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盘点古代昏君:皇帝们心态炸裂 > 第十四章 武则天:十大昏君?会不会有我

第十四章 武则天:十大昏君?会不会有我

    霎时间!

    炮火轰鸣,杀声震天!

    小小的江阴城,被数十万大军团团围困,无数黑洞洞的炮口喷吐恐怖的火舌,仿佛随时便能将这座城池彻底倾覆,不留任何活口。

    “守不住的。”

    只看了一眼,经验丰富的朱元璋几乎便下了定论。

    实力太过悬殊,即便是以朱元璋的军事天才,也认为没有抵抗的可能性。

    只是几个画面闪过,那恐怖的炮火便已经把江阴城轰成近乎废墟。

    残肢断臂,血肉横飞,人命在这时候,连草芥都还不如。

    然而,镜头再转!

    小小的江阴城头上,却傲然站立着几位官员,他们身上的官服,乃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样式。

    他认得!

    “好!好啊!!”

    朱元璋的泪水,在这一刻终于没能控制,滚滚而落。

    朕!等到了!

    朕看到了!

    朱元璋清晰地看到,面对如此恐怖犀利的炮火,江阴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然而这几位陌生的官员,却没有退走或是投降。

    他们站在城头,以孱弱的血肉之躯,面对强悍的炮火。

    而大明的百姓,则在他们身后!

    那一刻,朱元璋仿佛看到了,他一生竭尽所能,所要追寻的伟大光明。

    为此,他杀了多少人,背了多少骂名!

    终于,在江阴城,在大明崇祯皇帝已死,京城已经陷落以后,朱元璋看到了他真正想要的官员。

    心存百姓,蹈死不顾!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城头上为首的那名官员,面对清军炮火,厉声高喝!

    刚硬的声音,响彻朱元璋的耳膜。

    【江阴百姓!誓死不能剃发!全城十万军民,愿与我大明江山永在!】

    大明江山……

    朱元璋再次绷不住了,被折损了五年寿命的身躯,原本已经更加虚弱,此刻更是摇摇欲坠。

    这时候,还有大明江山么?

    紫禁城都被攻陷了啊……

    可是在这个地方,这个他平常可能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江阴城,却有十万鲜活的生命,要与大明江山共存亡。

    不要命了?

    轰轰轰!

    清军被彻底激怒了!

    火炮毫无保留地倾泻着所有恐怖的炮火,竟比朱元璋看到的八里桥之战,对比更加悬殊惨烈。

    只是一瞬间,本就残破的城门便化作碎片,訇然中开。

    可是下一刻!

    无数身穿破烂衣裳,身体也并不强壮的百姓,却从城中一涌而出,用血肉之躯,将刚刚打开的城门,死死堵住!

    大队的清兵正要趁虚而入,却也被这样诡异的场景镇住,无法长驱直入。

    这一幕,落在朱元璋眼中。

    朱元璋脸上的泪水已经消失,森然道:“清人,是什么东西,查到了么?”

    “陛下!”

    大将徐达低声道:“从装束看……好像是……建州女真的风格?”

    还得是我魏国公!

    朱元璋骂道:“兵部尚书,革职!什么废物,到现在都没查出来!”

    “臣……有罪!”

    一个老头惶恐地下跪,却听徐达继续说道:“此事……倒也不能怪兵部。”

    顿了一顿,见朱元璋没说话,徐达继续说道:“这建州女真,就是个小小部落,兵部没存档也合情合理。好像是前元给了个万户的规制,人口应该……也就三五万的样子吧。”

    五万?

    朱元璋更来气了!

    “传旨!”朱元璋望着徐达指向的方位,冷冷道:“大军开拔,先去扫荡了这个建州女真,然后再解决北元瓦剌。”

    嚯!

    五十万大军啊!

    打一个人口都不到五万的小部落?

    他们……哪怕连女人都算上,能上阵打仗的,能凑够一万吗?

    徐达和几位当世名将,面面相觑。

    陛下,这是怎么了?

    之前要对瓦剌动兵,大家都还能理解,毕竟土木堡之变,实在是太丢人了。

    可是现在!

    五十万打一万……

    这仗……你给朱祁镇来打,应该也不会打输了。

    还至于这么兴师动众?

    瓦剌是因为俘虏了大明皇帝,让大明尊严尽丧。

    这个建州女真,又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了?

