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江湖缘起 > 第六章 问诊

第六章 问诊

    约莫七八年前,一个年逾五旬,做书生打扮的老者,来到了小镇上。

    经过小镇居民的了解,得知老者姓孔,读了多年的圣贤书,也只是考过了乡试,自觉年纪已大,没有更多的天份,再苦读下去,进京赶考不会有什么好成绩,家里也没有什么人在了,更不曾娶妻生子,遂放下一切,准备趁着身子骨还硬朗,走遍山河,看一看各地的景色。

    镇长陈阿伯因为以前总是去外面的城镇,所以还有些见识,想到孔书生既然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正好小镇之前还没有自己的私塾,镇上孩子自懂事起就在山里疯跑,从来没有接触识文嚼字的机会,有限的一些东西还是靠着家里长辈口口相传,长辈知道多少就教多少,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就想着把孔书生留下来,在镇上办个私塾。

    陈阿伯和小镇居民对孔书生做出苦苦挽留,孔书生经过再三思考,遂留在了小镇,靠着镇民的帮助,办起了私塾。过了这么多年,孔书生也变成了孔夫子,用心教导着小镇上的孩子。

    和陈阿伯喝过几次酒之后,经孔夫子说,也觉得自己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真怕自己哪一天走到个地方,就此归西,身后连可以抬棺的人都没有……在这个小镇住了多年之后,感觉民风淳朴,至少不用再担心这些事情。

    孔书生刚到小镇的时候,阿狗还小不懂事,等到阿狗能上私塾以后,因为家里的关系,也不可能去。孔书生那时候已经被叫做孔夫子了,他见阿狗家只有母子二人,生活贫困,想要阿狗去私塾,但是阿狗家付不起学费,孔夫子也不好破了小镇的规矩,真的不收学费,于是就在私塾窗户的外边,为阿狗准备了一个小凳,让他可以方便踩在上面,在自己讲学的时候,从外面旁听,这样不算阿狗在学堂里面,就不收阿狗的学费了。

    阿狗在征得了阿妈得同意之后,正式拜过孔夫子,成了小镇私塾的一个特例。阿狗也没有辜负了他的好意,平时伺候好阿妈,做完自己的事情之后,就会到私塾,踩着小凳,认真听孔夫子讲学。

    孔夫子见他孝顺懂事,平常也会照顾他,有不懂的会特意在散学之后,单独给阿狗讲解说明。

    …………

    孔夫子站在道旁,看着远远镇中心的热闹,抬脚准备过去。不过想了想之后,他低头笑了一下,喃喃自语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自己作死……。”

    摇了摇头,孔夫子背起双手,转身往私塾方向走去——马上要到授业的时辰了,可不能耽误了孩子们的课程。

    阿狗路上去了阿财婶的家里,取了送给自己的山鸡,然后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在外面平了平气,等喘均匀了,这才打开小门,进到院里。

    他扬声喊道:“阿妈,我回来了!”

    阿狗妈在屋里听见了,咳嗽了两声,低低的说道:“今天回来的挺早啊。”

    “是啊,我已经把家里之前采到的药材拿去货郎那里卖掉了,货郎叔给了我五十个铜子,这可比让阿忠叔他们帮忙带到外面去卖好多了”阿狗兴奋的说道,其实他的兴奋还有另外的原因——想着下午让货郎叔给阿妈瞧病,万一可以治,那可比卖了多少草药赚钱都要高兴!

    他决定先不告诉阿妈,等到货郎叔过来之后,给阿妈一个惊喜!

    临近中午,到了饭时,用上午从阿财婶那里取回来的山鸡,炖了一钵鸡汤,放了一些他从别人那里了解到的,可以用的药材,给阿妈端了一碗,自己就凑合着吃些剩菜和炖汤剩下的鸡骨头,也是吃的食不知味。

    等吃过饭,收拾好餐余,又给阿妈铺好被,阿狗就借口要去镇外采些草药,提着一个小药篓,匆匆地跑出小院,直奔镇中心而去。

    ……

    小镇中心,许还山因为上午的一句话,给自己找了个天大的麻烦!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山里来一个郎中太难了,有什么病痛都是镇里人凭着祖上传下的一些过往经验,自己摸索着治。这次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号称会治病的人,大家伙儿一窝蜂的拥到镇中心,许还山的周围,把他围个水泄不通,连他带进来的各种货物都顾不上看了。

    许还山虽然说了自己只会一些跌打损伤之类的治疗,但是架不住人多,每个人都不想错过这机会,有点头疼脑热的都嚷嚷着让他给瞧瞧,甚至还有人伸出一只迎风臭十里的大脚,让他给治鸡眼的……不过这个人马上就被其他的镇民给扔出了圈外……。

    许还山忙的一头汗,本来天气就已经有点热了,再加上人群围的紧密,圈子中间感觉连气都透不过来。他手忙脚乱的应对着周围的人,有能看的就给些随身带的药,得到药的千恩万谢,看架势恨不得给他供个牌位。有些病人他就完全束手无策,只能糊弄过去。这一刻,他开始怀疑起自己上午下的这个决定了……

    阿狗跑到镇中心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一副景象。

    许还山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正好抬头看到阿狗过来,顿时眼前一亮,放开嗓子喊了一声:“阿狗,你终于来了!”

