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追风忆少年 > 第十八章:红玫瑰

第十八章:红玫瑰

    结束了全部的单招考试,景南回到班级开始学文化课。已经有同学回来一段时间了,也有同学还在外参加单招考试。

    但回来的同学都开始了紧张的高三生活,为人生中第一场重要的考试—高考,努力着。

    过了几天,景南在课间趴在桌上休息时,听到有同学喊:“能查了,能查了。我查到了。”这一喊,顿时吸引了班上不少同学的目光。

    “是么?过了没?”有同学走上前,围在那同学旁,问道

    “没”那同学放下手机,有些失望的说道

    “哈,没事。这才第一家,后面好多家还没出来呢。”那同学打着哈哈安慰道,然后也回到座位上,拿起了手机,搜索着什么。

    景南听完,心顿时一紧,明白是单招院校可以查成绩了。章忆晗从外面回来,也给景南带来了最新的八卦消息,其他班同学也有人陆续查到考的单招院校成绩了。

    因为是刚开始查成绩,大部分人都没过,所以大家刚开始还有点在意没过,查到成绩以后,普遍还有点低气压。

    但后来发现查的人多了,大家都没过,觉得好像大家都一样,没啥可在意的,就不那么在意紧张了,开始嘻嘻哈哈起来。

    “我查到了,我过了!”隔壁班查到成绩的同学欢呼起来。

    两班离得近,窗户门都打开着,隔壁班同学欢呼雀跃声传来,刚才班上还在嘻嘻哈哈的同学瞬间安静下来。

    有好奇的同学,听到这声欢呼,跑到隔壁班激动的问道:“你们班是谁过了啊?考的哪个学校啊?”

    收到讯息后,又回来告诉同班同学:“隔壁班X同学过了。过的是X家学校的单招。哎,我记得你不也考的这家么,查查看啊。”

    景南听到那同学说的单招学校,心突然提起来,好像这家学校自己也去考的。

    拿出手机,顾不得心疼流量,趴在桌子上,脸枕在胳臂上,将头埋在课桌下,拿出手机登陆网页。

    查的人多了,浏览器卡顿,一直在转圈,景南烦躁的用手指敲着桌子。网页终于不卡顿,浏览器跳出来的时候,景南立马点进去看了,眼睛直接跳到合格那一栏。

    合格那一栏只有三个冰冷的文字:不及格。

    看到这三个字,景南暗自叹了一口气,又把手机塞到书包里。

    “过了没?”章忆晗好奇的问道

    “没过。你呢?”景南回过头,失落地说道

    “我也没过。没事,才第一家。后面还多着呢。”章忆晗安慰道

    “嗯”

    陆续有同学收到通过的消息,高兴的手舞足蹈,兴奋的跑着去其他班,跟玩的好的同学分享这个好消息。没过的同学只能回座位上,继续摆弄着手机。

    这时候,班主任也顾不得学生不能带手机的校纪校规,恨不得每个同学都查到通过的消息。

    班主任毛老师上课时笑着说:“我希望听到你们每个人的好消息。要是因为不能带手机这事被学校扣我分,我也觉得值了。只要你们能过,有学校上就好。”

    引得同学们一阵欢呼,同学们欢呼完,班主任继续说道:“当然,上课的时候还是不能玩手机的。虽然有人通过了单招,拿到单招学校及格证,但这也只是一只脚迈进大学的校门而已。你们文化课也得跟上,文化课,艺术课双过线才行。好了,我们接着上课。”

    陆续收到同学的好消息,孙婷也过了两家,沈瑶也过了一家。只有景南,怀着期待打开网页,抱着失望关闭网页,然后再把单招学校的准考证撕个稀碎扔进垃圾桶。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剩下没查单招学校的那些准考证,变得越来越少,可景南依旧没什么好消息。

    有时候,有些学校,景南觉得把握还挺大的,满怀期待的打开网页,发现没过的消息以后,就像一盆冷水浇下来,瞬间被浇个透心凉。

    后来,景南不愿再在学校查自己的单招成绩了,查的多了,总是心神不宁,头疼的厉害。

    索性回家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躲在那个无人打扰,安静的避风港湾去查单招成绩。

    发现没过,就狠狠地把那些学校的准考证撕个稀碎,或者用笔狠狠地涂掉准考证上的信息。仿佛这样就可以自欺欺人,告诉自己没关系,我没去过这些学校的单招,还有其他家的机会呢。再躲进被子里,戴上耳机听音乐。