    因为这次是私信,所以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人并不能看到那些星光传递而来的异象。

    徐达张了张嘴,有意劝说,可是看到朱元璋的眼神,立刻闭嘴。

    从小一起血里火里打滚过来的,他最熟悉这位的脾气秉性了。

    这时候劝?

    谁也不好使!

    建州女真,指定是没了。

    徐达摇摇头,倒也不以为意,横竖也就是个小部落,灭就灭了呗。【江阴城,最终陷落。】

    朱元璋神色古井无波,看着星光黯淡,听着声音低沉。

    然而,激荡的星光并没有就此湮灭,而是陡然重新放射出耀目的光芒,令朱元璋不自禁地浑身一震。

    随后!眼前的画面越变越快,如走马灯一般,流过朱元璋的眼底,流过数百年的岁月斑驳。

    纵然岁月湮没,那些不屈的意志,那些伟大的灵魂,也将永远不朽!

    江阴典史,阎应元!

    星光幻化的形象,亦真亦幻,他并不知道他誓死守护的大明,其亲手缔造者,会在某个时空,以某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看着他临终前的最后奋战。

    阎应元叫骂着,死战着!哪怕身边已经没有一个士兵,哪怕被清军生擒活捉,面对清廷的招降,这位小小的典史,依然是痛骂不绝,反复只有一句“速杀我”、“速杀我”!

    陈明遇!

    一柄单刀,砍杀了不知多少清兵,最终却寡不敌众,终于身受重伤,无力支持。

    临终前,他将钢刀支撑住墙壁,维持着没有生机的尸首,依然屹立不倒!

    呼!朱元璋连连吐出胸中的郁结之气,看着死而不倒的大明官员,依稀便是他希冀着千秋不灭的大明江山。

    冯厚敦!

    一身大明官服,在自家堂前悬梁自尽,面向大明京都所在的方位!

    而他的妻子和姐姐,也随后投井自杀,不愿去做清朝的俘虏。

    星光震荡,影像化为字迹。

    【此战!江阴城死难者,十七万!】

    【保全性命者,唯有五十三人。】

    说到这里,就连围绕着朱元璋的璀璨星光,都在剧烈震颤着,似乎裹挟了十几万亡魂的恐怖重量,难以支撑。

    【而清军,此战被拼死三个王爷,八名大将,七万五千精锐士兵!】

    【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明太祖朱元璋,一身戎装,缓缓闭起眼睛。

    然而,闭眼有什么用?

    那一幕幕的惨烈,那些宁死不降的大明军民,令朱元璋锥心刺骨,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炮火纷飞的江阴城中,血流成河。

    于是,朱元璋重新睁眼,脸上的神色,已是一片肃杀。

    然而就在这时,星光竟然再次变幻!

    将眼前的画面缓缓拉近,让朱元璋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这座之前他或许从未关注过的小小城池。

    城头上,竟有人在奋笔疾书!

    “啊!阎典史?”

    朱元璋认得此人,正是刚才战死的阎应元。

    那他现在是在做什么?

    片刻,眼前的身影,化作星光消散,而城墙上的那一行行字迹,却清晰地呈现在朱元璋面前。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赴死,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噗!

    朱元璋觉得,内心好像有什么东西,狠狠碎裂!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赴死,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字字看来,都是血!

    作为大明王朝缔造者的朱元璋,此刻宛若被万箭穿心!

    “百姓……朕的百姓……咱大明的百姓……”

    朱元璋的异状,终于再也无法遮掩。

    身边的徐达等人大惊,连忙上前问询,却被朱元璋缓缓摆手,驱散了去。

    “这就是百姓……忠义的百姓!”朱元璋痛心疾首,喃喃道:“是朕!朕没保护好这最好的百姓啊!”

    诶?

    不、好像也不对……

    朱元璋心情激荡,却忽然想起不久前刚看到的画面。

    是天幕投影的那个番外篇影像。

    朱元璋记得,那些番邦联军进入京城,一路烧杀抢掠直到圆明园的时候,好像……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啊。

    甚至他还能想到几个镜头,是当地百姓为洋人去运送物资,甚至最后帮忙架起云梯……

    假设不是如此,区区一万人,怎能在数十万军民的京城内,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这?

    什么缘故?

    朱元璋迷惑了。

    难道是因为后来的京城中,就没有一个阎应元那样的人物吗?

