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兄弟阋墙

    “此人虽然武功高绝,但是惯于投机取巧,借力打力。倘若别人遇到,必然要吃大亏。偏偏少爷的太极拳亦是这天下间一等一的借力打力功夫,此人无力可借,自然也就无计可施,最终无可奈何。”

    全冠清看不懂的事,程雪渐却一针见血。

    而这番见解,也让全冠清有所顿悟。

    原来在江湖中,武功的高低并非绝对的界限分明。人与人之间,其实存在着克制关系。

    那人的武功修为明明比段延庆、方守静更胜一筹,按理说与他对上,定然可以轻松取胜。

    可那人走的是借力打力的武功路数,碰到全冠清同样借力打力,结果双方都不用力,也就无力可借。那人纵有通天的修为,也无从施展。

    相反全冠清碰上段延庆和方守静的时候,就被完全碾压,毫无还手之力。

    同样的道理,在乔峰、段延庆、慕容复三人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

    乔峰自忖可以打四到五个段延庆,这是吹嘘?

    显然不是。

    毕竟乔峰实打实的看过段延庆出手,心中肯定有着十足把握。

    而段延庆打起慕容复来,也是轻松愉快,不费吹灰之力。

    那是不是说,北乔峰和南慕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呢?

    事实就是,乔峰的武功修为虽然比慕容复高,但是他要想战胜慕容复,不费一番力气也是休想。

    这就是因为三人之间存在克制关系。

    单论武功修为,段延庆和乔峰其实相差无几。但段延庆吃亏就吃亏在,他全身残疾,行动不便。

    本来这样的段延庆碰到世上任何高手,都有一战之力。

    偏偏碰上乔峰就不行了。

    因为乔峰的武功大开大合,刚猛无双。段延庆身法不利索,很难避开,就只能硬接硬挡。

    试问这世上,又有谁能接得住刚猛天下第一的降龙十八掌呢?

    所以乔峰打段延庆,怎么打怎么用。

    如果换成和段延庆修为差不多的段正明,只要两个,估计乔峰就只能跑路了,绝无获胜的希望。

    因为段正明身体健康,纵高伏低没有障碍,能应对的手段也就更多。

    可乔峰碰上慕容复,那就不一样了。

    慕容复虽然武功修为略差,但是博学兼修,集百家武学于一身。武功路数更是花里胡哨,滑不留手。

    他自然是不会跟乔峰去硬碰硬的。

    打起来的话,慕容复趋避闪退、辗转腾挪,尽量周旋,乔峰肯定一时片刻难以得手。

    虽然最终因为技高一筹肯定能够获胜,但也颇费周章。

    形象比喻的话,乔峰打段延庆就像贾克斯打AD。等级、装备相同,那就随便打,脑壳都给AD敲烂。

    可慕容复更像是酒桶。

    虽然打不过贾克斯,但是靠着技能相克的关系可以跟你油,让你无可奈何。

    什么?

    你说慕容复的酒桶是宙斯,被单杀两次?

    那没事了。

    那为何鸠摩智和段延庆打慕容复就很容易呢?

    首先,相比起慕容复来,鸠摩智的武功更加花里胡哨。修为也更高,属于对慕容复的全方位压制。

    段延庆则是正邪兼修,经验丰富。慕容复的任何变化,在他眼中都无所遁形。

    如此一来,这些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逻辑闭环。

    乔峰打段延庆随便打,段延庆、鸠摩智打慕容复随便打,慕容复又能跟乔峰周旋一番。

    正因如此,论武的时候很多读者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甚至断言,天龙八部里的武学体系完全写崩了。

    其实并没有写崩,而是读者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于武功的认知也过于片面。

    领悟了这些,也让全冠清有所进步。从此以后面对任何人的时候,都不会因为偏见和错误的认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程雪渐却想到了什么,猛然脸色大变。

    “少爷,那人擅长借力打力功夫?还请仔细说说。”

    全冠清见他神情严肃,知晓事关重大,当即一五一十将刚才的交手全都细细说了出来。

    程雪渐越听脸色越是凝重。

    “依照少爷所言,此人的武功路数倒是颇像本教镇教神功乾坤大挪移。难道是……杨思怀那个老家伙来了?”

    乾坤大挪移的威名,全冠清自然是知道的,不过他有些疑惑不解。

    “倘若是乾坤大挪移的话,为何不是方守静呢?”

    毕竟方守静才是明教教主。

    程雪渐缓缓摇头,说出了原委。

    “方守静虽是明教教主,但他上不了光明顶,自然无从学起这乾坤大挪移。这门神功位于光明顶的秘道当中,历来只有教主才能入内。杨思怀霸占光明顶,恐怕已经将这门神功学到了手。”

    这番猜测颇有道理。

    毕竟如今明教内部四分五裂,各个野心勃勃。方守静能够查到圣火令藏于点苍派,想来杨思怀也能查到。

    这可是教主信物,谁不想拿在手中,以此号令群雄?

    这样一来,杨思怀出现在大理也就不奇怪了。

    两人各有思量,回到大理分舵的时候天色已然大亮。

    全冠清原本想要休息一番,胡万生却偷偷跑了过来。

    “大哥,你看看,这是什么?”

    胡万生递过来的东西,乃是张子程的宝刀。

    在乌蒙部的时候,此刀背在全冠清的身上,扛了方守静一掌,还救了他的命。

    只是刀把上的布条被震碎了。

    事后全冠清将刀扔给了胡万生,嘱咐他重新弄好。没成想,胡万生却发现了蹊跷。

    全冠清接过刀来,在胡万生的指点下仔细向刀把上看去。

    张子程的这把刀乃是精钢所铸,千锤百炼之下自然毫无瑕疵。刀把处亦是如此,原本光滑平整。但是现在,刀把上却多了“、”样子的三个点。

    这三个点依次排开,非常规整,明显是被人用心雕刻而成。

    原本这样的位置又被布条包裹,根本无从发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