    查的多了,都没消息,景南都分不清自己是自我安慰好了还是已经麻木了。或许,降低期待,就不会失望了吧。

    这天课间,掉过头跟章忆晗聊天的景南,聊着聊着听章忆晗说道:“听说隔壁班苏怀和他女朋友樊霖都收到了单招通过的消息。苏怀好像去了东北的一个城市。是什么城市来着……”

    “哦,这样啊。”听闻这个消息的景南已经不再惊讶,仿佛苏怀会通过学校单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他们都过了,好像只有自己没有消息。

    “是啊。画室王老师听说俩谈恋爱的都拿到单招学校合格证,还挺惊讶的。说没想到俩谈恋爱的都能拿到单招学校合格证,一点也没耽误学习。”章忆晗说道

    “哦。”景南也不知道自己是是以什么表情听完这句话的。

    回到家,景南在自己房间来回踱步,不停地喝水,扣着自己的手。鼓起勇气拿起手机,又放下了,反复好几次。

    听章忆晗说苏怀去了东北的一个城市,景南记得之前在同考场远远看见苏怀一回,也知道自己考了一家跟苏怀同一个城市的学校。

    许是踱步踱的太久,脚已经走麻了,景南终于下定决心,拿出准考证,打开手机,查那家学校自己过没过。

    网页打开的时候,景南的心提到嗓子眼,不停的咽着唾沫。

    网页打开,跳转成绩那一栏时,显示没过的时候,许是神经崩了太久,景南立马沿着床边滑坐在地,靠着床哭起来了。

    没希望了么?景南蹲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嘴里喃喃自语道:“对不起苏怀,我不能跟你去同一个城市了。”

    景南自己也不知道是在难过不能跟苏怀去同一所城市,还是在难过自己考的太多家单招学校,没一家通过的。

    不过,此刻哭的那么稀里哗啦,早干嘛去了呢?

    终于查完了所有单招学校,一点水花都没有。过几天,许是见许久没收到消息,父母实在忍耐不住,在饭桌上问景南单招过了几家?

    景南心虚的,但又怕让父母知道,只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大声地说道:“不知道呢。没查完呢。”

    见景南不耐烦,父母也不再问。这天下了晚自习回到家,开门时听到父母在客厅讨论。

    老爸:“这么多天也没消息,估计是单招学校都没过吧。”

    老妈:“你别说了。小孩自己心里估计也不好过。”

    老爸:“她这个成绩,我心里就好过了。哎,怎么办啊。”

    见景南进来,老爸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跟老爸说实话,你单招成绩是不是都出来了?有,有结果么?你说实话,让老爸心里有个数。”

    景南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说没有。

    “好的,我知道了,你去做作业吧。”老爸说道

    景南回房间时,听到老爸在打电话:“王老师,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我想问一下,景南……”

    过了一会,老爸敲门进来,拿着热好的牛奶,对景南说道:“我刚才给王老师打电话,我都知道了你单招学校都没过。你好好准备接下来的文化课,还是会有希望冲击本科的吧。不管以后怎么样,我和你妈都希望你开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然后放下热好的牛奶,就走了。

    景南喝完牛奶,把杯子放进厨房时,回来看见父母正坐在电视机前,开着电视,听着很小的声音在看着电视。

    景南走过去,犹豫了一下,问老爸:“老爸,我是不是让你失望了?”

    老爸没接话,沉默的看着电视,沉默了一会儿。虽然只有一会,但感觉却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电视声音在小声的放着,显得客厅格外安静。

    漫长的沉默以后,老爸说道:“没有。你不要多想。你接下来好好努力就行。不早了,作业写完就早点睡吧。”

    转身回房间的景南,听到老爸很低的“哎—”了一声叹息,这声叹息很低,很低。

    回房间的景南,其实很想让老爸骂自己一下,骂醒自己。哪怕像平常那样凶自己一顿,吼自己,或者像从前那样揍自己一顿也好。

    但老爸什么责怪的话都没说。是已经对自己不抱希望了么?

