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朱棣北伐2

    数日后,大战开启,明军之中,朱棣身穿战甲,骑着骏马。

    虽然已不再年轻,可一身气势却越发的雄浑,对于草原上的这些老对手,朱棣从来就没有怕过他们。

    从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目光扫过众将士,朱棣高声喝道。

    “明军威武。”

    “将军威武。”

    “明军威武。”

    “皇帝万岁。”

    数十万人的喊声响彻云霄,他们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是大明真正的守护神。

    这么多年来,正是因为有着他们,有着带领他们不惧强敌的皇帝陛下,大明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草原上的这些部族,才无法越过边境,劫掠中原。

    而这样的战斗,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面对这些草原部族,他们有必胜的信心,更有不能失败的理由。

    荡平草原,消灭外敌,是朱棣,以及无数将士一致的想法。

    在震天的怒吼声中,朱棣身骑战马,眼中杀意浮现。

    “我要你们和我一起,马踏联营。”

    “我要你们和我一起,血战沙场,让我们的子孙,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说着,朱棣猛地抽刀出鞘,高举手中战刀,怒声喝道。

    “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杀,杀,杀。”

    随着朱棣的话音,众将士也是纷纷抽出战刀,高声吼道。

    “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杀,杀,杀。”

    还未开战,明军的气势已经达到了顶峰,那震天的喊杀声,让对手们都为之胆寒。

    从古至今,一直以勇武著称的草原勇士们,此时面对这支明军,却忍不住的心生恐惧。

    “大汉,我们真的要......”

    有人面色凝重的开口说道,不过还不等他开口,就被脱脱不花打断道。

    “闭嘴,大战在即,谁敢乱我军心,我必杀之。”

    未战而先怯,这是脱脱不花绝对不允许的。

    既然无法避免,那他们就只有拿出草原勇士的勇武,和明君拼死一战。

    脱脱不花大汉很清楚,明朝是不会和他们有任何妥协的。

    朱棣如此,他死去的爹也是如此,或者说从明朝建立以来,对待草原各部族的态度都是一致的。

    要么臣服,要么灭亡。

    明朝绝不允许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更加不可能像其他任何一个朝代一样,和你玩什么怀柔政策。

    明朝的刚强让脱脱不花恐惧,同时也将他逼到了绝路之上,唯战尔。

    历史上有哪一个朝代会如此?

    不仅仅皇帝御驾亲征,皇帝的儿子,皇帝的孙子,祖孙三代都上阵杀敌。

    朱棣,朱高煦,朱瞻基,爷孙三代齐上战场。

    战场之上,明军气势恢弘,杀意冲天。

    即便面对号称最强骑兵的草原各部族,明军依旧丝毫不落下风。

    看着画面中的大战,看着明军将士策马草原的英姿,视频前的朱元璋兴奋叫道。

    “好,好,这才是咱大明的勇士,哈哈。”

    朱元璋是真的高兴,也是由衷的自豪,这才是他想象中的大明啊。

    上到皇帝,下到普通士兵,就没有一个软蛋孬种。

    战争依旧是以明军胜利结束。

    不过茫茫大草原,明军想要将草原各部族一网打尽也是不可能。

    但是从朱棣登基之后,对草原各大部族,一直都是呈压制态势,这点毋庸置疑。

    可对于朱棣来说,这还不够,他想要在有生之年彻底收服草原,解决大明北方的这一隐患。

    就如他所说的,让后世子孙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只是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呢?

    可即便是再难,朱棣也完全没有放弃的意思,接下来的几年,他依旧数次亲征草原。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棣的年纪也是越来越大,岁月让他的身体不再健康,也再无法像年轻时候那般精力充沛。可即便如此,朱棣依旧还是没有放下对北方草原的担忧。

    尤其是草原之上出现了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也先。

    此人据说有帝王之像,而且这么些年,草原各大部族的实力也逐渐恢复了过来,对大明的威胁越发巨大,所以,朱棣想要亲手解决这个威胁。

    即便已经是垂垂老矣,朱棣依旧还是要天子守国门。

    只可惜,这一次朱棣的决定一开口,就遭到了以太子朱高炽为首的一众朝臣们反对。

    首先是因为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已经很难再坚持打仗了。

    其次便是朱棣的身体,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再也不是当初那策马杀敌的猛将了。

    这一次的反对声音空前巨大,尤其是朱高炽坚决不同意朱棣御驾亲征。

    即便是要打,也应该由其他人带兵,而不是朱棣。

    面对朱高炽反对,朱棣自然是气得吹胡子瞪眼。

    大殿之中,只见朱高炽跪地,朱棣怒气冲冲的骂道:“就你一天挑头唱反调,咒着朕打败仗。”