    【国不知有民。民,也便不知有国。】

    仿佛是回答朱元璋的问题,星光重新组合成字迹,娓娓而言。

    【百姓的忠义,绝非无缘无故。】

    【大明百姓的忠义,是因为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明太祖朱元璋。】

    啊?

    朱元璋悚然一惊,惊讶道:“因为咱?”

    可是这个姓阎的典史,别说他从未见过,就算他的十世子孙,也不能见过这样的芝麻小官啊。

    这话从何说起?

    【从没有一个皇帝,把百姓置于百官之上。】

    【朱元璋,做到了。】

    【明太祖朱元璋,不顾反对,不怕骂名,用带血的屠刀,杀尽贪官污吏,只为百姓安宁。】

    【几千年来,从来没被人瞧得起的百姓,被他抬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百姓,都是一样的百姓……】

    【可是做过了人上人的百姓,便不再甘心去做满清的奴才走狗!】

    【江阴八十一日!十七万死难军民,誓死不降。】

    【不是为了头发,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两百多年前的大明太祖!】

    【从容赴死,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他们,念的是太祖朱元璋的旧情!】

    朱元璋,呆若木鸡。“原来,是因为咱……”

    朱元璋喃喃着,只是片刻,竟已释然。

    从容通透的笑容,重新回到这位状若老农的伟大帝王脸上。

    “咱,没有错呢!”

    一直以来,朱元璋屠刀锋利,却也背负着极其沉重的压力。

    杀尽贪官,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

    六十两银子便剥皮植草,会不会真的有些苛刻?

    要知道,不但满朝文武怨声载道,就连身边最亲近的皇后,也时时规劝他,少杀些人,多施仁道。

    错了么?

    没错!

    今天,刚才,两百多年后的江阴城,给了朱元璋一个确定的答案。

    百姓,从不会忘记!

    你为他做一点,他会记你一辈子,甚至几辈子!

    朱元璋看过了江阴城死战的十万英魂,也看过圆明园大火时百姓的袖手旁观。

    现在他能够确定,自己为大明,为百姓做的这一切,未必都是对的,但百姓心中,自有一杆天地间从不曾歪斜的巨秤!

    这秤上,一头挂着大明江山,一头坠着万千百姓。

    唯有将百姓和江山放到同等的份量上,才能够平稳长远,长治久安。

    “走!”

    朱元璋目光扫过徐达等一众当年打天下的老兄弟,露出一个连他们都久违了的通透笑容,道:“我们去扫清建州女真,为后世的孩子们,多留一点东西吧。”

    轰!

    就在这时,天幕中竟然再次亮起璀璨星光!

    朱元璋率同大明众将,心中凛然,抬头望向天穹。

    又要开始了么?

    之前两次盘点,一次番外篇,已经在诸天万界都搅动风云。

    有的世界甚至因此险些都要分崩离析。

    十大昏君,第十位,明英宗朱祁镇。

    十大昏君,第九位,清高宗乾隆。

    那么接下来呢?

    “老哥哥。”朱元璋忽然笑道:“你猜一猜,接下来这位,会是谁,会不会又是老四的哪个不争气的儿孙?”

    啊!

    徐达浑身微震,自从朱元璋登基称帝,这个称呼,已经很少提起了。

    今天这是……

    然而朱元璋脱略形迹,徐达却不能太过僭越,依然是依照君臣之礼,沉吟道:“微臣倒是以为,那个能搞出议罪银制度的清朝,恐怕也不止乾隆一个昏君呢。”

    呵。朱元璋就笑,徐达的回答四平八稳,但谁知那无所不能的仙人,会将下一个视角,投放到哪个时空世界。

    ……此时此刻,密切关注天幕动静的,当然不会只是朱元璋这边。

    事实上,因为仙人显露的神迹,已经一再造成无数人心态崩溃。

    甚至像皇太极这种……因为涉嫌抄袭选择题答案,导致判死刑的极端例子……更是令人心中惴惴难安。

    大秦皇宫,始皇嬴政。

    “扶苏。”

    嬴政手按秦王剑,淡淡道:“你说,这里面会不会有你的子孙后代?”

    祖龙威势震慑下,扶苏汗流浃背,连忙离座叩拜,连连保证自己一定好好约束后人,必让大秦帝国千秋万载。

    千秋万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