    想到老爸说的,父母不求你大富大贵,有多大出息,就希望你好好的。做个正直的人,平安健康快乐的过一辈子。

    景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拿出日记本,认真的在上面写满了“对不起”。

    对不起,我好像让你失望了。

    对不起,我没能努力实现我的诺言成为你的骄傲。

    对不起,任性的我让你担心了。

    对不起……

    很快到了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全高三年级在操场上,听着老师在看台上激情澎湃的进行宣誓,学生们也在操场上上热血沸腾的进行高考誓言宣誓。

    回到班级,班长也在黑板上写上距离高考多少天,高考倒计时正式开始了。

    班上重新分配了座位,取消了一人单独一列的座位。景南终于结束了一个人的座位,开始三人一排的座位。是跟其他同学一排,章忆晗跟其他同学做了同桌。大家都开始真正紧张起来。

    6点的早自习真的很冷,但啃一口早饭,灌两口热水,还得继续背单词。

    语文老师是班主任毛老师软磨硬泡,跟年级组要来教我们班的。据说是全年级教语文最好的老师。同学们也不再抱怨老师补课,恨不得老师天天都在自己班级呆着。

    下课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问老师。因为之前画画,落下的文化课太多,不会的知识很多,但时间也是真的不够用。

    每一天,黑板上的倒计时,都在提醒同学们,抓紧时间,多学一点,考场上说不定就能多拿一分。

    多拿一分,说不定就可以拉开一万人的差距,甚至这一分是更多人的差距。有时候,这一分看似是不同学校的差距,其实也是人生不同选择的差距。

    景南也不再去楼下接水,距离太远。课间困了,都得跑着去厕所洗把脸回来继续。

    偶尔经过苏怀班级时,也看不见人,只能看见书桌上堆满的书本。

    景南也想好好学习,但之前落下的功课太多,知识点完全不进脑子。语文和英语还好,数学完全是在看天书。

    景南有天在家看完数学,实在困得受不了,想着先睡会,等早上早点起来再看。

    怕闹钟叫不醒自己,于是异想天开,定时空调的制冷,想着闹钟叫不醒自己,空调吹的冷风总能冻醒自己吧?

    等景南被冻醒,冷的直打哆嗦。意志力不强的景南,随手拿起放在枕边的空调遥控器,关掉空调,然后把数学课本放在枕头底下,一夜好眠。

    可能是觉得,数学课本放在枕头底下,知识点就会跑到睡梦中,但没想到,数学课本催眠效果如此的好。

    其实想想也是,从前不努力学习,不是几句热血的话就能改变,就能突然奋起,成绩一路向前的。

    那以前落下的那么多功课怎么算?怎么对得起那群你在睡觉时别人在好好读书的那群人?所以啊,老天爷是公平的。

    这天,下了晚自习,是老妈过来接景南。

    许是老妈心疼最近的景南太辛苦,就瞒着老爸,带景南去路边商铺里点了一碗香肠砂锅粉丝,还笑着跟景南说:“不能告诉你爸啊,不然你爸听说了又要说。”

    景南吃着香肠砂锅粉丝,发现白发已悄然染上老妈的青丝,原来父母也是会老的。

    突然想到以前小时候,那时候老妈做生意还是用小推车。景南记得小时候有次,景南想吃炸鸡腿,老妈就买了炸鸡腿给景南。

    老妈推着小推车走在路上,景南啃着炸鸡腿跟在老妈旁边。景南问老妈吃不吃炸鸡腿?老妈推着小推车说:“我不吃,你吃吧。”

    景南记得那时候老妈还很年轻的模样。也是小时候的事,父母第一次带自己去肯德基,点了一堆东西,然后像现在这样,父母没吃,只是静静的看着自己吃。

    初中的时候,老妈会去冰淇淋店,批了最好的冰淇淋放在冰箱给景南吃。那时候,景南一天能吃七八只冰淇淋,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景南喜欢吃冰淇淋,把开家冰淇淋店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吧。后来觉得单开冰淇淋店容易倒闭才改成甜品店的。

    老妈会在老爸凶景南的时候在旁边打着哈哈,缓和父女俩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老妈也会正大光明的把鱼肚子上的鱼肉夹给景南吃。当老爸不满的皱着眉头说老妈惯着景南时,老妈也会趁老爸不注意,继续把鱼肚子上的鱼肉夹给景南,然后母女俩在一旁偷笑。

    当然,老妈这种很宠景南的做法,会让老爸很不满。老爸有时候会在景南成绩下降以后跟老妈争辩,然后老妈就会说知道了,知道了一个劲的敷衍老爸,然后再背着老爸悄悄地宠景南,把各种好吃的都给景南。

    景南记得,有一次老爸不在家,晚上跟老妈在家时,不知怎么的跟老妈吵起来了,景南负气的对老妈说道:“我不想再听你说话了,我要离家出走了!”

    然后景南不顾老妈惊愕的目光,负气的跑出家门。景南还没跑出小区,就有一条小狗挡在路中央冲景南一个劲的汪汪大叫,景南吓得呆在原地不敢动弹,只好大声呼喊:“老妈老妈,快过来救你家闺女!有狗要咬我!”

