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林枫和大伟骑摩托车来到渭河滩,电厂消防队的消防车和应急行车已经到这了,发电机轰轰响着,雪亮的应急灯照着平静诡异的水面。七八个穿救生衣的消防队员划着两条冲锋舟,手里握着三四米长的探杆,一片片区域排查着。和周二宝一起来钓鱼的聂小宇给搜救的人员讲事情发生的原委。原来林枫他们走后,周二宝也钓了几条大鱼,眼看天都快黑了,就打算收拾回去了。这时候忽然上钩了一条大鱼,水面波动的很剧烈。周二宝稍一疏忽,杆子没握紧,这鱼拖着杆子就向塘子中间冲去,离岸边有个十几米,挂在水草上不动了。这鱼竿是周二宝花三四百块,新买的碳素杆子,眼看离岸边只有十几米,他骂骂咧咧的就要下水去捞杆子。聂小宇说:“宝哥,算了,这里水草多的很,底下还有深坑呢,天都黑了,不敢下去。”周二宝咧咧嘴说:“没事,杆子挂水草上了,看看离岸边就十多米,一个扑腾就够着了。”说完周二宝穿条裤衩子,直接就下水了,聂小宇看着他游过去了,都够到鱼竿了,眼睛眨眨的空档,忽然一下不见周二宝了。聂小宇赶紧喊:“二宝,二宝。快上来,别吓唬我。”可是除了岸边芦苇被风吹的沙沙声,哪有半点回音。聂小宇再看向水面,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他赶紧把摩托车发动着,车灯柱照向塘子的水面,鱼竿和周二宝了无影踪。聂小宇一下慌了神,又在这呼喊:“二宝,二宝,快来人啊!”远处另外垂钓的人也跑过来几个,问咋啦,咋啦。聂小宇说:“有人下水捞杆子,游到前边那里人就不见了。”附近村落一个老农看了后说:“娃呀,这下咚烂子了,这塘子底下有水眼和渭河通着呢,很有可能是底下水眼把人吸走了。”聂小宇慌张的都带哭腔了,对老农说:“老叔,有啥办法救人嘛?”这老头摇摇头说到:“这野塘子,那年不下去几个。”聂小宇说:“老叔,麻烦你在这招呼一下,我赶紧回单位叫人去。”说完骑上摩托,一溜烟回到工地给焊接主任老陈一说,老陈急的直拍大腿,先让焊接队这些青工拿上长绳,竹竿到塘子那看着,又找项目部领导联系电厂消防队,带上冲锋舟去河边营救。一群人折腾了几个小时,还是踪迹全无。消防队带队领导和当地熟悉塘子地形的老乡商量了一下,老乡说及有可能从水眼吸入渭河了,焊接主任老陈又和项目部联系,派了两辆大客车,百十号青工,沿着渭河滩往下游边走边搜寻,这一晚,河边人影攒动,电光闪烁,直到天光大亮,没有一点情况。后来,又从XA市请来专业打捞人员,把河边野塘子像篦子一样反复过了很多遍,再也没有周二宝的任何踪迹,他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现实生活不会因为谁的消失而停滞,在某一时段或许是大家口中的谈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淡忘了。焊工周二宝离奇失踪的事,过了两月就再也没人提起了。

    这天林枫在生活区院落里碰见了广播员舒怡文,最近上班都是运行和消缺,广播室不需要准点开关提醒大家上下班了,时代进步了也不需要铿锵有力的广播稿来鼓舞士气,舒怡文就清闲了很多。林枫见舒怡文面色憔悴,没有往日泼辣飒爽的精气神,就问到:“舒姐,好久不见,最近忙啥呢,看着咋状态不好。”舒怡文笑笑:“这不工程快收尾了,也没那么多事了,稍微放松点了,哎,林子,最近和小罗谈的咋样啊,我们啥时候能吃你的喜糖啊。”林枫说:“处的还不错,小罗是个好女孩,结婚的事嘛,还得往后放放,这个工程不是马上完了,等转到下个工程再说吧。”舒怡文说:“是吗?看样子是吃不上你的喜糖了,林子,这个工程完后,姐就不在电建公司上班了?”林枫忙问到:“舒姐,待的好好的,为啥呀,要调走吗?”舒怡文沉默了一会说:“林子,有些事没法给你说,记得我曾经给你说过一句话,找对象不能找太漂亮的,漂亮女人在单位都很难。”林枫看看身材高挑,脸庞俏丽的舒怡文,何况她目前还是单身,心里大概清楚是咋回事,可又不了解事情的原委。舒怡文沉默一会,又笑笑,说到:“林子,刚好我最近在收拾私人物品,在广播室有一些好东西,姐送给你,留个念想。”林枫说:“舒姐,咋这么客气啊,啥好东西?你自己留着呗”舒怡文说:“走,姐给你去拿,别啰哩啰嗦。”两人来到广播室,这是一个大套间,外面放的是播音设备,里间是舒怡文的卧室,收拾的很温馨淡雅,床头一张舒怡文和她女儿的合照,小孩子天真烂漫甜甜的冲镜头笑着。窗下一张桌子上都是书籍和磁带等物品。舒怡文拿过一沓精装的书籍,有沈从文的《边城》,贾平凹的《浮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阿城的《棋王》陈忠实的《白鹿原》等,舒怡文说:“单位工会给买的,姐原本想提高一下自己,这日常琐事多的,一页都没翻,就送给你啦,还有这些个新磁带,有港台当红歌星,也有世界名曲,没事听听陶冶一下,总归是好的。”林枫其实也算个文艺青年,这些书籍对他来说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礼物。他感激的说:“舒姐,这些书都是我想买来读的,谢谢舒姐的美意,还是我姐懂我呀。”舒怡文说:“书籍是每一个作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还有对世界观的认知,心情烦闷了,有啥想不通的事,多读读书,从中总能找到答案。”林枫原本觉得舒姐只是多才多艺,长相漂亮,没想到她对人生也有如此透彻的理解,是个哲人啊。就问舒姐不在单位上班了,打算干点啥呀!舒姐说也在工地蹉跎了十年,父母无法照顾,小女儿也逐渐疏远。在单位沦落成花瓶一样的角色,倦了,也淡了,不如回到父母身边,做个小生意也好,找个寻常工作也罢,就此举家团圆,总比在工地上如同浮萍一般漂流好多了。

    过了一段时间,别人谈起舒怡文辞职的事,林枫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建设公司老总大老郭,自从见过舒怡文后,一直对她念念不忘,来公司吃饭,或者视察都要舒怡文作陪。可能私下里也疯狂的展开追求,给了这样那样的许诺。舒怡文冰雪聪明,怎能不知道大老郭龌龊的心思,她断然拒绝了大老郭。大老郭这货号称建设公司一支笔,行事作风霸道蛮横,在舒怡文这吃了瘪,总要找回面子,项目部的各项工作都要给甩脸子,设拌子。后来连公司要工程款都要舒怡文出面,大老郭这一支笔才肯签字。舒怡文厌倦了这唯唯诺诺的工作,直接从公司辞职不干了。林枫心想舒姐这人看着柔柔弱弱的,实际上确实是个光明磊落的强人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