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刀神传说 > 第125章苏依萍篇(11):送饭太监身份

第125章苏依萍篇(11):送饭太监身份

    江晓生无奈道:“也只好如此了!可惜,我把迷魂弹都给司马先生了。”

    宋玉问:“苏女侠,司马先生把迷魂弹给你了吗?”

    苏依萍优雅地叹道:“他确实给我了,可是我没拿。”

    宋玉温和地说:“没事。”

    苏依萍轻声道:“不过,我有通行令牌。”

    说着,她从身上拿出金色令牌。

    江晓生低声问:“你跟禁卫军交过手了?”

    苏依萍轻声道:“没有。”

    江晓生低声问:“那通行令牌怎么来的?”

    苏依萍轻声道:“星雨禅师借给我的。”

    两人闻言,不禁动容。

    宋玉温和地问:“星雨禅师也在皇宫里?”

    苏依萍轻声道:“星雨禅师在养心殿屋顶打坐。”

    江晓生试探道:“宋公子,既然司马先生没有来,要不要找星雨禅师帮忙?”

    宋玉沉思起来。

    皇宫里夜晚几乎听不到虫鸣。

    只有一阵一阵阴风吹过。

    还有远处传来的禁卫军值勤走动的脚步声。

    脚步声若有若无。

    苏依萍看到膳房库的门开着。

    她收起金色令牌,无声无息地走过去,把门关上。

    她一边观察周围动静,一边心中暗叹:人生意外无处不在。没想到即墨发生地震了;没想到司马先生受伤了;没想到在皇宫遇到星雨禅师了……

    苏依萍正感慨人生。

    宋玉开口了:“星雨禅师是世外高人,不问红尘之事。我们就不去打扰他了。”

    苏依萍悠悠地轻声道:“我看星雨禅师未必不问红尘之事,他给了我通行令牌啊!”

    宋玉略显尴尬,一时未语。

    江晓生低声问:“苏女侠遇到星雨禅师,是否谈起营救刀神之事?”

    苏依萍轻声道:“没有。我只说救人,星雨禅师并没有追问。”

    宋玉忽温柔地问:“司马先生的事情我们知道了,苏女侠要先潜出皇宫吗?”

    苏依萍一怔,悠悠道:“既来之,则安之。我可以帮忙营救刀神。”

    江晓生低声道:“今晚,我们动静可能会闹得比较大。如果苏女侠参与的话,我们怕影响你的声誉。”

    苏依萍淡淡地微笑道:“在流水客栈时,我已经说过了:问心无愧就行了。难道你们怕我拖后腿吗?”

    江晓生低声笑道:“当然不是!苏女侠的武功在江湖上不说数一数二,也是排得上名号的。”

    苏依萍闻言,心中甚是宽慰。

    宋玉温和地笑道:“金总捕出城了。现在我们加上苏女侠,三人联手,救出我师父,应该不是问题吧?江主编你说呢?”

    江晓生自豪地低声道:“说的也是。”

    宋玉温柔地道:“多谢苏女侠!”

    苏依萍忽轻声道:“快十二点了吧?”

    江晓生仔细看了看手腕上的电子表。

    电子表上面的时间是:11:45,就是11点45分。

    苏依萍看到电子表,甚是惊奇。

    她轻声问:“这是什么?居然可以显示时辰。”

    江晓生低声笑道:“这个叫电子表。上面显示的时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时辰子时三刻。”

    苏依萍轻声问:“这么神奇的东西哪里来的?还有吗?”

    江晓生遗憾道:“这是庄主送给我的。据说在无名武院有几个……”

    宋玉忽提醒道:“来了!”

    就在此时。

    御膳房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

    在夜深人静时,听得更清楚了。

    江晓生低声道:“大家都隐藏起来!”

    三人都隐没于黑暗的角落中。

    御膳房的门轻轻打开了。

    一个有点胖的太监提着一个灯笼走进来。

    年纪大约五十多岁了。

    他转身关上门。

    送饭太监没有观察四周,径直朝饭局走进去。

    三人中,江晓生轻功最好。

    他“嗖”地一下,就到了饭局的一个小窗下面。

    苏依萍和宋玉默契地在暗处不动。

    饭局的灯火亮了。

    江晓生从小窗偷偷瞄进去。

    他看到送饭太监从一个锅里拿出几个盖着盖子的铝盒。

    他猜测铝盒里装的是白饭和青菜,可能也有猪肉。

    他对刀神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知道刀神饮食主要以白饭和青菜为主,猪肉为辅。

    送饭太监把几个铝盒放在一个篮子里。

    然后,他关掉饭局灯火,就走出来了。

    江晓生“嗖”地一下,就退回了黑暗的角落里。

    苏依萍见了,暗暗佩服:不愧人称“轻功之王”。

    送饭太监径直朝点心局走去。

    江晓生“嗖”地一下,就到了点心局的一个小窗下面。

    苏依萍和宋玉还是默契地在暗处不动。

    点心局的灯火亮了。

    江晓生从小窗偷偷瞄进去。

    他看到送饭太监从一个桌上的盘子里拿起几个橘子、米蕉、苹果,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江晓生心中暗道:刀神在牢里,待遇还不错啊!

