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魇仙纪元 > 第11章 再证修仙等于科研

第11章 再证修仙等于科研

    元戬这边利用仙气不断的塑造神通,然后拆分道文。

    而杨宁这边,则将拆分的道文全部记录下来。

    其实这个工作下界也能做,不过只有下界仙力来之不易,而非仙力构造的道文又拆分不了。

    麻烦是麻烦了点,不过也没什么所谓,无非就是浪费一点时间而已。

    杨宁顺便还测算出,仙界和下界的时间流速竟然还不一样,比例为1:240!

    即仙界的一天,等于下界的240天。

    元戬用时两个月,将三千道文全部拆分过一遍,每个道文拆分出了2400碎片,一共便是7200000种。

    “所以,道文类似于分子,是道的基本组成部分,三千道文,代表着三千种道!”杨宁分析道:“而这道文拆分出的法则碎片,便是比道更根本的东西,类似于原子。”

    不仅元戬在看书,跟随飞升者进入仙界的盘古粒子一边吸收仙气自我进化,一边也在收集各类书看。

    虽然仙界很多知识已经不记载在书籍上了,他们多用玉简之类的东西记载,但玉简也拦不住盘古粒子的读取。

    盘古粒子以光速运行,阅读效率极高,因此杨宁对仙界的理解还挺丰富的。

    可是,他并没有看到关于道文碎片的记载,连个类似的描述都没有,好像仙界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所以古往今来这么多修仙者,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发现天仙法则的本质是道文碎片重构?”杨宁感觉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实好像就是这样。

    这就是经验科学的问题了,哪怕已经无数人在使用这个经验了,但却没人尝试研究一下这个现象背后的底层原理。

    就像无数人都能看到苹果往下落,但发现万有引力的只有牛顿一样。

    “既然没人发现,那就由我来为这些碎片命名吧!”杨宁淡淡道:“从今往后,你们的名字便叫做源文!”

    源文,是道文的一部分,三千道的子集。

    比如水的分类下有冰,汽,热水,冷水,过冷水,人的分类下面有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等等。

    发现了源文后,杨宁立即举一反三。

    既然道文能拆分成源文,源文能不能继续拆分?

    应该是可以的,因为天仙法则进化为真仙法则,一样是用三元真火淬炼,然后融合。

    比如男人下面,还能分男小孩,男青年,男中年,男老年,男屌丝,男高富帅,男高穷帅,男低富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真仙法则可以化虚为实,练假成真呢?三元真火明明把很多法则烧掉了不是么!

    如果只用男高富帅这个词条,如何能练假成真,化为女总裁?

    “除非,这个拆分是另一套逻辑!”

    男人的下面并不是男青年男中年,而是横,竖,丿,横折弯钩。

    或者是NANREN。

    就像原子下面并不是蒙德子,璃月子。

    而是质子,中子。

    质子中子能诞生一切原子分子,那么源文更下一层的文字自然也可以组成任意一种道文。

    这便是实现连假成真的基础!

    所以,源文之下,应该为始文。

    道文之起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那个三!

    所以,什么是二?

    真仙之上是金仙,金性不朽,因此金仙又称不朽金仙。

    那么,什么叫做不朽?

    明明地仙,天仙也可以长生,和天地同寿,为什么金仙才是不朽,而地仙,天仙和真仙却不是呢?

    难道真仙还做不到不朽吗?

    “真仙晋升金仙,需要在体内诞生诞生法则,而金仙法则的诞生方法,乃是明悟己道。”

    悟道是什么?

    如果道的本质就是始文,悟道,是不是就是用始文创造出一个新的源文?

    因为金仙之上为玄仙,玄仙法则讲究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何为玄之又玄?

    不就是创造了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崭新的道文?

    所以玄仙之道,乃是创道!

    玄仙之上,为大罗。

    大罗者,超脱时间,超脱命运,掌控法则,身容天道。

    此为,立道,便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付给天道,得到天道的认可。

    自此他创建的道就铭刻进了天道当中,成为天道的一部分。

    可如果大罗就已经在天道铭刻了道文,那至圣又得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之为至圣?

    杨宁立即投射出三千道文出来,然后根据仙,魔,鬼,血,咒,剑,阵,器,丹,符,佛,妖十二种分类将所有道文分出来。

    “还真是这样!”

    三千道文,竟然能大概的分成13份!

    其中和十二种分类相关的一共2996种,平均每个分类20多个道文。

    还有剩下的4种道文,却是不属于这十二个大类当中的任意一种,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创的,如果是一个人创的,那么他再创造个16道文,就可以晋升为新的至圣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从道文到始文,再从始文到道文,杨宁终于理清了整个修仙的逻辑。

    修仙,就类似于搞科研。

    地仙,天仙,真仙,就等同于本科,硕士,博士,还处于学习阶段,可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但还没有定下。

    直到彻底明悟,选定了一个课题,踏上了科研之路。

    查不到就是教授级别了,也就是修仙境界当中的玄仙。

    再往上,教授的发现果然很有意义,影响力重大,于是教授晋升为院士,玄仙晋升为大罗。

    这时候查不到就已经走到了科研的顶点。

    可上面还有人吗?

    还是有的。

    那就是单开一道,一门学科,以至于直接改变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神仙。

    你可能记不清楚某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是谁,但牛顿,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巨匠,那是只要整个人类历史在,就永远不会磨灭的名字。

    这就是至圣!

    以前杨宁只是用科研来比喻修仙,没想到现在才发现,修仙还真就是搞科研。

    只不过科研研究的是真理,修仙研究的是天道法则,科研成果是用论文展示,修仙成果是用道文展示的而已。

    要说起来,真理和大道,好像还真没什么区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