义正言辞的训斥,脸上均有愧色,心道:“我们混了这么些年,到头来反倒胆怯了,张少侠虽然年轻,但全身气势之壮,倒像一头猛虎。”

    杨逍听了张薪铭的呵斥,先不自觉低了头,而后很快又扬起来,此时杨逍目光中多了几分决然,受张薪铭的影响,杨逍全身气势随之一变,变得决绝与尖锐。

    杨逍豪情万丈道:“张少侠教训的是,今日是我们几个成了怂人,便听张少侠的,待我们伤势恢复之后,就与山下元狗大战一场!”

    张薪铭欣慰点点头,明教战斗力还是很高的,张薪铭想要下山,少不了明教的助力,杨逍的支持尤为关键,此时看到杨逍斗志昂扬起来,张薪铭满意了不少。

    张薪铭拱手道:“如此甚好,我汉家男儿,自当有如此气魄,杨左使,诸位,请好好养伤,在下先行告退。”

    杨逍与其余七人一同与张薪铭告别,张薪铭转身出了密室,向武当方向行去。

    接下来,该见一见宋远桥了,毕竟此时他应该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接下来武当身份还能用,不能一直隐瞒下去。

    宋远桥此时正在明教安排的房间之中歇息,说是歇息,其实宋远桥哪里能静得下来,张薪铭的消息让所有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厚厚雾气。

    元廷终于要对中原武林出手了,六大门派精锐进出,各自山门留守弟子又该如何抵挡元军的进攻?

    宋远桥不关心别家,只关心自己家,师父他老人家于山中闭关,怎么可能防备得了元军突袭,师傅乃是武当的定海神针,万万不能出事。

    宋远桥下不了山,只能在这里干着急。

    张薪铭将明教那边劝好之后,马不停蹄的来到武当这里。

    张薪铭刚一进武当的院子,便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凄惨悲哭,但由于痛哭之人刻意压抑,所以张薪铭听的不甚真切。

    张薪铭在心里略过一遍哭的如此伤心之人会是武当派的谁,只是片刻,便有了答案,定然是殷梨亭无疑了。

    此时殷梨亭已经醒了,他原不想见人,欲再独自下山,可又得知山下鞑子埋伏,不能下去,心情焦躁,心乱如麻,只好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发泄着自己无人可说的委屈。

    张薪铭在武当山上接触最多的二代弟子便是殷梨亭,因为殷梨亭虽然年纪渐长,但总是跟个小孩似的,喜欢缠在张三丰身边,多跟他交流。

    张薪铭自然而然的便与这位六师叔交流多了一些。

    张薪铭能感觉到,殷梨亭是一个心地十分善良,且内心正义感颇足的一个人。

    只是总感觉六师叔眉宇之间有一股散不去的阴郁之气,张薪铭对此心知肚明,可他却只能装作不知。

    能怎么办呢,纪晓芙与殷梨亭之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风流淫贼杨逍,让没有体验过男人滋味的纪晓芙彻底沦陷,纪晓芙没见过什么世面,杨逍一次强奸竟然让纪晓芙尝到了爱情的滋味,死心塌地。

    这殷梨亭能找谁说理去。

    再之后,灭绝掌毙爱徒,为纪晓芙悲惨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因此受到伤害的殷梨亭是无法开解的,张薪铭又不能给他灌输后世的理念,也只能这样了。

    张薪铭叹了口气,特意放慢脚步,生怕刺激到殷梨亭,在武当同辈三代弟子的指引下,来到宋远桥的房间。

    宋远桥已受到弟子的传讯,连忙请张薪铭进来,这个人是师傅的朋友,宋远桥不敢怠慢。

    张薪铭进入房间后,回身将门反锁。

    宋远桥心中一惊,这是要做什么,难道要对自己展露真面目吗?

    宋远桥脱口而出:“前辈,这是?”

    张薪铭没有回答,将自己的兜帽一脱,真面目展现在宋远桥面前。

    宋远桥大吃一惊,不自禁后退一步,瞪大了眼睛,失声道:“薪铭。”而后便光张嘴说不出声音。

    张薪铭顺势拜礼请罪:“大师伯请原谅弟子自作主张行事,实是情况危急,弟子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蒙面现身,阻止六大门派对明教出手。”

    张薪铭稍作解释后,宋远桥才堪堪回过神来,但脸上仍满是不解之色,宋远桥有很多问题想问,第一时间哪个问题也想第一时间问出口,却偏偏一个都说不出来,只能用充满疑惑的目光看着张薪铭,希望张薪铭能从他的眼神中一瞬间得知自己所有问题,一一给出答复。

    张薪铭看到平时一向沉稳的大师伯竟然也会失语,心里想笑,却明白,这不是笑的场合,只能强行憋回去,一一解答从宋远桥目光中读到的问题。

    其实就是从头到尾将事情讲了一遍,其中隐去了系统等关键问题。

    听到张薪铭的解释,宋远桥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紧紧盯着张薪铭的眼睛,问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你是说,真的是师尊亲手交给你的玉佩?”