    景南正在大声呼救时,后面见景南真的离家出走而在后面紧跟着的老妈连忙赶过来,将小狗赶跑以后笑话景南说:“都这么大人了,还怕狗呢?你还离家出走不?”

    景南很怂的撇了撇嘴,说不离家出走了。老妈也没计较景南的幼稚行为,母女俩手牵着手走回家了,路灯将母女俩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景南人生中唯一一次叛逆离家出走以被一只小狗挡在路中央拦住了去路为结局,匆匆结束了自己搞笑的离家出走经历。其实,那时候自己负气说离家出走,不管是负气还是真心的,都把老妈吓了一跳吧。所以才会在景南离家以后,老妈立马远远的跟在景南后面,怕景南年轻气盛,做出冲动的事情,才会在景南被狗挡住去路时第一时间出现拯救景南。

    十七八岁的年纪,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总以为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不用依靠父母就可以出人头地,但不管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小孩,也都需要父母的照顾,父母也愿意被子女需要。

    不过,有时候景南也会产生逆反心理,比如一件事她不想做,但老妈一直在念叨,景南嫌烦,不想再让老妈再念叨,迫不得已就会去做。比如周末的时候,景南就想赖会床,不想早起,奈何老妈就会一个劲的过来催促景南早起,催的次数多了,景南只得无奈地将被子往头上一蒙,然后叹声气无奈地早起去吃早餐,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

    而老妈有时候总会把那句“我这不是为你好的么”给挂在嘴边上,听的次数多了,景南总会有一种想要逃离的愤怒感。我知道是为我好,但每次自己不愿意做一些事而老妈又会一直念叨这句话时,景南总会觉得有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自己,这把枷锁,不仅让自己被迫做着不想做的事,还禁锢了自己大脑,让自己每次听到这句话都莫名的烦躁和大脑嗡嗡的。

    有时候景南本能的抗拒老妈给的建议,老妈就会满脸不高兴,摆出一副很不爽的样子。然后老妈跟老爸讲话时,也会满脸不高兴。老爸就会把问题归结到景南身上,跟景南苦口婆心的说:“你老妈不是为你好的么?你怎么那么不晓得好歹呢?”景南就会内心有愧疚,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老妈的建议,老妈这时脸色才会好点。

    就好比景南真的很讨厌吃老妈做的鸡蛋饼,因为老妈总是油放的很多,跟老妈说过不要放很多油,老妈却说鸡蛋饼不放油不好吃。景南就表示自己不吃了,老妈就会说你不吃拉倒,我又不逼着你吃。然后老妈就会一直冷着一张脸。

    景南真的很讨厌这样,很讨厌老妈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什么事都围绕着自己,老妈为什么不为了自己去找点事呢?每当景南想跟老妈聊聊老妈不要这样,不要总是把想法无形中强加给自己的时候,老妈总会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我不为了你我为了谁?”仿佛景南说了什么天塌下来的事情一样。真的大可不必,为什么不为了自己找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呢?这样,真的是一种无形中的控制枷锁。说着为你好,却在无形中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啊。

    我这不是为你好么?有多少父母会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总是从父母的角度觉得小孩受不住这社会的残酷,经不住社会的毒打,需要父母事事想周全,觉得子女要按照父母的想法去走父母走过的路才是安全稳妥的,一旦子女出现逆反和抗争,就觉得子女在走弯路,一定会错。父母大概不会预想到外面的世界的变化比他们想的还要快,也不会知道子女离开父母的庇护以后,在面对社会时,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那些固有的,本来的思维没错,但不创新变革,就会慢慢被时代淘汰。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没错。但一旦这句话变成反复的唠叨,就会有一种祥林嫂一直在哀怨的感觉,这时候,这句话在子女听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束缚。子女会下意识的觉得这句话听多了已经变了味,已经成为父母无形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控制子女的一种手段。这种无形中的掌控欲,让子女透不过气,想要逃离。这时候,更讨厌的一句话是:你还没到我们这个年纪,不晓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父母走了几十年的弯路,想要全部教育给子女,那些弯路,不自己走走怎么会明白呢?那些想要把自己一股脑的想法全部灌输给子女的做法,跟拔苗助长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子女十几岁的年纪就要被教育四五十岁的思维,去想四五十岁的事情和感受,这真的是一件相当窒息和令人讨厌的事情。

