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丞相,放过我吧 > 第4章:第二与第三封

第4章:第二与第三封

    临沮,这是一座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小到许多人都不曾记得它所承载过的历史使命,它便泯然在了历史的浪潮中。

    小城也有小城的好处,恬静、祥和,乃休闲养老的好去处。虽说地处荆州,是荆州连通巴蜀的门户,但在东汉末年,尤其这十多年间,整个荆州都乱成一锅粥了,这里却很少成为各路豪杰们争夺之地。

    临沮因临有沮水而得名,沮水,是汉江的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北起房陵,经临沮、当阳流入江陵。

    别看这座小县城依水而建,但依的这个水,可不是什么大江大河,而这种小河,到了冬天是会枯水的。

    而现在,夕阳慢慢西斜,城内本就稀疏的叫卖声渐渐平息,在河边散步的鸡犬也被人赶回家中。一名可疑的大胡络腮中年男子鬼鬼祟祟地走到河边,趁四下无人之际解开了腰带,打算浇灌这条干枯的沮水。

    “一点寒芒先到!”男子大喝一声,身下蒸腾起滚滚热气,干枯的河道竟响起了潺潺的流水声。十数息后,一切都平息了下来。

    “大哥!找你许久了,怎么跑这么远了。”中年男子身后突然响起说话声,吓得中年男子赶忙系好了自己的腰带,整了整衣衫,挺直了胸膛。他并没有回头,依然背对着身后之人,凝视着斜阳作深沉状。

    “弟啊,我正在看夕阳,夕阳的那边是我们的家乡凉州。此生,怕是无法再回去了。”中年男子重重地叹息着说道。

    “哥!汉中王定能兴复汉室,诛杀曹贼,我族之仇定能得报!”身后之人激动地走上前去,握住前面人的手,就差没泪洒当场。这位也是一个中年人,看起来比前面的中年人年轻个几岁,身材相差无几,都是虎背熊腰的猛男。但与胡络腮男子的狂野外表不同,这位则是一脸温润忠厚,不说的话很难认为这是兄弟俩。

    “想我马孟起戎马半生,曾在渭水旁差点射杀那曹贼,现还正值壮年,却只能寄人篱下,苟全性命,唯有寄情于山水之间。走吧,回城里找小红小翠去了,今天你就别拒绝了,一起来吧。”

    显然,胡络腮男子正是汉末三国名将马超,而温润男子则是其从弟马岱。

    从弟,有血缘关系但不多,比族弟关系还要远些。

    “哥!你太消沉了!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你还是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锦马超吗?你把部曲几乎都散尽了,整日只知沉溺于温柔乡中,装病也要变真病啦!”马岱神情悲愤道。

    “族仇,呵,世人都笑我认仇人作父,害死族人,我怎能不知。报仇?呵呵,我呢,是指望不上了,你,跟着汉中王好好干,帮我教导好马承,说不定有机会。”

    马超摇了摇头,转身慢慢朝城内走去,夕阳照射着他的背影,说不出的落寞。

    “哥,我找你是有加急军情,是上庸……”马岱急忙拦住。

    “你自己看着办吧。”马超甩了甩手,再次缓步离去。

    “这,唉……”马岱无奈,一跺脚,也转身走向军营。

    …………

    古人依水而聚居,有的城池依靠着小河,则城小,譬如临沮;有的城依大江而建,水陆交错,河网复杂,譬如襄阳。

    襄阳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在历史长河中这座城池曾无数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刘琮降曹开始,此城几度易主,而每一次易主都牵扯着整个天下大势,可以说谁能夺得襄阳谁便占得夺取天下的先机。

    而这个先机,曾经离蜀汉多么的近。

    此时,刚经历战事的襄阳城中,一片萧条景象。偌大的城池,街上却平民罕见,路边摊档无人打理,各家各户家门紧闭,生怕家里再次被征粮。街道上有的,只是一队队快步奔走而过的兵马。

    城外的汉水,偶尔仍能看到几具无人认领的老百姓的亡骸,这里数月之前曾发生过洪水,史书对此记载了七个字:“汉水溢流,害民人。”

    而城中郡所府邸,则是另一派景象,府内传来了一阵阵钟鸣击鼓声及欢快的笑声。却见那府内正大摆筵席,桌上觥筹交错,桌前歌舞飞扬。

    要问为何樊城保卫战胜利了,宴会却是在襄阳举行?因为樊城是为保护襄阳而专门打造的一座军事堡垒,并无多少平民。要想喝到美酒,找来美女伴舞,还是要到这曾经的荆州治所来,反正两城离得很近。

    “哈哈哈哈哈,我笑那关羽无谋,吕蒙少智,好端端的联盟却相互征伐。还是魏王好谋略,巧施离间计再加上各位援兵到来便轻易解了襄樊之围。公明,这杯我敬你!若无公明,我怕是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了啊!”