    张薪铭苦笑:“的确是太师父亲手交给的弟子,正如弟子先前所说,天下恐怕没有人可以将玉佩从太师父手里抢走玉佩。”

    而后张薪铭顿了一下,神色坚定了几分,再道:

    “太师父他老人家深明大义,看得清楚,如果明教真乃如传言一般积极抗元,相助百姓,那明教便绝非魔教,甚至当得起明教之中‘明’之一字,万万不可被六大门派剿灭,否则难保六大门派要承受天下百姓之非议。”

    “所以才喊弟子拿着他老人家的贴身玉佩暗中调查,弄清楚传言是否为真,经过弟子的细细查探,发现事情果然如此,天下大半义军都有明教的身影。”

    张薪铭为宋远桥解释过后,宋远桥脸上神色十分复杂,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样的答案。

    在宋远桥心中,虽然也有抗元,襄助百姓之大业,然而与江湖各派之高层谈笑鸿儒才是他的日常生活,与底层阶级脱离太久了,自然便忘了他们是什么样子。

    宋远桥此时心里还挂念着与六大门派的关系,一旦被六大门派得知今日神秘人乃是武当三代弟子该怎么办?

    武当会不会被整个武林声讨,尤其张薪铭还造下了杀孽,宋远桥实在是担心日后武当在江湖上的交往。

    张薪铭敏锐察觉到了大师伯眉宇之间的苦涩,知道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颇有怨言,但张薪铭却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没错。

    别说自己的任务安排自己如此,就是没有安排,如果张无忌不出手,张薪铭怕是也要出一次头。

    绝不可让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是张薪铭的处世理念,明教教众们愿意为穷苦百姓奉献生命反抗元廷,反抗官府,却不求任何回报的理念,多么像当初的共产国际涌向西班牙。

    明教这么一个教义宗旨无限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出现在古代,实在太难得了。

    张薪铭面对大师伯无声的职责,神色间丝毫无惧,正色道:

    “大师伯,六大门派除我们武当外,门内蝇营狗苟之事,您今日听弟子也说了不少吧?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明教相比如何?难道大师伯竟要因为他们六大门派的金字招牌,而对他们的错事视而不见,因为明教被有心之人污蔑的魔教名号,而对他们的任何善举都加以否定?”

    “大师伯所念如此,竟也符合太师父创立武当的理念吗?”

    “弟子今日当着众人的面便说过,六大门派之中许多人的作为,若是没有这枚金字招牌的掩盖,怕是要被太师父当年被当作魔头扫了,弟子不过只是对他们的小小惩戒,有何不可?”

    张薪铭的义正言辞让宋远桥哑口无言,他怔怔看着这个由太师父亲自指导的三代弟子,眉宇间竟有一丝连他都没有的浩然正气。

    宋远桥的回忆飘向了往昔,第一次见到师傅的那一天,自己还是个懵懂孩童,被师傅收入门下,当时师傅正在诛杀着武当附近的魔头,正是被此时称为甲子荡魔的那段时期。

    ……

    其实就是从头到尾将事情讲了一遍,其中隐去了系统等关键问题。

    听到张薪铭的解释,宋远桥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紧紧盯着张薪铭的眼睛,问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你是说,真的是师尊亲手交给你的玉佩?”

    张薪铭苦笑:“的确是太师父亲手交给的弟子,正如弟子先前所说,天下恐怕没有人可以将玉佩从太师父手里抢走玉佩。”

    而后张薪铭顿了一下,神色坚定了几分,再道:

    “太师父他老人家深明大义,看得清楚,如果明教真乃如传言一般积极抗元,相助百姓,那明教便绝非魔教,甚至当得起明教之中‘明’之一字,万万不可被六大门派剿灭,否则难保六大门派要承受天下百姓之非议。”

    “所以才喊弟子拿着他老人家的贴身玉佩暗中调查,弄清楚传言是否为真,经过弟子的细细查探,发现事情果然如此,天下大半义军都有明教的身影。”

    张薪铭为宋远桥解释过后,宋远桥脸上神色十分复杂,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样的答案。

    在宋远桥心中,虽然也有抗元,襄助百姓之大业,然而与江湖各派之高层谈笑鸿儒才是他的日常生活,与底层阶级脱离太久了,自然便忘了他们是什么样子。

    宋远桥此时心里还挂念着与六大门派的关系,一旦被六大门派得知今日神秘人乃是武当三代弟子该怎么办?

    武当会不会被整个武林声讨,尤其张薪铭还造下了杀孽,宋远桥实在是担心日后武当在江湖上的交往。

    张薪铭敏锐察觉到了大师伯眉宇之间的苦涩,知道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颇有怨言,但张薪铭却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没错。

    别说自己的任务安排自己如此,就是没有安排,如果张无忌不出手,张薪铭怕是也要出一次头。

    绝不可让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是张薪铭的处世理念,明教教众们愿意为穷苦百姓奉献生命反抗元廷,反抗官府,却不求任何回报的理念,多么像当初的共产国际涌向西班牙。

    明教这么一个教义宗旨无限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出现在古代,实在太难得了。

    张薪铭面对大师伯无声的职责,神色间丝毫无惧,正色道:

    “大师伯,六大门派除我们武当外,门内蝇营狗苟之事,您今日听弟子也说了不少吧?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明教相比如何?难道大师伯竟要因为他们六大门派的金字招牌,而对他们的错事视而不见,因为明教被有心之人污蔑的魔教名号,而对他们的任何善举都加以否定?”

    “大师伯所念如此,竟也符合太师父创立武当的理念吗?”

    “弟子今日当着众人的面便说过,六大门派之中许多人的作为,若是没有这枚金字招牌的掩盖,怕是要被太师父当年被当作魔头扫了,弟子不过只是对他们的小小惩戒,有何不可?”

    张薪铭的义正言辞让宋远桥哑口无言,他怔怔看着这个由太师父亲自指导的三代弟子,眉宇间竟有一丝连他都没有的浩然正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