    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每个年龄阶段该做的事,该经历的人生,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最终可能会天不遂人愿,但至少没人想做别人的影子和没有灵魂,只会一味顺从的提线木偶。大概,这就是景南为什么总是和父母矛盾不断地原因吧。景南不能理解父母那种固执僵化的思维,父母也理解不了景南内心的想法。父母想把景南往父母的老路上拉扯,景南却想走自己的路,这种无形中的拉扯对抗,总是会打破平衡,然后就会引发矛盾,爆发争吵。

    有人给出的建议是与父母聊聊。说心里话,景南也很讨厌给出这个意见的人,觉得给出这种心灵鸡汤建议的人一定没经过大脑思考。父母经过几十年的生活,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年轻人刚接触世界的新奇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观念上持久的不协调,怎么是谈谈就能解决的问题呢?交流只会敞开心扉,但过几天又会周而复始的再出现问题,重复以前的问题。所以,交谈解决不了问题,最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是因为有一方低头忍耐了。忍,这个字蕴含的道理,几乎可以适用很多的场合和人际交往中。

    比如老爸有一次过年出差没在家,大年三十老妈也没做饭,就蒸了几个包子和景南草草对付了,景南还是选择吃了,毕竟景南自己也不想动手去做饭。这不就是忍耐的结果么?

    但其实,作为父母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老路安稳的过一生。另一方面,又希望子女能够跳出自己的阶层,有更好的生活。但每当子女做出改变时,父母总会觉得那条路不安全,不安稳,子女会受伤。其实,真的想多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没有一条路是绝对安稳的,只有自己去走,才知道哪条路适合自己。而子女也不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外面的风雨。在面对困境时,总会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去告诉别人,其实人在年轻时是多么的强大。

    当然,老妈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老妈在菜场时,有一年冬天,老妈在自己家摊位上售卖好的粉丝。有管理人员家也售卖粉丝,管理人员见自己家售卖的粉丝销量不如老妈,就故意给老妈找茬。一会说老妈摆放的东西位置不对,一会说老妈摆的东西超过了标准位置。又故意将老妈摊位上好的水果扔地上,影响老妈做生意。

    老妈也不是吃素的,拿起自家粉丝就往管理人员脸上打去,至此,那些搞小动作的管理人员再也不敢随意轻视老妈,老妈由此获得一个“母老虎”的称号。

    老妈跟景南提及此事时,景南说应该先讲道理,讲道理讲不通再动手也不迟吧。老妈说你们读书人文邹邹这一套在菜场行不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别人冒犯了你,你不反抗,别人就会觉得你软弱可欺,后面就会更加变本加厉。

    也是,那些拜高踩低的人,就像之前景南房间的那只老鼠一样,只敢躲在阴暗处吓唬你。只有直面自己的恐惧,才不会被恐惧淹没。

    老妈也是很要强的,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的麻花辫影响做生意,二话不说去理发店剪了个干净利索的短发。剪掉的头发老妈带回来卖给收头发的人,用那钱给景南买了好吃的。而老妈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留着干净利落的短发,用老妈话讲,方便,可以节省时间。

    景南起床不喜欢整理床铺,整个房间看起来都乱糟糟的,景南整个人也没精神。老妈不管做生意再忙,总是要把房间收拾的干净利落,把床铺叠好,老妈说这样看上去干净整洁,人也有精神。

    老妈有次开玩笑的对景南说:“别人都喊妈,你喊我老妈。都把我喊老了。”

    其实不是的,只是因为那时候自己不擅长表达,想着叫老妈会更亲切一点。

    景南看着老妈去结账,心想:父母好像老了。他们好像不再年轻了。

    现在是中年人,未来有一天,就会变成别人口里的老年人。

    时间,真的好无情啊。

    那碗香肠砂锅粉丝,是迄今为止,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香肠砂锅粉丝。

    列车终于开到六月里,时间,真的过的好快啊。语文老师最后一节课没有讲课,给我们放了电影。

    放完电影,语文老师说:“参加完高考你们就成年了,高考只是你们给自己的一场成人典礼。以后,要照顾好自己。女孩子要学会自爱,自立,不要想着事事都依赖男孩子。男孩子要学会自强,勇敢,学会承担责任,有担当。好了,你们自习吧,我再看看你们。”说完,靠在班级的门上,看着同学们,班里静悄悄的。

    英语老师上完最后一节课,有些抱歉的跟同学们说道:“之前老是占用你们体育课时间补习英语,以后不会了。”

    听完这话,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唱着我们没说出口的话,其实感到抱歉的是我们。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