    阿狗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这货郎叔怎么好像比上午要热情多了……

    周围人一看阿狗来了,知道上午的时候阿狗就已经和货郎约好了,下午要去给阿狗妈瞧病,也不好再让货郎继续看下去,何况一上午看下来,基本上能看的都看了,剩下的一大半倒是都在看热闹……当下就纷纷向货郎道别,准备各自回家用饭,并再三和货郎确认,让他瞧完阿狗妈的病,要继续过来给他们接着看。

    许还山满脸苦笑的一一答应着,并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随阿狗回家。

    把东西收好到箱子里,又挂在马匹的两旁,许还山这才有时间拿出一个早上出来在客栈买的馒头,就着竹筒里面的水,当做午饭吃了。

    阿狗在一旁默默等待,看着许还山收拾完毕,吃完馒头,赶忙上前,帮许还山牵起马缰,在头前带路往家里走去。

    路上,许还山问阿狗:“家里只有你和你阿妈两个人吗?”

    阿狗默默点点头。

    许还山又问道:“那你是从小就在这里长大了?看你的个头,有十岁了吗?”

    阿狗答道:“十一了,再过些日子,就满十二岁了!”

    “十二岁……。”许还山在心里默默嘀咕了一句,试剑山庄被毁灭也已经过了十二年了……

    阿狗家离镇中心有一段距离,在小镇的边缘,需要穿过小镇。路上,许还山看到道边有一座私塾,里面有稚童嫩嫩的声音远远传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从窗户看进去,有一个身穿青衣的身影,正在孩子中间慢慢踱步,背着的手里握了一本书,时不时停下来要某个孩子认真背书,正是孔夫子。

    许还山走在后面,看到阿狗往私塾渴望的看了一眼,就问他道:“你怎么没有去学堂?”

    阿狗低下头继续往前走,边走边道:“这些日子,阿妈的病又有些重,我要在家里看着阿妈。”

    私塾里,正在看着孩子背书的孔夫子,突然转头看向外面,正好看到阿狗和许还山离去的背影……

    许还山点点头,这还真是个孝顺孩子。虽然自己杀人如麻,但因为自懂事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从小在西北游荡,最渴望的也是父母亲情。所以,在他自己的马匪帮里面,从来不允许对有带小孩的商队赶尽杀绝,这也算是许还山还保留的唯一一点底线。

    许还山对阿狗说道:“我姓王,你就管我叫王叔吧!”

    阿狗点点头,叫了声:“王叔!”

    说话间,他们也终于是到了阿狗家。许还山抬头看到一个小小的院子,用木板简单的围了个篱笆,院子收拾的倒是很干净,不过和陈阿伯家比起来就差了好多,也没有地方种菜。

    阿狗打开院门,轰走了过来的鸡,等许还山把马匹系到外面的树上,又拿出一个小袋子之后,把他让到院里,并请他坐到小凳上,又给他端来一杯水,这才走进屋里看阿妈有没有睡着。

    进到屋里,阿狗轻轻喊了一声:“阿妈!”

    阿狗妈在屋里应了一声,看来是刚刚睡醒,声音有些朦胧,问道:“阿狗,我听到你和谁在说话,有外人来了吗?”

    阿狗走进小屋,帮阿妈坐了起来,往后面放了一个枕头,让阿妈靠在墙上舒服一点,这才微微有点兴奋的说道:“我和您说过的,昨天来到镇上的货郎叔,他姓王,今天上午我去卖药材的时候,问过他会瞧病,上午还给镇上大家都瞧病了,所以请他过来给您瞧瞧!”

    阿狗妈一怔,说道:“会瞧病的货郎?”

    “是啊!”阿狗道:“我这就让他进来给您瞧瞧!”

    不等阿狗妈继续说话,阿狗就跑了出去,把许还山请进屋里。

    许还山从外面走到屋里,眼睛一时不适应,等到能看清,就见屋子不大,东西不多,但是非常洁净,几乎一尘不染。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妇人披着一件衣服,靠在墙上看着他,看来是长年累月的生病消耗,脸色不是太好,有些蜡黄。从外貌看,依稀可以看出年轻的时候有几分姿色,阿狗和他阿妈倒不是很像,应该是随了他爸爸的样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