    送饭太监不着急送饭,先剥了一个米蕉吃了起来。

    吃完米蕉,又拿起一串葡萄,摘下葡萄,吃了几颗。

    江晓生心中暗骂:好一个偷吃鬼,怪不得都吃胖了。

    终于,送饭太监吃爽了。

    他也没有在点心局逗留。

    他把点心局灯火关掉,就走出来了。

    江晓生“嗖”地一下,就退回了黑暗的角落里。

    送饭太监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着篮子,往膳房库走去。

    他走进膳房库后,居然没开灯。

    江晓生“嗖”地一下,就到了膳房库门口。

    膳房库没有小窗。

    江晓生“嗖”地一下,把身子倒挂于房檐上。

    他的眼睛从门上的窗户瞄进去。

    却说膳房库里的几张长桌上堆满了各种珍贵食材,几个柜子里放满了金银玉石餐具,价值连城。

    送饭太监提着灯笼,小心翼翼地走到了膳房库右边墙壁中间,停住。

    他暂时把篮子放在旁边一张空的长桌上。

    然后,他伸手按了一下墙壁上某处。

    顿时,旁边有一小块墙壁可以翻开了。

    送饭太监翻开那块墙壁,墙壁中间漏出了一个锁孔。

    他从身上掏出一把金色钥匙,插入锁孔。

    他的手轻轻转了一圈。

    随着轻微的响声,他的脚边出现了一个洞口。

    洞口很小。

    只能容纳一个人下去。

    洞口里面有微弱的灯光照射上来。

    照到送饭太监的脸上。

    说时迟,那时快。

    江晓生犹如箭矢一样,窜到送饭太监身边。

    万万没想到!

    江晓生双脚刚站稳,正想点了送饭太监的昏穴。

    送饭太监却突然侧身,右手一招“龙爪手”凌厉狠辣,就要扣住江晓生肩部。

    江晓生大吃一惊:送饭太监竟是武林高手!

    还好,他反应极快!

    凭借着极高的轻功“嗖”地一下越过珍贵食材,从膳房库的门倒退到前院中。

    江晓生双脚刚落地,马上摇了一下右手。

    隐没在昏暗角落里的苏依萍和宋玉一点就通。

    他们在黑暗中一动不动,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万万没想到!

    送饭太监暗叹:曾经这双钢爪般的手扣住了多少江湖好汉!今天竟然没扣住!难道自己真的老了?不过,对方的轻功之高也是自己平生未见。

    他把金色钥匙反方向旋转一圈。

    洞口合上了。

    送饭太监从锁孔里拔出金色钥匙。

    他把灯笼也放在空的长桌上。

    他走到膳房库门口,看到江晓生傲然立于院中,没有离开。

    送饭太监甚感意外:竟然没有溜走!

    他心中暗喜:凭对方出神入化般的轻功逃走,自己万万是追不上的。现在正好拿下!

    这份送饭差事是魏王私下交待的,不可泄露。

    送饭太监不想声张,向前走两步,离江晓生只有三米多。

    他轻声嘶哑道:“有胆量!还敢在此逗留!”

    江晓生没有应答,全神贯注地盯着对方一举一动。

    好像他已经不在皇宫里,而是在一处空间里。

    这个空间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对方清晰的面容,放大的身形。

    江晓生已猜测出送饭太监的身份——武林邪派六大顶尖高手之一童惯。

    他听闻二十五年前,童太监只身一人远赴蜀国,刺杀了蜀国姜将军,威震武林。

    虽然受伤而回,却受魏王赏识,权倾一时,作恶多端。

    可惜好景不长。

    不到三年,新的魏王登基。

    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导致童太监失势,消声隐匿。

    万万没想到!

    童太监竟成了送饭太监。

    也难怪江晓生一时没有认出这位顶尖高手。

    毕竟童太监腮下生有胡须,皮骨坚硬如铁,不像太监。

    江晓生心中暗暗庆幸:还好苏女侠留下来帮忙。

    他心中不敢轻视童太监。

    虽然神色甚是傲然,却早已暗暗运起“游龙神功”。

    只是自己的武功施展起来,动静甚大。

    他不好主动出击。

    童太监见江晓生好整以暇,想来此人不会马上逃跑。

    令人奇怪的是自己出来一会儿,对方没有动静。

    童太监心中暗暗冷笑。

    既然对方不着急,自己也不着急。

    童太监运起“观照神功”,很快他感觉到暗处有人。

    他轻声嘶哑道:“好啊!原来有同伙!出来!”

    宋玉闻言,无奈地从暗处施施然走出来。

    苏依萍还是躲在暗处,未现身。

    宋玉缓缓地走过来。

    他神色冷峻。

    他身上散发出一种迫人的压力。

    在一旁的江晓生暗暗心惊:没想到,宋公子三年来,武功又精进了,达到了先声夺人的境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