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龙起北凉 > 第七章 大军压境(四)

第七章 大军压境(四)

    茫茫黄沙满天卷,巍巍雄城天山隔。

    卷卷黄沙随风而逝,长虹贯日,风呼海啸。墙高九丈,势如青天,靖远雄城永筑庆国长城。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漫漫黄沙下,悍卒十万。杀气冲天,声震寰宇。闪闪黑甲映衬日光,伴滚滚黄沙,犹如身着金甲,似墨墨黑云,又似金鳞战甲。纵靖远雄城在前,亦无半分惧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时的靖远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劫难,燕国精兵强将十万有余,号称燕国铁骑百万,战无不胜。此刻正举全军之力围攻靖远城。且看燕军中军处,赫连笙身着金丝银甲,腰佩圆月弯刀,身后红缨飞舞,胸前铠甲上的八爪雄鹰傲视天下,睥睨苍穹。他在千军万马之前自有一副凌然霸气。

    但此时的赫连笙默然而立,面色冷峻,看不出喜怒。燕军自从攻下碧峰关便马不停蹄,持续向南进发,今日终于来到靖远城前。燕军的动作极快,如果不是守军早有防备,此刻必定措手不及。

    而靖远城的重要不言而喻,如果说碧峰关是北凉的大门,拿下碧峰关便可深入凉州腹地。那么靖远城就相当于凉州的要害之处,如果掌握在凉军手中,以后便可北上夺回碧峰关,将鞑子赶出凉州。如果靖远城失陷,那么燕军将不仅拥有凉州的半壁江山,还可以长驱直入,直取凉州城。到那时可以说时山穷水尽,将根本无法抵挡燕军的铁蹄践踏庆国的大地。

    因此在凉军眼中靖远城绝不可失,而在燕军眼中则是势在必得。

    再看那方十丈城墙之上,滚滚军旗迎风飘扬。靖远节度使张胜,天逸军主帅于启天,就连靖远经略使李文都登上城墙,忧心忡忡的盯着气势汹汹的燕军。

    此刻靖远城两位最高武将都满面愁容,神色难看。

    “于兄,燕军马不停蹄的赶来,看来对靖远是势在必得,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还是张胜率先开口打破紧张沉寂的气氛,但当他问出最后的问题时也是支支吾吾,显然对此自己也是束手无策。

    “此战燕军精锐尽出,势在必得。仅凭城中仅有的天胜军与天逸军,至于那些城防营的士卒,满打满算也就两万五千余人,绝无胜算。”说着于启天无奈的摇摇头。确实,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然是像于启天这种军中老将在燕军绝对的兵力优势下也是束手无策。

    “此时唯有据城坚守,等待援兵。燕军多以骑兵最为悍勇,步卒稍逊,攻城更是他们的软肋。”于启天一针见血的指出燕军的薄弱之处

    张胜思索片刻,不再犹豫。他也明白此刻也唯有坚守一条道路。主动出击更是痴心妄想,只能祈祷凉州城的援兵赶快到达,以解燃眉之急。

    “嗯,那就以将军所言,此刻正是生死存亡之时,如若有幸守住靖远,我等在把酒言欢。”张胜豪迈道,没了刚才的唯唯诺诺,凉州本就民风淳朴,张胜作为从军之人自然是豪气冲天。

    “此守城之事便拜托二位了,老朽便在城中安抚百姓,等二位的捷报。”李文此时双手抱拳,深深作揖,言辞恳切。

    “大人不必多礼,我等定会竭尽全力。”于启天张胜二人连忙还礼,异口同声的答道。

    说着于启天目光投向城外密密麻麻的燕军,眼中凝重之色挥之不去,反而愈加浓郁。他的心中不仅担心着靖远城的安危,还有自己孩子于彦的生死。他没料到燕军来的如此之快,于彦出城之时怕也是凶险万分。于彦的母亲雪青在得知后早已哭诉多时,多日来茶饭不思,直搅的于启天心神不宁,更使局势扑朔迷离。

    “呜呜呜”

    突然浑厚的号角声参杂着丝丝寒意袭来,一把把于启天拉回现实。

    ''杀杀杀”肃穆的嚎叫声响彻云霄,一瞬间于启天的眼神中寒光咋现,杀气陡升。

    “燕军要进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