    说话的是曹仁,樊城的守将,顶住了关羽的围攻一整年了。在后世人的印象里都说曹仁是一名守将,但据统计,曹仁统领的进攻战大小战役22次取得了19胜,而守城记录三次,其中有一次解围一次失守一次被虐。

    此次,便是被虐的那次。曹仁要是知道后世人对他的印象,不知道会是何感想。

    但历史往往是唯结果论的,曹仁艰难守住了樊城,最后重新夺回襄阳,这是整个汉末三国时期的转折点,也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毕竟,他抗住了的是那个男人。

    此时的曹仁春风满面,伸手拿起深红色的漆勺,从一个花纹精致的漆樽中舀起了一勺清酒,倒进了对面徐晃的酒碗中,又舀了一勺给自己,举起酒碗便一饮而尽。

    “将军不必客气,为魏王分忧乃是做臣子的责任。可惜那关羽败退太快,若待文远赶到,我等合兵一处必能将关羽擒获献于魏王,此时宴会必定热闹许多。”徐晃也是红光满面,此前他长驱直入大破关羽军,解了樊城之围,这战功很可能让他再进一步。

    “报!”一名斥候突然闯入宴会中,打破了这欢快的气氛。

    “禀将军,城外忽然出现一蒙面人骑马而来,朝城墙射了一箭便快速离开了,我们在他的箭上找到了这封信。”

    斥候说完便将信呈上于曹仁。

    曹仁疑惑地打开了信,看完后却是更加疑惑。

    “公明,你来看看。”说完便把信递给了徐晃。

    “这是……这怎么可能,刘备一直自称汉室正统,前阵子还自封汉中王,视吾等为乱臣贼子,他的养子会安好心给我们提供东吴军情报?呵,还十天后江陵必定空虚,当吕蒙是那关羽么?可笑。”

    “公明,你觉得是否可信,还是这可能是东吴的人假装的,是诱敌之计?”

    “我曾与此人交手过,不是我三合之敌。按魏王的部署,我可能马上就去攻打他的上庸了,希望他到时候能多坚持一下。”徐晃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刚击破关羽军,他有这样的自信。

    “不管是否属实,我就守好我的襄阳郡,他们两家相互征伐与我何干?”不再管书信内容,曹仁摆摆手令斥候退下,继续他们的庆功宴,但眼神却闪烁不定。

    ……

    “三封信也该送到了吧。”刘封默默想到。

    给诸葛亮的信,是希望他能尽可能想办法应对目前情况,同时也是给自己先请罪。最好的情况是这边有增援,次一些是会增兵上庸,最坏的情况是成都方面什么反应都没。

    给马超的信是因为他是临沮的督守,这是最直接的且就在身边的外援。虽然马超投刘备后存在感直线降低,但人的名树的影,要是能联系上他,则会成为刘封最大的倚仗。

    给曹仁的信则是最坏的打算,是兵行险招。印象中吕蒙拿下荆南后很快就病倒了,虽说有陆逊接替但肯定会有一个交接期,加上关羽与自己这边的牵制,后方必定空虚,江陵城剩下的估计都是当年于禁被俘的人马。但曹仁信不信仍是未知数,而且要是被发现他与曹魏有联络就惨了,毕竟汉贼不两立,通敌那是大罪。

    “将……将军,斥候……侯……回报……报……再……再过三……三十里就……就到了。”

    邓艾的话打断了刘封的思索。这三天以来刘封军一直抄近路前行,目前他们行走在一片树林中,马匹不能过,所有人都牵着马行走,加之积雪已有两尺深,行进十分缓慢。所幸,马上就要穿过这片树林了。

    穿过树林,终于可以赶路。在所有人都以为马上要脱离苦海之时,突然间远处雪花纷飞,擂鼓声马蹄声大震,在风雪中走出一队人马,为首一人横刀立马大喊道:“吾乃上将潘璋,来者何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