    “天下士气民心都在,那也先野心勃勃,草原各部族更是蠢蠢欲动,朕要是不打,他们就会冲进来。”

    朱棣有他的理由,对此,朱高炽深吸了一口气道。

    “爹,您执意要打,儿臣是拦不住的,望爹能听儿臣一句话。”

    说到这里,朱高炽抬头看向朱棣,眼眶微红,声音之中满是敬佩道。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您已经做了很多了,让天下休息一下吧,也让您自己休息一下吧。”

    朱高炽明白朱棣要打的理由,也理解,可是他不能同意。

    朱棣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再亲征草原了,北方苦寒,此时的朱

    棣御驾亲征,身体是承受不住的。

    说完,朱高炽深深跪了下去,见状,朱棣沉默不语,目光转向一旁的朱瞻基。

    “臭小子。”

    “嗯?”

    “过来。”

    将朱瞻基叫到自己面前,朱棣问道。

    “你说,该不该打?”

    “额!”

    闻言,朱瞻基有些犹豫,朱棣连忙补充道:“唉,你想好了想清楚再说。”

    “你是皇太孙,国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可别像你爹那样。”

    “你得对的起爷爷对你的一片苦心,你得对的起那个.......那什么,你明白吧。”

    朱棣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想让朱瞻基帮自己说句话,说话间还不忘给朱瞻基使了使眼色。

    已经是花甲之年,朱棣的这番话以及动作,让人忍不住的就是一阵好笑。

    朱棣:“......”这是以后的我?

    朱元璋都是忍不住的笑起来:“哈哈,这老四啊,到老了都是这副模样,从小就没个正经。”

    笑着笑着,朱元璋眼眶微微一红,看着已经年老色衰的朱棣,做爹的心理还是忍不住的五味杂陈。

    “原来这就是老四老了以后的样子啊。”

    而面对朱棣的询问,再加上那已经明摆着的利诱,朱瞻基犹豫了片刻,跪地说道。

    “恳请爷爷放下成见,和户部兵部的大臣们再好好商议一下,打战乃是国家的事情,不可因个人好恶而动。”

    “爷爷一世英名,万一有个疏忽,于国于己都不好。”听着朱瞻基开口,朱棣的脸色一点一点的阴沉了下来,本以为自己的好皇孙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可谁想到,他站到了朱高炽那边。

    “那你跟我说过的那些话,都不算啦?”

    闻言,朱瞻基一副真诚的样子道:“孙儿说的是真的,不管爷爷何时出征,孙儿都愿为先锋,披荆斩棘,不避斧钺,望爷爷三思!”

    “出去,走,都走。”

    还不等朱瞻基说完,朱棣直接就打断道。

    从继位开始,朱棣开海禁,郑和下西洋,著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迁都北平。

    这一件件事情,都足以证明朱棣的功绩,而这样一位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即便是临死前,也想要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尤其是现在北方的情况越发不同寻常,朱棣更是不能当做没有看见。

    坚决的要再次御驾亲征。

    出征之前,朱棣亲自巡视军营,看着英气蓬勃的明军士兵,朱棣心中大慰。

    他是马上皇帝,军营是朱棣最喜欢的地方,不论是登基前还是登基后。

    而这些大明的士兵,就是大明最坚实的依仗,只要有他们在,大明就不会倒。

    来到主帅营帐,看着已经齐聚一堂的诸位将领,朱棣知道,即便在他们之中,也有不少人反对自己这次御驾亲征。

    本就是来巡视大营,朱棣看着下首的众将,语气略显低沉的说道:“我记得年轻时候,有一次跟随大军出征。”

    “那时候的两淮之地,洪泽湖一带,本是鱼米之乡,可是却几百里没有人烟啊。”

    “那草长了半人高,从老百姓院子里,一直长到炕上。”

    “敌人们,把当地圈了作马场,人杀了埋在地下作肥料,那样草长得才好。”

    “我记得清楚,那时候是盛夏七月,可当地却阴寒刺骨,四野鬼火,遍地呜咽。”

    “十几万大军尽皆垂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