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山雨欲来

    宋辽经过百多年的对峙,如今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军事摩擦时有发生,但互相都很清楚,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区别在于,辽国始终掌握着主动权,能够保持对大宋强大的压力。

    大宋采取守势,虽然扛住了辽国的压力,但始终胆战心惊,面对辽国的时候底气始终不足。

    苏辙前来辽国之前,也是这样的心境。哪怕委曲求全,只要保住大宋江山都可以。

    结果得到了全冠清提供的情报,他这才发现辽国居然只是纸老虎。

    心里有了底气,苏辙神态怡然,即使面对南院大王门口雄壮的兵锋,他也没有任何动摇。

    “无愧,记着,宁死也不能弱了我大宋的气势。”

    本来走在一旁的赵君锡听到这话,不免一愣,完全不明白苏辙为何态度大变?

    可苏辙是正使,自当以他为主,赵君锡只能点头答应,同时决定看看苏辙的做法,然后给予配合。

    至于回去之后如何上奏,那也只能等回去之后再说。

    两人走进南院大王府,耶律涅鲁古等辽国官员早已等候。

    “诸位宋国朋友远道而来,苏学士更是名满天下,我大辽文人士子早就渴盼一见了。”

    当耶律涅鲁古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苏辙心头不禁一喜。他更加明白的是,全冠清的情报是对的。

    这个辽国的南院大王果然态度和其他人不一样。

    如果没有全冠清的提醒,苏辙只会以为这是偶然,能够在去上京面见耶律洪基之前松一口气。但是现在明白了耶律涅鲁古的心思,苏辙开始构思如何操作了。

    耶律涅鲁古完全没有辽国实权人物的高傲,亲自拉着苏辙的手,一一为他介绍今日出席宴会的人。

    除了辽国南院大王的官员外,更多的就是辽国的文人士子。

    别看大宋在战场上打不过辽国,但是在经济、文化领域那是绝对的王者。宋辽交往的多了,辽国早已身受影响。

    很多辽人,尤其是辽国贵族,都以穿汉衣、说汉话、读汉书为荣。基本上大宋流行什么,辽国这边也会跟风。

    在这些人眼中,苏辙就跟后世的天王巨星差不多。

    有心要做事的苏辙不再隐藏锋芒,宴会上火力全开。说起诗词歌赋来,他虽然不如他哥哥苏轼,但对辽国这些人那是完完全全的碾压。

    苏辙不但当场做了好几首词,甚至还现场充当老师,给辽国的文人士子讲解作诗作词的要领,听的辽国众人如痴如醉。

    如果不是现场时而有契丹话响起,你甚至会怀疑这里就是汴梁城里的一场欢宴。

    等到了游戏环节,苏辙更是用上了武功,各种花样层出不穷,配合上他丰神儒雅的姿态,让他在辽国人的心目中形象愈发高大。

    大宋的这些士大夫们,要论吃喝玩乐,那个个都是宗师级别的。只要他们能够放得开,哪怕是在敌国的地盘上,也照样能够carry全场。

    等到与会的辽国人都酒酣耳热、迷迷糊糊的时候,苏辙端着酒杯,找上了耶律涅鲁古。

    “大王坐镇燕云,文治令百姓安居乐业,武功使宋辽和平,我大宋上下对大王无不敬仰。先皇亦曾有言,大王才是大宋的真正朋友。”

    耶律涅鲁古虽然喝了不少酒,但头脑始终清醒。

    他一直都在谋划大事,渴望着那把最高的椅子。除此之外,什么都勾引不起他的兴趣。

    他始终坚定地认为,那把椅子本来就该属于他的。是先皇食言而肥,不遵守诺言。那么他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耶律涅鲁古性子阴狠,行事果决,一旦认定了目标就百折不挠。不过他也清楚,耶律洪基皇位稳固,拥趸众多,没有合适的时机,很难成功。

    为此这些年来他利用身为南院大王的便利,不停地在积蓄力量,同时排除异己。

    可以说,如今的南京道早已被他经营的滴水不漏,从上到下都对他唯命是从。

    可光是这样还不够,一个南京道没法对抗整个辽国。

    他已经在尽量笼络对耶律洪基不满的势力了,但耶律洪基这些年来手段百出,导致很多势力都已经灰飞烟灭。

    究竟该怎么增强自身的实力,耶律涅鲁古也颇为头疼。

    幸好他的父亲耶律重元掩饰的很好,始终没有被耶律洪基发觉异心,还不断被委以重任。

    耶律洪基此人非常喜欢游猎,打着遵循祖制的旗号,常年在外捺钵

    如果辽国还是从前的游牧民族,身为皇帝这么干并没有什么。但辽国国祚超过百年,政权已经稳定,并且有着完善的行政制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还到处游荡,以打猎为乐,从而荒废国事,早已让许多贵族不满。

    耶律涅鲁古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自从做了南院大王之后,他才发觉燕云之地的富庶,远远不是其他苦寒之地可比。尤其是和大宋的贸易往来,更是让他见识到了金钱的力量。

    靠着那些金钱,他才能势力飞速膨胀。

    但宋辽之间互不信任的状况,又让他没法得到更多的资源。

    现在苏辙主动找上来,还说了这么一番话,耶律涅鲁古登时蠢蠢欲动。

    “辽宋早有盟约,许为兄弟之国,自当互敬互爱。奈何本王位卑言轻,无法劝谏陛下,以至于有了去年的误会。唉,依本王之意,辽宋应该始终和平共处才更好啊。”

    苏辙做感激敬佩之状,甚至眼泪都在打转,那演技简直神了。

    “还请大王多多垂怜百姓苍生之不易,怀仁慈之心,则我大宋铭感五内。”

    话说到这个份上,在今天这个场合,其实已经足够了。

    毕竟人多眼杂,再继续下去会被有心人盯上。苏辙已经看到好几道异样的目光看过来,内心窃喜,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起到效果了。

    这样就刚刚好。

    即使被问起,也只说和耶律涅鲁古相谈甚欢,情不自禁。而且这番话怎么解释都行,完全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以他对耶律洪基的了解,这位辽国皇帝肯定寝食难安,后续的谈判中大宋必定能够换来一定的主动。

    对于耶律涅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