    歌谣的歌谣藏着童话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该要飞往哪去……”

    同学们全体起立,唱着网络上流行的那首《BJ东路的日子》,把它献给英语老师。

    英语老师悄悄地转过身,对着墙壁揉了揉眼睛。

    唱孩子的孩子,其实那群老师一开始也是孩子啊,只不过比我们先长大而已。

    我们长大离开学校了,而他们将留在学校,一代又一代的将责任延续。

    拍完班级毕业照,班主任毛老师发高考准考证时笑着说:“你们可得好好高考。我那时候拿着你们所有人身份证放在包里去超市的时候,过超市门的时候,超市那警报门一个劲的在响。保安过来不让我走,我顿时尴尬的脸刷的一下就红起来。保安检查完我手提袋里买的东西,让我把手提袋放下再从警报门通过,警报门还是在响,保安说看看我包里,结果看我包里一堆身份证。保安问我拿那么多身份证干嘛,我说我是高三班主任,这些都是参加高考的同学身份证,保安才让我走。你们不好好高考都对不起我这段经历。现在想想,我就应该跟那保安说,我是开网吧的。”

    班级里一阵哄笑,班主任毛老师也用自己的经历在给同学们解压,希望同学们不要压力太大。

    校园里,没有别离的哀愁,大家都在为毕业做着准备。

    班级里,景南看见有相机的同学拿着相机,一个劲的在拍照,记录下同学们的模样。

    班级里有对小情侣,被同学们起哄站在一起拍照,男孩子一本正经的站着,女孩子站在旁边,害羞的冲着镜头捂嘴笑着。

    同学们也纷纷去往老师办公室,跟自己喜欢的老师合影留念。

    玩的好的同学们也纷纷站在一起,请别人帮自己拍个大合照。

    有同学感性的连楼下池塘里的野鸭子也收入相机中,想要记住校园中每一个角落的样子。

    有同学提议在衬衫上写名字留下纪念,同学们都互相找同学签名,在衬衫上用油性笔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同学一场的纪念。

    景南看着自己的白衬衫上写满了名字,看见苏怀在走廊上,和同学嬉闹着。

    景南终于鼓起勇气,鼓起很大的勇气,唯一一次勇敢的走到苏怀面前。

    递上笔,跟苏怀说:“苏怀,我们一起学画画那么久,也算半个同学,你给我衬衫上签个名吧。”

    “好。”苏怀笑着说道

    签完名,苏怀把笔还给景南,依旧笑着说道:“高考加油。”

    “嗯,你也是。”接过笔的景南笑着说道

    最后一节数学课上,黑板上写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高三7班万岁”

    班主任毛老师让每位同学都上去发言,并且让有相机的同学记录下这一瞬间,定格住美好。

    到班长时,班长站在讲桌前,起了个头,说着曾经的跑操口号:“七班七班,所向无敌。七班七班,所向披靡。”大家听了,拍着桌子,跟着班长的节奏一起喊。

    最后一节班会上,班主任毛老师用投影仪放着PPT,PPT上每一页都是上次用相机记录下的每一位同学的照片。

    上面是毛老师写下的对每位同学的评语,同学们在下面观看着,不时哄笑一团。

    开完班会的高三年级,站在走廊上,将书折成纸飞机,往远处扔去。

    许是为了庆祝终于要高考毕业了,不知是谁起的头,将书本扔下楼,同学们纷纷效仿,将书本扔下楼,并高喊着:

    “毕业喽—”

    顿时课本如雪花般,飘落在空中,转了个圈,再散落在各处。

    高考那几天,家里精心准备着各种吃食,父母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影响了景南睡觉,在考场上发挥不好。

    爱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不跳广场舞了,就为了让学生们享受安静的环境,能早点入睡,考出好成绩。

    高考那几天,全社会都关注着考生们,各种爱心送考,爱心接力等。因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

    少年强,则国强!

    景南慌里慌张的,差点迟到,还好有交警帮忙,才准时进入考场。进考场后,一顿奋笔疾书。

    “铃——”第一科语文结束铃声响起,考生们走出考场。家长们都围在考场,等待考完的学生。

    有家长穿着旗袍,寓意旗开得胜。

    看见有考生第一个冲出考场,每年第一个冲出考场的学生都引起一片关注。

    有家长问:“同学,语文作文题目是啥?难么?”

    “不难。我在想上北大还是上清华。”

    这位同学家长听了,不禁喜笑颜开。三天高考很快就过去了,下面就是等成绩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